2018年“煤改电”工作难点与2019年“煤改电”工作建议

2019年4月,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清洁取暖工作临近尾声,在电力、燃气、供热企业共同努力之下,能源企业向广大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清洁取暖阶段性成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2019年清洁取暖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广大能源企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指出“做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黑龙江、甘肃、新疆、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区政府工作报告均把清洁取暖列为2019年重点任务。

(1)国家试点补贴,为加快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工作,至今已先后有两个批次,共计35个城市入选试点,将在试点三年期内持续获得国家财政支持。

(2)“煤改电”补贴,“2+26”城市也出台了地方性补贴政策,其中“煤改电”以电价补贴、设备购置补贴以及工程建设补贴为主。

(1)电网企业面临较大投资压力,“煤改电”配网投资回报率偏低。

为保证清洁能源取暖,电网企业对户均容量做了数倍的提升,如北京、天津地区农村居民户均供电能力由1.5千瓦提升至8-9千瓦,主配网的增容改造,电网企业承受巨大的压力,部分电网企业面临投资不足的困境。另外,“煤改电”配电基础设施在非供暖季、运行效率长期偏低、投资回收期远远大于一般性基础建设投资项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带来较大风险。

(2)部分“煤改电”工程建设审批程序不严谨、“先建后批”现象较普遍,电网企业法律风险加剧。

“煤改电”工程建设多为政府主导,各地政府部门纷纷制定“煤改电”目标任务,部分地区“煤改电”项目工程,存在“先建后批”的现象,项目投运后“补环评”、“补土地审批”手续现象比较普遍,电网企业法律风险敞口增大。

(3)电网企业工程建设中“确村确户”不准确,电网企业实施难度较高。

在“煤改电”工程建设中,“确村确户”一直是电网企业面临的巨大难题。在实施“煤改电”工程中,电网企业以智能电表数量为标准,地方政府以户籍数为标准,统计标准的不统一给地方政府与电网企业带来极大困扰。另外,由于前期规划不足,部分地方政府报给当地电网企业的“煤改电”户数不断变动,甚至出现后期翻倍的情况,在当前国家电网标准化管理机制下,当地电网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4)“煤改电”工程施工规模巨大,电网企业面临较高“沟通成本”。

在2017、2018年“煤改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电网企业面临着规划、环评、征地、拆迁、建设、投运环节与当地政府、居民沟通问题。特别是在与环保组织、拆迁居民沟通时,容易产生分歧,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容易引起舆情风险。

(5)“煤改电”“煤改气”工程缺乏统一协调,部分地区存在安全隐患。

清洁取暖是一个系统工程,依照“宜煤则煤、宜电则电、宜气则气”要求,各地“煤改电”“煤改气”同时施工,部分地区“煤改电”“煤改气”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局部地区农村出现“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在同一村子实行情况,电力设施、燃气设施安全边界不清晰,输电线路与燃气调压站安全距离不够,居民家中燃气管线与电线安装不合理。

2.“煤改电”增容改造工程运维

(1)由于“煤改电”工程发展过快,部分地区“煤改电”用户负荷增长过快,局部地区面临着采暖季缺电风险。

由于各地“煤改电”规模较大,配网建设速度难以与负荷增速相匹配,部分地区采暖季面临着“卡脖子”问题,华北地区部分市区,迎峰度冬“拉闸限电”较为频繁,当地电网企业“保供”面临压力。

(2)地方政府采购电采暖设备与居民需求存在偏差,局部地区存在“弃用”现象。

“煤改电”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地政府通过招标采购不同类型分布式电采暖设备,但部分地区存在电采暖设备不能满足居民冬季采暖要求的情况,于是出现了部分居民弃用政府采购设备自行采购新设备,或者“禁煤区”重新燃煤的情况。部分地区因为“复烧煤”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

(3)采暖设备后期运维服务不到位。

随着“煤改电”工程的推进,电采暖设备市场日渐繁荣,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生产规模迅速扩张,后期运维服务无法保障。部分设备发生故障后,维修厂家无法及时到场,导致居民冬季受冻,在当地对“煤改电”工程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

1,研究建立北方地区一体化的补贴机制。

当前“煤改电”地方政府、企业面临加大的补贴压力,且受到各地财政差异影响,各地补贴差距十分明显,部分地区政府、企业背负巨额债务,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家清洁取暖专项基金的支持力度,有效缓解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

2.加强清洁取暖顶层设计,合理选择清洁取暖技术路线和取暖方式。

我国北方地区幅员辽阔,各地冬季取暖方式是延续多年形成的,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建议各地政府要坚决贯彻“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工作原则,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对不同技术路线和取暖方式的论证工作,有效指导并稳步推进不同地域开展清洁取暖工作,避免造成财政浪费和影响居民取暖效果,确保居民温暖过冬。

3.全面评估资金、价格、市场交易等因素,保障政策延续性。

各地应充分评估清洁取暖的财政保障能力、企业工程改造运行成本、居民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冬季取暖用电、用气价格和适当的补贴政策。清洁取暖工作在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的同时,也应在居民承受范围内确定价格,保障清洁取暖政策延续性,防止出现居民弃用清洁取暖设备,复烧散煤的情况。

4.强化市场监管,促进行业内生性增长规范化发展。

5.科学制定清洁取暖发展规划,保障电力供给与“煤改电”协调发展。

电力保障工作是清洁取暖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在制定清洁取暖规划的过程中,应把能源供应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有“一盘棋”思维,确保清洁取暖工作与当地燃气、电力保障能力相协调。

THE END
1.北京推动煤改电最新进展,清洁能源转型助力绿色宜居城市建设长期以来,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在发电、取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炭的过度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冬季取暖季节,北方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煤改电政策,鼓励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的使用。 https://www.smartkeylockersystems.com/post/7033.html
2.2018上半年全国各地煤改清洁能源政策汇总北京2018年4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18年北京市农村地区村庄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详细] 天津2018年3月16日,天津市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建委、市农委、市环保局等部门制定了《2018至2019年居民冬季清洁取暖工作计划》。[详细] 河北省石家庄(含辛集)2018年4月12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发布《石家庄市2018https://www.caigou2003.com/s/2018hjjktzcpd/
3.农村煤改电补贴政策标准及补贴方式由于各地地区不同,所以补贴的额度也是不一样的,而目前大多地区还未出台2019年补贴政策,所以能补贴多少钱还待各地出台了具体政策才知道,不过根据2018年的补贴政策,2019年补贴额度应该跟2018年差不多,下面一起来看看部分城市2018年煤改电补贴标准: 1、北京市2018年煤改电补贴标准:设备采购价市财政补贴1/3,各类清洁取https://www.hblinding.com/articles/ncmgdb.html
4.2018北方地区14省市煤改空气源热泵政策汇编行业新闻到2021年,热泵供暖达5亿平方米。与此同时,14个重点省市纷纷相应号召,出台了清洁取暖优质政策,鼓励和支持空气源热泵分散式采暖和集中供暖,来提升清洁取暖率和冬季散煤污染防治贡献率。 北京市 2018年4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18年北京市农村地区村庄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提出以“煤改电”为主,因地http://www.sxgkrq.com/index.php?m=Article&a=show&id=1370
5.北京绿能嘉业推进“煤改电”进程自17年5月份来,顺义区启动实施“煤改电”工作,北京绿能嘉业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煤改电”清洁安全快取暖领导品牌助力了顺义“煤改电”工作的顺利进行。北京绿能嘉业新能源有限公司带着石墨烯高新科技取暖产品进入到千家万户,给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https://news.ifeng.com/a/20180411/57487158_0.shtml
6.2018年部分地区煤改电热泵供暖政策经过过去两年的煤改电政策的实施与推行,空气能热泵采暖的效果与优势已经突显出来。狗年开春之际,全国多地政府也紧锣密鼓的谋划布局着发布和实施着一系列红利政策助推2018年空气源热泵供暖市场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2月全国9省市空气源热泵供暖政策整理汇编。选空气源热泵产品,我们可以参考空气源热泵十大品牌。 https://www.chinakqn.com/news/content-d10-860.html
7.四川电改2018年减少用户电费18.9亿元在四川,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电能替代工程迅速推进。“包括实施‘煤改电’的企业在内,2018年,四川新增电能替代用户3717户、累计12307家。实施电能替代改革后,2018年全省累计电能替代总电量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64%。”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主任张勇林告诉记者。 https://m.ccement.com/news/content/68598509646152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