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要认真总结冬季本地居民的用能结构、取暖习惯和产品使用状况,按照“安全、环保、节能、经济”的要求,尽快研究制定适宜本地区农村居民需求的取暖系统方案,实现农村居民整户取暖系统更合理、更优化、更节能。
要编制本区《农村居民取暖技术产品选择和使用指导手册》,及时让农村居民了解各种取暖设备产品的优点和缺点,便于选择。要将每个农村居住户冬季取暖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要组织技术力量或中标企业,根据农村居民要求和实际情况对每户提出取暖系统设计方案,摒弃过去居民和企业只关心单一取暖器不注重整体取暖系统的做法和习惯,确保让每个家庭取暖系统做到“省钱实用、安全舒适、环保节能”。
2.明确适用技术设备。
为节约能耗和减少居民使用费用,原则上各区严禁使用“直热式”电取暖设备(如果使用,要确保居民不能因用电费用高而又重新使用燃煤);鼓励使用“多能联动、多热复合、多源合一”等多种设备相融合的低温空气源、地源热泵、太阳能加辅助能源等系统。各区推广热泵和“多能联动”类设备要不低于本区取暖设备的80%。
根据目前现有的成熟技术和应用实践,对平原地区村庄要引导居民使用能效(COP)较高的空气源热泵、具有“冬夏两用、地温冷热互补”功能的地源热泵设备,并鼓励使用太阳能加辅助加热设备;对海拔较低、气候条件较好、居住面积较小的住户,可有条件的使用“蓄放热量可控式”储能式电暖器;在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低的村庄要慎重选用储能式电暖器,在地质条件适宜地区鼓励使用统一供暖的集中式地源热泵。鼓励企业创新取暖技术,对一些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的技术和产品,各区可选择一些居民进行试点,待成熟后再进行推广。
3.认真组织宣传培训。
二、做好设施农业和畜禽舍冬季取暖减煤换煤工作
1.明确部门分工。
2.摸清用能底数。
各区要将本区的设施农业(蔬菜行业)、畜禽舍、设施渔业和设施花卉果树苗圃的用煤情况开展摸底核查,紧密结合去年冬季生产用煤实际情况,认真建立用煤台账,摸清用煤总量和煤改清洁能源设施种类和数量,做到“底数清、措施明”。
3.纳入统一招标。
三、严格企业选拔条件和产品质量标准
1.注重企业综合实力。
各区要严格按照优质燃煤、高效节能炉具以及电(气)取暖等生产企业条件和产品质量标准(详见附件1-5)要求,优先选择注重社会责任的规模企业、知名品牌、上市公司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标准产品检测试验室等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空气源热泵生产企业要有-20℃以下的低温检测实验室,在企业投标报名时,必须出具国家认定的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第三方机构的产品检验合格报告。
2.注重产品系统安全。
3.注重企业长期信誉。
各区严禁选择“新成立、刚转产、小规模”的企业及“未定型、无推广、近年还未正式进入市场”的产品(创新技术产品进行试点的除外)。严禁选择有不良诚信记录、违法经营、社会不良影响和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的企业和产品。
四、严格各区招标组织程序
1.明确招标责任主体。
2.限定实体企业投标。
3.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各区要严格招投标程序,确保依法依规。各区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监督,建立各级责任追究制度。各区要聘请有资质、严格认真负责的监理机构对各类设施、设备、备料、施工、安装、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理。对投标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对销售产品经常出现问题、售后未能及时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要坚决清除投标或供应企业名单。
五、严格产品推广及工作监管
1.组织企业进村展示。
各区新农办要组织中标企业进村示范展示,各乡镇政府、村委会要切实负起责任,为村民挑选产品做好组织工作,特别是经市区培训过的区乡镇村专业人员,要负责对居民选择产品的指导,说明产品特点及利弊,避免村民只听企业一面之词,而产生不适合本户实际的选择。严禁企业出现一切不正当营销行为。
2.建立居民台帐管理制度。
3.将产品的安装、保修和售后服务纳入招标条件。
为确保优质型煤质量和各类取暖设备的正常使用,各区要将投标企业对各类产品的“安装设计、包修保修、售后服务”等内容纳入招投标条件之中。各投标企业必须提供完整的产品“质量、安装、售后服务”等保障方案。各区对质量敏感、技术复杂、维修事项多的产品可预先收取一定比例的质保金。
4.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5.建立统一后期服务体系。
六、不断加强为民服务和工作创新
1.加强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
各区要不断总结本区的做法和经验,针对本区的工作实际研究出台新政策,要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完善政策体系,适应节能减排的新发展,适应广大农民的新要求;要加强“煤改清洁能源”技术多样性研究,积极开发农村适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2.加大对特殊困难户的补贴力度。
对实施煤改清洁能源村庄的低收入户、特殊困难户,各区要制定特殊补贴扶持政策,特别是对特殊困难户建议在公示无异议的前提下给予全额补贴。附件:1.优质型煤企业选择条件和产品标准2.高效节能燃煤炉具的企业选择条件和产品标准3.储能式电暖器的企业选择条件和产品标准4.空气源热泵的企业选择条件和产品标准5.地源热泵工程企业选择条件和产品标准6.空气源热泵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7.“多能联动”组合技术、新技术、新产品等取暖设备生产企业选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