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滴公积金,全心全意为人民”,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打造了“智慧”、“民生”、“安全”的公积金,从公积金缴存到申请贷款、从租房提取到人才安居、从刚性执法到柔性宣传各个方面,让缴存职工得到贴心、惠民、便捷、全面的服务,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天(8月14日)上午,由市级机关工委(市作风办)、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和龙虎网联合举办的2018年“网络面对面”访谈直播活动第十一场拉开序幕,南京住房公积管理中心副主任孙东来走进龙虎网直播间,围绕对标找差工作,与网友在线交流。
对标成都、广州、深圳把好“关口”做好保障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标市委市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要求,对标服务行业先进水平,对标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制定了《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计划》,明确八大提升目标、五大核心指标体系、19项具体工作举措,着力提高中心整体发展水平。
归集管理对标成都。2018年上半年,南京共归集住房公积金144.13亿元,新增缴存单位4875个,其中5人以上缴存单位1518个,新增缴存人数13.06万人,实现了住房公积金归集额和新开户缴存人数的“双提升”。
贷款管理对标广州、深圳。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充分满足职工刚性住房需求,切实做到“应贷尽贷”,通过加大公积金贷款政策宣传、优化按揭协议签订流程、提高最高贷款可贷额度、提高首套住房面积认定标准、压缩贷款审批时限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的市场占有率。2018年上半年,共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7026笔,放贷金额67.5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广大缴存职工的合理购房需求。
以“网”促效打造智慧公积金贷款终审只需1个工作日
以“网”促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大力实施信息化驱动,打造“智慧公积金”,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对标广大职工群众对“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向往追求,推动“一张网”建设,完善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功能,让缴存单位的缴存职工足不出户轻松办理缴存提取等各项业务。
目前,南京的缴存职工,只需要拿起手机,通过公积金网上办事大厅、支付宝等即可进行查询、办理离退休、支付房租和购房网上提取住房公积金等业务。同时,打破传统纸质件送审,变为在线审批,有效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对于老百姓“贷款审批慢”的担忧,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孙东来表示,目前在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情况下,贷款审批4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在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结抵押(预抵押)手续后,贷款抵押终审1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
政策惠民打造民生公积金三项举措大力支持人才安居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公积金是用的,不是用来存的”,为保障缴存职工的住房需求,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台了提高贷款额度、调整住房面积认定标准、提高租房提取限额等一系列政策惠民措施。缴存职工购买首套住房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由30万元/人调整为50万元/人、夫妻双方由60万元/人调整为100万元/户;我市无房未婚职工每月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的限额从900元提高至1200元,已婚职工夫妻双方合计每月提取限额从1800元提高至2400元。
在建设创新名城中,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提高租房提取限额”、“提高贷款最高可贷额度”、“优化办理方式”三项举措大力支持人才安居。《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中的A、B、C类高层次人才,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标准放宽到现有标准的2倍。A、B、C类高层次人才购买自住住房的贷款限额最高可分别放宽到限额的4倍、3倍、2倍。此外,高层次人才每年可一次性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全年房租,全年所有工作日均可办理。
严控风险打造安全公积金管好用好百姓“安居钱”
住房公积金被称为老百姓的“安居钱”,也是老百姓的“养老钱”,面对庞大的资金管理规模、数量众多的服务对象及每年数万笔的贷款发放量,多年来,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没有一笔重大资金流失,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没有一名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孙东来在访谈中提到,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突出强化风险管控,通过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完善财经管理体系、加强内部审计监督、防范信息系统风险等进一步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确保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