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贵州等省份积极推进手机补贴政策并强化3C产品的促销力度。以江苏为例,在补贴清单中新增了多种3C产品与家电商品,可给予产品成交价格15%的补贴,这一举措在市场中激起了热烈的反响。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前5G手机在每月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已超九成,这意味着5G换机的黄金时期即将落幕。
针对当下市场态势,调研机构IDC中国区副总裁王吉平指出,中国市场仍存有10亿台手机的保有量,这暗示着在大周期内换机机遇依旧存在。
回顾智能手机市场历程,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曾达到4.67亿台的顶峰,而今年预计出货量约为2.86亿台,相较于高峰期销量有明显下滑。
各地补贴政策加速落地实施
在社交平台上,众多消费者纷纷晒出“购物实景”,不乏有人跨城前往江苏、贵州购买手机,部分机型在补贴后降价幅度超1000元。一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华为Pura70pro512版本补贴后不到4600元,相比京东官方商城便宜了近1300元。”
“随着国家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的出台,直接促进了电子消费市场的增长。”IDC认为,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行动方案确定了“以旧换新”的方向与产品类别,8月商务部等七部门明确资金使用框架并落地后,北京等地消费者已切实享受到优惠。
该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3%,预计2024全年增长5%。其中线下渠道出货量占比30.4%,线上渠道出货量占比48.6%。
“从长远来看,新技术仍将持续推动手机行业发展。”王吉平对记者强调,人工智能是重要且长远的发展趋向。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将有1/3的手机为新一代AI手机;到2028年,国内市场新一代AI手机占比将超80%。
5G手机占据主导地位
自2019年6月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起,5G已发展了五年。据工信部12月3日公布的数据,全国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60%,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56.1%,重点城市平均5G个人用户普及率更是高达87.6%。
从手机产品角度,我国5G手机的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中国信通院数据表明,今年10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967.4万部,同比增长1.8%,其中5G手机出货量2672.2万部,同比增长1.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0.1%。
而在今年前十个月,5G手机出货量达2.14亿部,同比增长13.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5.5%,相较于去年前十个月有近4个百分点的提升。
天风证券认为,政策持续刺激下,消费电子产品以旧换新有望释放消费电子需求,且软硬件创新不断催化。华安证券则指出,AI大模型结合消费电子补贴或将激发手机和消费电子的换机活力。
不过截至4日收盘,消费电子股股价出现下跌,思特威跌2.03%,昀冢科技跌3.52%,卓翼科技跌3.02%。
“受生成式AI、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手机供应链产品价格显著上涨,由于搭载大型语言模型,AI设备对存储容量需求大增,手机的主要元器件如处理器(系统级芯片)、内存等价格涨幅明显,这给供应链带来诸多不确定性。”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林科宇对记者表示,关键硬件制造成本本就较高,这对手机厂商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分析师眼中,芯片涨价对不同规模手机厂商的影响将持续存在。大型厂商凭借自身规模、资金与较强的供应链议价能力,尚可承受部分成本上涨压力,而中小手机厂商则面临更大困境:既难以承受成本大幅上升,又可能因涨价丧失性价比优势,导致市场份额被挤压,生存空间遭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