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重要的板块个股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2.09.14

黄金白银等稀缺资源板块:

1.中金黄金[600489]

黄金股当之无愧的龙头。

2.恒邦股份[002237]

除了黄金白银矿产采选,公司也具有深加工能力。

3.中珠控股[600568]

公司转型后主营就是黄金和煤炭,还有其他预期。

4.西部材料[002149]

公司最大亮点就是三季度扭亏了。

5.创兴资源[600193]

此股股性活跃,短线操作的好品种,快进快出为主,切忌高位追涨。

航天军工板块:

军事危机短线对黄金和军工利好,这个板块涨幅较大,不再列举。

特钢板块:

发展军事,特钢先行。

1.方大特钢[600507]

2.大冶特钢[000708]

3.中原特钢[002423]

4.抚顺特钢[600399]

5.西宁特钢[600117]

没有大涨的黄金概念股?

近期以来连续推荐可以抄底的板块----黄金白银等资源类,事实证明没有错,货币宽松带动的上涨、国庆消费、钓鱼岛军事紧张都对黄金股构成一定支撑。当一个人欠太多钱的时候,正确的事情就是去还债。而容易做的事情就是违约,同时希望债主忘掉这事。西方国家偏袒后者,不管承认不承认。软违约将是很好的做法,同时采取适当的使货币贬值,或央行的紧急救助,这将利好黄金。主要央行将进一步放宽政策,而黄金市场仍将受到该政策的影响。包括华业地产、闽福发、大连控股这种大盘低价股都将有一些表现,其中中金黄金等龙头自不必说,后市仍有期待。找几支仍没有大幅上涨的黄金概念股潜伏,考虑补涨时抛出。

1.闽东电力[000993]

2.天伦置业[000711]

3.中弘股份[000979]

4.创兴资源[600193]

5。万力达[002180]

6.亚太实业[000691]

提示:以上几支涉足黄金概念股没有大涨仅指相对而言,能把握住龙头股的当然更佳,谨慎不敢追高的股友可以适当考虑以上几支。

“67张证”重划稀土版图结束央企稀土无证时代

9月13日,国土资源部网站发布《稀土探矿权名单》和《稀土采矿权名单》。根据名单,全国稀土探矿权为10张(此前也是10张),采矿权则从113张削减至67张,削减幅度达到四成,且采矿证更加集中在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手中。业内普遍预言大幅压缩采矿证的举措,将加大对私挖乱采的打击,从而进一步规范我国的稀土开采。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采矿权名单,稀土大省江西获得了45张采矿证,居各省区之首。在江西的45张采矿证中,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获得了其中的43张,占近7成,其他两家公司各获一张。其余的22张采矿证分布情况是:四川7张,福建5张,广东3张,云南2张,内蒙古2张,湖南、广西、山东各1张。尽管此次江西获得了45张采矿证,但此前仅赣州就拥有采矿证88张,也就是说,这次国土资源部取消的46张采矿证中,有43张就来自江西赣州。五矿稀土江华有限公司成为湖南省唯一一家领到稀土采矿证的企业,广西有色金属集团崇左稀土开发有限公司赢得广西唯一的采矿证,山东微山湖稀土有限公司也是山东省仅有采矿证的企业。内蒙古的两张采矿证均给了包头钢铁(集团)。

“中铝意义大过五矿”

此次稀土采矿权的缩减除了对江西稀土企业的大力度整合外,此前稀土行业的央企“无证”时代也被颠覆了。

今年初,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未来稀土生产企业组建成功后,将只保留两到三家大型稀土企业。

而此次,崇左公司获得一张采矿证。

除了中铝,五矿稀土江华有限公司也成功获得一张采矿权证。

除此之外,9月12日,江西省环保厅网站显示,五矿稀土以《关于五矿稀土有限公司申请上市环境保护核查的申请》向其申请了上市环保核查。据悉,五矿稀土现已初步建成一条集稀土分离、发光材料生产、稀土节能灯批量制造的整个产业链。成功拿到采矿证,再加上五矿稀土正式踏上IPO之路,意味着央企五矿集团“征战”稀土领域多年后终于有了阶段性成果。

不过,在林东鲁看来,中铝获得此证意义更大,因为中铝现在手上有矿,拿到采矿证就可以直接从事上游开采;而五矿手中并没有源头稀土资源,一直在稀土下游发展,所以即使拿到了采矿证,但没有矿暂时也用不上。“而且在当下国内各地区稀土行业利益博弈的背景下,五矿想收到稀土矿并非易事。”[林东鲁---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原包钢集团董事长]。

曾有稀土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中铝、五矿和中国有色三家央企来说,谁拿到了采矿证,谁就能成为南方龙头稀土企业。”

日前从工信部权威人士处获悉,针对稀土走私屡禁不止且花样翻新的现状,海关总署、商务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近期对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稀土出口省份进行摸底调研,并为下一步集中整治行动做准备。据知情人士透露,从调研的情况看,确实存在南方离子型稀土原矿出口走私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走私手段也层出不穷,包括原矿通过集装箱走私到香港或者从福建转往台湾进行转口,最终流向日本、越南等地进行分离冶炼。

提示:这是最近几天关于稀土板块最重大的消息,这篇报道里明确了国家最新的调控措施,力图从源头开始收紧,113张采矿权减至67张,可谓力度很大,并且工信部的领导表示将会继续整合,目前只是开始,中国铝业看似格外的被看好,中国铝业和创兴资源控股的崇左稀土依然把持广西唯一的稀土采矿权证,未来前景比较明确,国家调控只会加强,其它公司要想加入进来很难,崇左稀土已占先机,后续进一步整合当地资源就是大概率事件,从这点来说,也在广西参股稀土的鼎立股份近期加大在下游永磁产业投资也是明智之举、无奈之举。另外,最近5部委联合针对广东、广西、福建稀土走私情况调查,对行业和个股也是利好。

在利好面前,为什么创兴资源股价并没有突出表现?除了以往周知的因素,公司注入百分之40股权崇左稀土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可能是最大制约因素,市场对此可能有疑虑,毕竟占股权比例这么高且是和中铝合资成立广西唯一一家稀土采矿权证的公司,有点不敢置信,确实,在几个月前本人在博文里就说过几次,中国铝业这么个大巨头,会甘心让创兴资源这家民营企业分一杯大羹?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即便如期注入了百分之40股权,那么未来中国铝业会不会通过增资扩股等变相挤压创兴资源股权比例,也未可知。但是就眼下来说,此一时对创兴资源应是先有大利好。

客观来看,增发上市只能说已经具备了较好条件,难度还是不小,关键就在陈榕生能否让出控股股东地位,假如现在上市公司业绩连年低迷,那么这种可能性反而会增大,可是今年创兴至年底业绩会相当不错,理财造成的那些损失占业绩比不大,不构成威胁。如果陈冠全父子不是身处危局,注入崇左稀土全部股权就不太可能。但是有一点也不能忽视,陈冠全之父陈榕生是资本运作的老手,大家从这几次关于矿产资源来回反复的变化里应该能领略一二了,让人眼花缭乱、不把人整糊涂不算完。我们知道,公司之前获得崇左稀土股权是没有付出现金的,仅仅把参股子公司上海振龙股权转让给了大股东也就是陈榕生进行了置换,预计今后其余稀土股权也会照此办理,同时,创兴资源目前仍拖欠购入神龙铁矿时1亿多元未付,如果还是靠继续出售上海振龙其余股权给其父陈榕生,对陈榕生也是负担,再加上铁矿为公司主业,铁矿石却屡遭暴跌长远还是未知数,所以引入中铝也就并非不可能,在稀土尚有余热的时候还能卖出一个好价钱,既获得了经济利益从上市公司这个泥潭抽身而退,也甩下了这些包袱,何乐不为?以上这些想法没有事实依据,仅凭一己想象。

再次说说几家公司之间的关系:

1.中国铝业、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有研硅股大股东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和有研硅股没有直接关系],以上三家公司合资组建了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其中中铝持有50%的股权,广西有色持有40%的股权,有研稀土持有10%的股权。这三家公司各有特长,中铝在矿产开发以及资产规模上实力雄厚,广西有色是当地资源龙头,有研稀土则在下游永磁深加工领域具有相当优势。

2.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旗下有两家最主要的稀土公司,一是中铝广西贺州稀土开发有限公司,二是中铝广西崇左稀土公司。

3.而中铝广西崇左稀土目前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控股60%,未来创兴资源将占比40%股权。

综上一句话,创兴资源在崇左稀土股权还没有正式注入之前,难有大幅度向上突破可能,区间震荡概率更大,就此,还是要冷静看待涨跌,耐心做短差为上策。

中长线可以留意的板块和4支个股

鉴于日本政府近日以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种种作为,国内电商纷纷通过微博与各自网站首页公告发表抗议,呼吁各大电商网站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并建议以弘扬自主品牌,暂时“下架”日系产品。在不约而同中,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俨然率先酝酿着一场民间版的对日“经济制裁”。

记者从获悉,近期涉及日本产品的海外代购网站业务受较大影响,国内消费者对是否继续购买日本商品存顾虑,部分商家也因拿不到货暂停了网购业务。助理分析师王周平表示,钓鱼岛事件或将成为一次契机,日本代购能否走得更远仍有待观望,海外代购亟需创新商业模式,建议商家在涉足海外代购市场时慎重考虑。王周平呼吁国内各主流购物网站,优先推荐中国自主品牌、暂时“下架”日系品牌,以切实有效行动声援、配合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尽到中国优秀电商企业的一份社会责任与义务。

曾几何时,日系家电是行业的领军者,随着钓鱼岛事件的不断升级,8月份以来,日系品牌销售额整体大跌。据中新网IT频道拿到的内部资料,一家大型连锁家电企业近期内部数据显示,北、上、广三地日系彩电8月各品牌销售额与上月相比,都出现了大幅下跌,其中,东芝降低40.31%;三洋下降44.32%;松下降低23.41%;夏普下降21.06%。根据市场调查公司中怡康7月第三周与9月第二周的数据显示,夏普彩电的份额由8.8%下跌到4.7%;索尼的份额由5.9%下跌至4.4%;松下的份额已跌至0.4%,而东芝、三洋等日系品牌的占有率都跌至1%以下。

1.圣莱达[002473]

2.大冷股份[000530]

3.伊立浦[002260]

4.爱仕达[002403]

提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品格卑劣的大和民族又开始磨刀霍霍,把手伸向了我国的钓鱼岛,现在执政的民主党还是所谓温和性质的政党,在野的自民党更是具有军国思想,今天看新闻自民党党首竞选,5支候选人都鼓吹保卫钓鱼岛,也就是说无论现在的执政党是否能继续执政,下一任倭国首相肯定会维持强硬立场,包括更小的政党社民党、共产党在内,日本政坛在钓鱼岛问题上出奇的一致!对此,我们中国人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总说是政党之争造成的,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人家没有争议,无非是哪个更强硬!

据此可以认为,虽然发生战争可能性未必大,但是两国将长期处于冷战状态,民间抗拒日货的斗争不会停止,那么日本一向占优势的行业会受到制约,反之相应的中国公司会受益,比如今天介绍的板块----家电。以上介绍的几支个股没有选择传统优质大盘股,仅供参考。

THE END
1.商务视线山东家电以旧换新销量破300万台国家补贴超24亿元山东省商务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211.88万名消费者购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热水器、吸油烟机、家用灶具等8类家电300.51万台,销售金额130.29亿元,享受国家补贴24.07亿元。其中销售一级能效(水效)家电分别占销售总量、销售总额、补贴总额的87.82%、91.35%、93.19%。今年9月9日,《山东省推动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jA4NTI0NA==.html
2.商务视线山东家电以旧换新销量破300万台国家补贴超24亿元山东省商务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211.88万名消费者购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热水器、吸油烟机、家用灶具等8类家电300.51万台,销售金额130.29亿元,享受国家补贴24.07亿元。其中销售一级能效(水效)家电分别占销售总量、销售总额、补贴总额的87.82%、91.35%、93.19%。 今年9月9日,《山东省推动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QLVKGD0514CFC7.html
3.四平市商务局“能早出手就赶紧出手吧,国补资金可能分分钟就要被“抢完”。最近,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被销售人员催促赶紧下单,因为“国补”资金的“进度条”快要结束啦! 补贴对象 2024年9月4日至12月31日期间(如资金提前使用完毕,活动即刻结束),个人消费者在四平市范围内参与家电以旧换新暨智能家电购新补贴活动的销售企业购http://swj.siping.gov.cn/tzgg/202412/t20241204_725707.html
4.[微笑]百安居山东路家电家居国家补贴最后机会!购买指定商户指定商品的可享受相对的家装厨卫换新补贴。 1.厨卫等局部改造(5类):洗碗机、蒸烤一体机(微波炉)、净水器、垃圾处理器、智能马桶(智能马桶盖); 2.智能家居(2类):智能门锁、智能晾衣架 2级能效或水效享受15%一次性立减补贴; 1级能效或水效的享受20%享受一次性立减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仅可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5030664?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5.#双11国补商品也能凑单满减了#今年的双十来自中国山东网#双11国补商品也能凑单满减了# 今年的双十一,多地政府积极结合当地居民消费习惯、消费市场实际情况等进行了消费补贴,消费者不仅能享受平台的优惠,还能享受20%的国家补贴政策带来的额外实惠,让装修预算的把控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家电补贴已经省到装修人的心趴上了#以一个89方的房子为例,原本需要20万的装修预算,https://weibo.com/1688743504/OE61XF5pf
6.商务视线山东家电以旧换新销量破300万台国家补贴超24亿元今天04:28| 环球市场播报石油产油国3 美国WTI原油周四收跌0.35% OPEC+推迟增产难敌供过于求 12月6日 03:58| 环球市场播报石油贸易原油 非农数据超预期,就业增幅为半年来最大 12月6日 21:30| 媒体滚动财经资讯非农数据增幅 比特币直线跳水,一度跌至90000美元关口!过去24小时全网爆仓10.9亿美元 12月6日 08: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893761531/m70e081fb02002qagm
7.国补退出,政策驱动乏力?一波地方政策大方说NO!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一直以政策驱动为主,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国补。2022年12月31日国补正式退出,开启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转型之路,但并不意味着政策驱动时代结束。从新年伊始发布的国家层面支持政策来看,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不仅没少,反而更细致更健全,更偏向于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应用。主要政策如下: https://www.evpartner.com/news/12/detail-6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