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五类节能家电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政策。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近日,财政部网站发布通知宣布,节能家电补贴推广政策到期后停止执行,即从2013年6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五类节能家电产品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政策。通知还表示,政策实施以来,推广成效显著,节能家电市场份额大幅提升,拉动消费效果明显,政策预期目标已基本达到。
政策致节能家电销售火爆
据经济日报报道,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召开的高效节能产品推广政策宣讲会上,经济日报获悉,在节能产品补贴政策带动下,我国节能产品2012年的销售份额大幅提高,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扩大绿色消费、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节能减排”的政策效果充分显现。据中怡康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节能惠民工程政策带动3270多万台高效节能家电的推广,拉动消费需求1154亿多元。
其实,相比于企业和大卖场,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方。尤其是在政策即将退出前,很多消费者都希望搭上节能补贴的末班车。“家里正在装修房子,听说节能补贴在月底就要结束了,现在不买以后就要多花钱,不划算。”家住大红门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节能补贴更能满足实际需求。节能补贴政策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很多人在选择产品时会优先选择节能产品。
另外,据新华日报报道,在苏宁、五星等商家,目前各类参与国家节能补贴的家电平均下来的综合销售占比已达80%,同一季度相比,今年二季度的销售占比有170%的提升。海尔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叶飞说,今年“五一”之后,海尔在苏宁南京大区的销售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5%。
据了解,受益于楼市升温和节能家电补贴即将到期的刺激,今年以来,家电业回暖迹象明显:一季度,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增速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012年节能补贴政策带动了3270多万台高效节能家电的推广,拉动消费需求1154亿多元。
家电消费被透支
面对目前家电市场销量的一片大好,也有业内人士担心,补贴政策导致了消费需求的提前透支。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11年“以旧换新”政策结束后,2012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十分惨淡。及至2012年6月起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启动,2012年全年中国主要家电的销量仍同比略为下降。
中怡康副总裁彭煜认为,“寅吃卯粮”的一幕正再次上演。今年1~4月,国内家电市场已从谷底反弹,销量贴近或超越同期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市场已被提前透支。预计节能惠民政策结束后,下半年国内家电市场将会回调,2013年全年国内家电销量同比增幅只有个位数。
美的集团国内市场部总监王金亮说:“几年前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已严重透支市场。”
新华日报也对此报道到,平板电视是本次补贴产品行列当中的最大受益者。截至今年2月底,彩电业已获得90多亿元补贴,占265亿补贴总额的三分之一。一旦这股带动销量增长的强推动力消退,彩电业恐又将陷入窘境。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当前彩电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卖库存模式,也就是企业先生产出产品然后等到市场旺季再集中销售。在这一模式下,即便在节能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截至2012年整个彩电行业的库存规模达到200多亿元。由此可见,节能补贴政策退出后,整个彩电产业原有的庞大市场供应很可能面临着需求相对萎缩的状况,这或将进一步放大彩电企业面临的库存危机。
事实上,自从家电下乡等优惠政策出台之后,尽管其给家电行业所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带来的问题也同样明显。其过度透支市场和刺激产能、养懒企业的弊端,更被行业当中的理智人士屡屡提及。
而对于这样的观点,业内似乎也有不同的声音传出。
不过,没有补贴,节能产品占比将有所下降,“开倒车”的现象已初露端倪。
奥维白色家电中心研究总监韩昱分析说,现在二级能效产品在定频空调中的占比已达六成。补贴停止后,三级能效产品在定频空调中的占比将反弹至四五成。
为了巩固节能成果,奥维学院院长张彦斌透露,变频空调新的国家标准可能将在今年9月实施,以强制性地提高空调行业的节能水平。
政策结束部分家电企业很“淡定”
与2011年底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结束后,不少企业急切盼望出台新政策的情况相比,这次补贴政策结束的消息并没有令许多企业感到焦急。
据经济日报报道,与彼时相比,今年家电企业显得“淡定”很多,甚至不少企业主动提出“不要”补贴。日前,中国家电协会向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三部委提交了关于节能惠民补贴政策退出的建议文函,建议节能惠民政策不再延续。
家电企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第五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上,多位企业家表示,“以前是围着市场转,现在是围着政策转。”政策接二连三地推出让企业把本该投入到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上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了扩大产能上面,以迎合政策实施所带来的市场新需求。
另外,新华日报也报道到,在如何对待优惠政策方面,一些大品牌企业认为,家电行业是一个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没必要出台那么多激励政策,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由市场竞争自己解决。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曾表示,家电补贴政策不宜长期实施,最终还是应该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行业发展,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否则企业容易患上“补贴依赖症”。
丢掉“拐杖”,企业有可能走得更好。政府扶持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电行业的发展,而长期的平稳发展则需要家电企业自身对产品的不断创新与对品质的不断提升。
陆刃波说,为了刺激消费,国家针对家电市场先后出台过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从长远看,政策的延续首先应当符合市场规律,起到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盲目制定补贴政策反而容易透支未来的市场。”
但经济日报报道也指出,并非所有的家电企业都持这样的观点。很多企业认为,这几年在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家电工业增长率连续几年保持在20%以上,这为家电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
对于行业内不同的声音,有专家分析,家电企业之所以认为补贴政策造成透支消费,导致企业疲于应付甚至盲目扩大产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未能真正吃透政策意图。国家出台关于家电的系列补贴政策,虽然刺激消费是主要目标之一,但是政策主要体现的仍是对产业升级的导向意图。比如节能补贴政策正是要鼓励节能家电的推广使用。如果企业能够不只盯在市场份额多少上,而是读懂政策、用好政策,将之作为促进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家电业将何去何从
对于未来家电行业的发展,经济日报报道称,业内专家认为,不论未来是否延续政策补贴,对家电企业来说,当前最为重要的是加快创新,尽快实现转型升级。企业不能再将目光仅仅盯在某些产品和部分市场上,而需要利用一切资源,挖掘消费潜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创新能力,通过产品提升创造更多市场需求。
对于政策的期待,有家电企业表示,政府应在规范市场、规范执法等方面多做工作,为企业创造公平合理、宽松的发展环境。目前,中国家电业正在进入深度调整期,行业增速回归理性并且保持适度增长是件好事,因为长期的跨越式发展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调整周期时,产业最需要的是拥有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来休养生息,比如税收和各类费用的减免等,以便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间。
目前,针对家电业出台的政策已有很多,除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补贴,行业管理法规出台也不少,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电子电气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及家电维修方面的最新法规等。但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认为,对于行业多年来最需要解决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公平合理以及各地方执法等问题,目前并未很好解决。
姜风建议,政府最需要做的是为企业创造公平合理和宽松的发展环境,调动企业自身发展潜能,让行业发展真正由政策拉动转为内生动力驱动。
而对于节能产品的推广,中国新闻网报道表示,推广节能产品,本质上并不是单纯推广产品,也不是一个企业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协作,构建起用户需求指导下的节能供需链。在节能补贴政策的引导下,通过打造节能供需链,既有利于降低生产销售各环节成本,刺激节能家电消费,加速低能耗家电产品普及,同时有利于整个家电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编辑: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