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212025年)通知公告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全面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政策”),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财农〔2021〕82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重要意义

从2011年开始,国家在内蒙古自治区等13个省区启动实施了草原补奖政策,经过十年的努力,草原补奖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草原生态显著改善,农牧民草原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在保护中发展,草原自我更新修复能力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强。

草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十四五”期间,国家继续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是统筹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农牧民生活改善、草牧业生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牧区生产生活生态互促共赢的重要举措。全区要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启动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协作,务必把落实好这项政策作为重大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总体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的基本方针,推进草原各项保护制度落实,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夯实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

二是坚持权责清晰,分级落实。进一步简政放权,坚持草原补奖政策资金、目标、任务、责任、办法“五到盟市、旗县(市、区)(以下简称旗县)”的政策落实机制,旗县为政策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细化方案,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分解任务指标。

三是坚持政策稳定,稳步推进。保持政策目标稳定,享受人群基本稳定,政策支持力度不减,补助奖励标准不降,配套资金不断档,继续执行前两轮好的举措和办法。

四是坚持以草定畜,可持续发展。政策落实要尊重当地草地资源的客观实际,科学合理划定草畜平衡区和禁牧区,科学核定天然草原适宜载畜量。

五是坚持统筹推进,形成合力。将落实草原补奖政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与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相结合,与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相结合,加大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

六是坚持公开透明,补奖“五到户”。坚持政策执行全程透明,做到任务落实、资金发放、建档立卡、服务指导、监督管理“五到户”,不折不扣执行草原补奖资金嘎查村级公示制度,保证政策落实在阳光下运行。

三、实施范围和分区

(一)实施范围

草原补奖政策涉及全区12个盟市和2个计划单列市,凡持有草原承包经营权证或签订了草原承包经营合同的农牧民、国有农牧林场的员工均可以享受草原补奖政策。

(二)分区

草原补奖政策区域划分为草畜平衡区和禁牧区。

1.禁牧区。下列草原划为禁牧区:重度退化、沙化草原;不适宜放牧利用的中度退化、沙化草原;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湿地草原;其他需要禁牧的草原。

2.草畜平衡区。禁牧区以外的草原根据承载能力核定适宜载畜量,划定为草畜平衡区。划定为草畜平衡区的草原,在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休牧制度,鼓励推行划区轮牧制度,逐步达到草原可持续利用。

四、补奖内容

(一)国家政策

1.草畜平衡奖励。划定为草畜平衡区的草原,根据其承载能力核定合理载畜量,实施草畜平衡管理,对履行草畜平衡责任、实现草畜平衡要求的农牧民、国有农牧林场员工给予草畜平衡奖励。

2.禁牧补助。划定为禁牧区的草原,对履行禁牧责任、实现禁牧要求的农牧民、国有农牧林场员工给予禁牧补助。

(二)自治区配套政策

自治区每年继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草原管护补助、畜牧良种补贴、农机补贴。

五、任务落实及资金分配

(一)任务落实

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以第二轮落实面积为基础确定保护任务量。

(二)资金分配

依据自治区草畜平衡区和禁牧区补助奖励标准及各盟市标准亩系数和完成任务面积,测算各盟市补奖资金。

六、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简政放权,明确实施主体

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坚持资金、目标、任务、责任、办法“五到盟市、旗县”的原则,旗县为政策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盟市在指导旗县政策落实的基础上,抓好、抓实督促检查管理工作,确保旗县政策落实不走样,将国家的惠牧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农牧民。

(二)采用“封顶保底”措施,实现农牧民均衡受益

避免出现因补贴额度过高“垒大户”和因补贴过低影响农牧民生活的现象。封顶标准可参照本地区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进行控制。同时也要根据本地区财力,制定牧区禁牧农牧民保底政策。封顶保底具体标准由各盟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对人均草场面积小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补助奖励标准。

(三)利用好第二轮草原补奖结余资金

各盟市、旗县对第二轮草原补奖结余资金要专款专用,结合实际继续用于支持草原生态修复和保护。

(四)强化资金管理

草原补奖资金实施后补奖,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要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将草原补奖政策资金于当年及时足额发放给农牧民,并在卡折中明确政策项目名称。资金发放严格实行嘎查村级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盟市旗县财政、农牧、林草部门要会同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强对政策任务和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扣发补奖资金,要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规定用于草原保护建设;对因特殊情况形成的结余补奖资金,结合实际继续用于支持草原生态修复和保护。各盟市每年1月31日之前向自治区财政、农牧、林草部门上报上年度资金使用情况。

(五)严禁国家公职人员非法享受草原补奖政策

要坚决禁止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权非法占用草原,并以任何形式享受草原补奖政策,侵占农牧民利益。

(六)扎实做好草原补奖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和管理工作

(七)规范草原流转行为,切实解决租赁草场难监管问题

流转草场的补奖资金应由原承包人领取。未到苏木乡镇综合执法部门进行备案的已流转草场,一经发现停发当年补奖资金,备案后经查明履行草畜平衡和禁牧责任并实现草畜平衡和禁牧要求的,可恢复发放。如发现有违规放牧和超载问题的,取消当年享受草原补奖政策资格。

(八)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

各级要建立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政府监管责任机制。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旗县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内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

(九)实行草原专职管护员制度,实现网格化落责

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草原管护员,建立健全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草原管护网络,加大对草原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十)草畜平衡区和禁牧区划定要科学严谨

原则上草畜平衡区和禁牧区划定是以承包单元进行,不应在集中连片、同一权属的草原上既有草畜平衡区又有禁牧区,但自然保护地核心区、重要湿地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区除外。

(十一)鼓励各盟市根据地区实际,制定创新工作举措

在准确、完整把握国家和自治区草原补奖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在资金发放、草畜平衡和禁牧区域划定、补奖标准等方面,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模式。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资金保障

为确保补奖工作顺利开展,各盟市、旗县应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安排工作经费,保证绩效考核、政策培训、政策宣传等管理支出,严禁挤占、挪用补奖资金用于工作经费。多方筹集配套资金,自治区、盟市、旗县现有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预算资金要与中央资金形成政策合力,确保草原补奖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明确部门分工

(四)加强舆论宣传

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依托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手机网络等多元化的新闻载体,以及进村入户宣讲培训、发放政策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准确解读草原补奖政策内容和实施路径,做到政策深入人心、义务家喻户晓,营造全社会投身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调动农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农牧民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THE END
1.2025年宏观年度展望报告:乘风破浪,扬帆起航报告精读明年美国经济能否向好,实现“软着陆”?我们认为,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 通胀持续回落,消费者信心回升,消费有望回暖;库存数据指向美国制造业补库 周期已经开启,有望带动制造业企稳;特朗普胜选后,随着减税政策落地,财政扩张红利将会持续。因此,消费回暖、制造业企稳以及财政扩张红利持续将成为 2025 年支撑美国经济“软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188baa2640516fb25618346866.html
2.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还将继续吗?如来自浙江的一位家电经销商提到,“以旧换新补贴对于家电行业整体而言是一场盛宴,国补政策之下大厂家机器都干冒烟了,但中小品牌有些玩不转。家电作为标准品,有国补确实便宜了,消费者不傻,有国补的商家4季度销售很可观,但对没国补的个体小商户而言简直雪上加霜。从自身利益出发,不同群体对于明年国家是否继续补贴https://www.jiadian.com.cn/xinwen/show-97261.html
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1期(总期21期)在线培训课程6月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和外汇局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商业银行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经营重心和信贷资源从偏好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移到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实现信贷资源增量优化、存量重组,并提出了30条政策措施。https://zzql.cc/?list_89/1225.html
4.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5期(总期134期)在线培训课程据悉,为了进一步给制造业企业纾困,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费政策,涉及缓税4400亿元。9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发布《关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继续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有关事项的公告》(下称《公告》),明确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费延续4个月的政策细节:自2022年9月1日起,按照《国家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7.html
5.把握“十四五”规划的政策红利,10个重点行业红利重点解读!细化落实国家发展规划,地方规划的实施将会使“十四五”规划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等国家级规划也会在总体规划指导下陆续出台,其中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空间布局,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和国家级区域规划的落地对特定领域和特定区域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激励,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释放政策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696884.html
6.2018年前5月新能源车相关政策汇总89条政策横跨八大类别北京2月26日发布《北京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管理办法》,北京将根据2018年国补政策制定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具体发布日期待定。 办法指出,按照《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2017年修订),本市实施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管理政策,并通过轮候方式配置,单位或者个人应按照本市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管理相关规定申请取得和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269415.shtml
7.国补退出,政策驱动乏力?一波地方政策大方说NO!摘要:国补退出,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是否会出现政策驱动乏力现象?答案是不会。近期一波利好政策值得关注。 随着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补的正式退出,地方政府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支持政策成为车企、消费者等关注的重点。在国家层面,工信部表示,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https://www.evpartner.com/news/12/detail-65225.html
8.最新生孩子的奖励政策已公布!2025生三胎政府补贴多少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节奏也越来越快,很多鼓励生育的福利政策也更加完善,除了生育津贴、产检外,国家为了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压力,相继出台了三胎奖励补贴政策,部分省市已经实施,下面我们来看看2025生三胎政府补贴多少钱。 ?2024年三胎生育补贴标准参考表!农村户口生三胎有补助吗 https://www.snsnb.com/zt/show-3291.html
9.江西省“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装配式加强城市体检成果转化,精准生成城市更新政策和项目,对“城市病”成因发展、城市更新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城市建设项目推进等动态监测和高效评估。到2025年,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进一步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22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http://www.zjypxzx.com/c/2021-12-31/4956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