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家电厂商,当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年以来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推出背后,其方向和重心已经悄然生变。从过去的“财政补贴”强推,转变为“产业政策”引导,以及“政采优先”、“降税提升医疗福利”等既拉又推手段。
贺扬||撰稿
进入6月以来,又一个面向家电行业的国家产业引导政策发布了。
6月1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后印发《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重点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实施“节能补贴”、“以旧换绿”等措施,支持居民购买绿色高效制冷产品、更新更换老旧低效制冷产品。同时,鼓励零售企业、电商平台开辟绿色产品销售专区,集中展示销售绿色高效产品。此外,还要严格实施高效节能家电产品销售统计调查制度,激励各地区完善推广政策。
这已是今年以来,第三个面向家电产品的国家产业引导政策。就在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民政部、财政部等11个部委共同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首批披露国家对于刺激家电消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加强引导支持,带动新品消费,鼓励地方政府从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和促进家电产品更新换代两个层面,出台相应的家电补贴举措。
进入6月后,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从产品供给、更新升级、使用环境、循环利用等4个方面,提出27条措施,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升级,促进旧产品循环利用。同样,这一实施方案,也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给予家电、消费电子等产品的更新升级,相应的财政补贴。这意味着,国家财政将不会推出统一的补贴政策,但是会从一系列的法规、政采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和财政倾斜。
多年来,中国的家电厂商对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都是“举双手欢迎”。特别是,当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三大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方式给予家电消费和零售以“强刺激”,让很多家电厂商误认为:只要是国家产业政策,就一定会伴有相应的财政补贴刺激措施。但是,没有财政补贴,而是营造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对于众多家电企业,特别是领军企业来说,更有价值和意义。
事实上,透过历年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对于家电市场来说,无疑只是一剂强心针,但这针剂打下去后,市场仅仅是提前透支未来的状况,并没有从实质上给市场带来持久活力,并激活新的消费力和购买力。由此,对于众多家电企业来说,未来要透过这一轮国家产业政策“既拉又推”思维,应用到一线市场竞争中采取“既降价补贴也要中高端精品转型”,从而探索走出这一轮市场调整变革期的钥匙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