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节能家电补贴政策是否延续

临近春节之时,财政部发出一则通知,为正处在温热状态下的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再添一把干柴。有人据此信息推断:节能家电补贴政策有进一步延续的可能。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家电消费新主张

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斥资363亿元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具体受益产品包括节能家电、节能照明产品、节能汽车等。其中,节能家电补贴265亿元。2012年6月1日起,家电行业全面启动“节能补贴”的新政,政策实施期初定为一年,空调、平板电视、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五类节能家电产品加入了节能补贴政策阵营。各产品由于耗电量不同,所享受的补贴金额也各有不同,据悉,洗衣机最高补贴260元,冰箱最高补贴330元,空调和平板电视最高补贴400元,而热水器最高补贴600元。

该项补贴已实施半年多,效果如何?就在已推行了四年、规定期限到今年1月31日截止的“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落下帷幕之后没几天,2月5日,财政部网站出现了一则《关于简化节能家电高效电机补贴兑付信息管理及加强高效节能工业产品组织实施等工作的通知》,通知里说,从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半年来实施情况看,“节能家电销量大幅增加,产品结构显著优化,政策效果已逐步显现”。

新政落点是节能

转眼间,节能家电补贴政策离结束日期即2013年5月31日已为时不远,用户、厂商都对节能补贴产品集体看好,这引发了“政策能否得以延续”的讨论。

有专家认为,随着“十二五”扩大内需国家战略的实施,政府促消费“政策红包”将持续“发放”,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与家电下乡政策结束带来的政策空白实现了有效衔接,而且面向全体市场,产品面广,型号多,与政府、消费者、企业三方需求相符,促进了新一轮的电器销售,同时,节能环保应该是政府的长期战略,为了应对家电下乡政策带来的后续冲击,平稳经历过渡期,专家建议要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中投顾问家电行业研究员任敏琪表示,在市场化经济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政策对家电发展有重要指导性作用。新刺激消费政策围绕绿色消费、热点消费展开,符合目前家电发展的大趋势,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向节能环保方面发展。

东兴证券结合日前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雾霾和污染天气的现实分析认为,城乡居民的家庭用电占全社会用电的比重约为10%,而国内的电源结构中火电占比约70%,家电的节能化将间接减少火电厂污染物的排放,推测政府将继续推进对节能家电的支持。

国信证券则根据补贴费用的使用情况做出预估:2013年6月之后空调和洗衣机的节能补贴政策进一步延续。该证券机构认为,截至2012年末,家电节能补贴企业申报资金约90多亿元,意味着2013年还有约165亿元的补贴用于推动节能家电的消费。从产品结构来看,估算电视企业已申报资金约60亿元,空调和冰箱企业申报资金约11-12亿元,洗衣机约5个多亿元。电视企业对节能政策的应用程度超出了市场预期。国信证券以此预估2013年6月之后电视节能补贴将不再延续,而空调和洗衣机将进一步延续补贴政策。

2月5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简化节能家电高效电机补贴兑付信息管理及加强高效节能工业产品组织实施等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简化消费者购买节能家电信息核对办法,确保消费者购买时领取补贴,改进高效电机推广信息管理流程,加快补贴兑付进度。通知说,消费者在购买节能家电产品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销售发票复印件、签署补贴领取确认单后,家电终端销售商即将补贴资金兑付给消费者,不得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后二次返回商场领取补贴。这一则通知进一步简化了补贴程序,将推动节能家电补贴政策更好地落地,有行家结合当下的环境形势,“嗅”到的是政策有望延续的气味。

可以肯定的是,用财政补贴来促进消费一定不会是常态化的政策,未来家电产业的扶持政策将更多地体现在对整条产业链上的全方位覆盖,激发出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上的内生主动性。

读懂能耗指标

选购节能产品洗衣机时,还应更多地选择操作简易、而且有节能标识的滚筒洗衣机,同时要根据家庭人数进行合理的选型,如2至3人的家庭,选购洗衣容量为5.0公斤比较适宜;3至5人的家庭,适宜购买洗衣容量为6公斤的;5至8人的家庭,适宜购买洗衣容量7.0公斤的,这样有利于衣物的洗涤,也节能省水。对于洗衣机的选购,有行家还透露,每台洗衣机的能效标识上都有一个洗净比的参数,一般波轮洗衣机在0.7到0.8之间,滚筒洗衣机可以达到1.0到1.1。这个数值是越高越好,数值越高代表同环境下洗衣服更干净。而我们现在在卖场遇到一些洗衣机的促销员会拿出很多花哨的卖点和功能来诱惑消费者,这些功能不一定是我们所急需的,比如“DD电机”、比如洗衣机转速等等,所谓的“DD电机”除了能降低一点分贝噪音外,其他用处不多,挑选时你要想清楚自己是否愿意为这些功能多增加支付。

THE END
1.节能补贴什么时候结束,节能补贴什么时候结束今年年初政府的汽车不会结束,但是好像9月30号以后补贴标准会提高,到时候很多车都补贴不了了。 3,家电节能补贴还有吗什么时候结束啊 是今年5月底终止的节能家电补贴。现在国家发改委已召集部分家电企业进行座谈,进一步探讨新的补贴政策。据悉,与以往的节能补贴政策相比,此次补贴计划不再实行普惠制,仅针对超高效龙头产品。目前国家规定的家电https://www.pcauto.com.cn/cxxj/3829/38298225.html
2.消费者购买节能家电商耻绝兑现国家补贴为了拉动内需推广节能降耗,2012年6月1日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务院为此拨出专项财政265亿元,全力推广节能家电,补贴对象是高效节能产品的购买者,包括消费者和用户。这一轮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将于2013年5月31日结束,也就是说这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刚刚实行了半年,离结束的时间也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可是http://www.chinaquality.org.cn/tt315/2013-1/14/20908.html
3.关注!江门市“以旧换新”家电促消费活动消费者线上申报端口开通!A:申请期截至2022年11月30日。补贴总额限定为400万元,按照谁先申报,谁先获得补助的原则,额满即止,补贴资金使用完毕将另行公告结束日期。市民可通过江惠通申请界面查看补贴额度剩余情况。 Q:如何申报? A:(一)废旧家电回收。消费者向回收单位移交任一八大类废旧家电,由回收单位开具《废旧家电回收证明》,并拍照一张废http://www.kaiping.gov.cn/jmkpsswj/gkmlpt/content/2/2730/post_2730435.html
4.宁夏税务热点问答(2024年)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什么时候开始? 发布时间:2024-02-22 10:28 来源:12366纳税服务中心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4年第2号)第五条规定,2023年度汇算办理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纳税人在3月1日https://www.dlsstax.com/article?aid=37318
5.家电下乡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家电下乡产品品牌中国家电下乡网——中国家电网家电下乡频道是政府有关部门授权发布家电下乡相关政策、动态的官方站点。第一时间准确的报道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的动态;通过在线咨询快速解答了家电企业、经销商以及消费者在家电下乡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http://rural.cheaa.com/
6.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浅析7篇(全文)以往低价的租房住宿条件都较差,而廉租房则是国家为了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而建造的专门用途住宅,具有浓厚的社会公共福祉气息。廉租房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出资建造后,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低收入家庭;另一种是政府给低收入者拨发租房补助金,再由低收入者自己租住入公寓社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x66t0jo.html
7.电器节能补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并研究确定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推广期限暂定一年。 2014-05-05 抢首赞 北京家电节能补贴-京东品牌家电,极速发货,闪电安装! 最近有https://wenwen.sogou.com/z/q550267797.htm
8.请问家电补贴初审已过却迟迟不终审不到账群众呼声四川问政麻辣社区群众呼声是四川省网络问政/网络理政平台。咨询、求助、投诉、意见、建议……来麻辣社区“群众呼声”留言,全省各地各部门在线回应。https://wz.mala.cn/wz/wzinfo?wid=251421
9.年家电下乡补贴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政策栏目。 家电下乡补贴政策 一、补贴对象:农村户口且购买补贴类家电的所有人员均可享受财政补贴。每户每类家电下乡产品限购2台(件)。 二、补贴标准:低于最高补贴销售限价按销售价格的13%给予补贴,高于最高补贴销售限价按https://www.liuxue86.com/k_%E5%B9%B4%E5%AE%B6%E7%94%B5%E4%B8%8B%E4%B9%A1%E8%A1%A5%E8%B4%B4/
10.鉴古知今,上轮家电补贴那些事从产业在线内销数据来看,2008-2012年间白电龙头份额也基本无提升。从活跃品牌数据看,在“家电下乡”政策推行前,冰箱行业活跃品牌已不及30个,但政策补贴结束后行业在售品牌数已数以百计。 下乡产品均价大幅提升,却不影响农村家电量价齐升,需求背后的真实密码是什么?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46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