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项面向家电产品的国家产业引导政策出台,给家电市场带来新一轮引导和激励。
下半年各地补贴政策
有望持续落地
今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民政部、财政部等11部委共同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随后,北京较早响应,首先推出家电节能补贴,单台家电最高给予800元的消费补贴。
6月13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
产业经济观察家丁少将认为,此轮家电下乡政策在方向重心、覆盖范围及带动作用等方面与十年前的政策不同。
“十年前家电下乡突出的是‘下乡’,即针对农村市场,而此次没有这个限制。此次政策覆盖地为‘有条件的地方’,给予地方更大的自主实施权,这和十年前统一覆盖的政策有所不同。同时,此轮补贴对高端绿色智能节能产品有更多的拉动作用。此轮补贴的范围更广,力度则需要视各地实际财政情况而定,灵活性更高。”丁少将表示。
业界有声音认为,从今年以来的家电引导政策来看,国家对产业刺激思路已变。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测试计量技术研究所所长鲁建国表示:“近年来,全国诞生了一系列关于家电节能、节水、环保等方面的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带动绿色家电全面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家电产业的政策支持方向有所改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加快对绿色节能产品升级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抛弃单一的‘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地方通过规范标准等方式,实施降税福利,给企业、个人引导和激励。”
做好政策设计注重指标抽查
但在政策红利之下,骗补、市场透支等情况时有发生。
丁少将建议,针对骗补问题,新政在制度层面应该会有更好的设计,要注重对智能、节能、绿色等产品的明确定义和指标抽查,确保拉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而不是刺激新一轮价格战和低端清库存。
他认为,新政不是对弱势企业、落后技术的保护,会加速市场优胜劣汰的步伐,没有竞争力的中小品牌不要期望借这一政策续命。
当下,家电行业面临着”失速“的挑战,但随着中国消费升级及新技术应用丛生,高端智能绿色家电有了新空间,也为家电结构升级提供了支撑。奥维云网副总裁董敏认为,目前,家电内需市场的表现与产品升级、居民收入增长的态势是相背离的。
“企业应抓住机遇,结合新型显示、5G等新技术,快速完成自我转型和升级。”董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