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发布支持金融机构适当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
5月13日记者从陕西省商务厅获悉,省商务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力争到2025年,实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加快淘汰,高效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量较2023年增长50%,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量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
开展汽车以旧换新
加大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支持。推动汽车换“能”,着眼于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汽车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循环堵点,强化改革创新引领,全链条促进汽车以旧换新。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利率、期限,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鼓励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协会及保险机构等制定汽车以旧换新优惠措施,形成政策合力。
鼓励汽车报废更新。用好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坚持省级和市县(区)政府联动,对消费者自主报废本人名下非营业性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并购买新车的给予定额补贴。严格执行机动车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要求,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车主综合油耗、故障率、维修成本、车辆残值以及更新补贴等情况,自主淘汰符合引导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
鼓励汽车置换更新。支持各市区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对消费者转让本人名下非营业性载客汽车,并购买新车的给予一定置换补贴。持续落实好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破除各类隐形障碍。发挥二手车交易平台直联买卖双方的优势,推动二手车交易减环节、降成本、提效率。推动汽车领域非保密、非隐私信息开放使用,引导二手车经销企业提供并展示车辆状况表,明示车辆基本信息、重要配置、价格等内容。
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支持二手车销售由经纪转经销,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展二手车置换、厂家认证等业务,鼓励二手车经销企业提供车辆质保服务,开展二手车经销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促进二手车品牌化、规模化发展。落实二手车出口管理措施,提高二手车出口质量,提升二手车出口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支持其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对符合条件的二手车经销企业按其年销售额一定比例给予奖补。
完善报废车回收拆解体系。引导企业提升回收服务水平,推广上门收车服务模式,便利车主交车。因地制宜优化报废车回收拆解产业布局,鼓励报废车回收拆解企业提高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水平,并向下游钢材、有色金属、零部件再制造等产业链延伸拓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规范报废车回收拆解企业经营行为,依法查处非法拆解等违法行为,有效防范安全、环保风险。
推动家电家装以旧换新
完善废旧家电家装回收网络。将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小修小补便民服务地图,方便居民查询回收渠道。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设置废旧家电临时存放场所,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在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两网融合”。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回收处理列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的五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给予一定支持。加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回收网点、中转站和区域性分拣中心,提高废旧家电回收、中转和集散效率,对企业建设改造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交易市场给予一定补贴。
提升以旧换新服务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市区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和适老化改造。提供居民全屋家电家装焕新团购套餐。支持企业提供家具、厨卫等消费品上门“送新”、返程“收旧”服务,创新推广“互联网+回收”等模式,优化线上线下二手家居交易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鼓励企业创新打造体验式交互式家居消费场景,推出线上线下家装样板间,推动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
加大多元化主体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典型企业,发展“互联网+上门回收”“以车代库”等新型模式。推动废旧家电回收企业与物业、社区、街道(乡、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上门回收服务。支持家电回收、拆解等企业积极拓展废旧家电回收业务。鼓励平台企业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媒介,发挥配送渠道优势,提供家电收旧、送新、拆装“一站式”服务。开展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方案》明确,要加大财政支持和要素保障,确保“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同时,以消费促进年活动为抓手,推动产供销、上下游、政银企、线上下协同联动,开展联合让利促销,激发以旧换新工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