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在网上直播间买衣服,有的直播间还卖尾货。想想看,如果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在直播间淘来一件心仪的“尾货”服装,而且还是仅有一件的“孤品”,别人“手慢无”,您抢到手后穿出去不撞衫、不重样儿,这听着是不是有点诱人?
很多人就这样在网上直播间里买了这种所谓的“尾货孤品”衣服,但是,到手后却发现有的污渍明显、有的气味难闻、有的褶皱起球,甚至衣兜里还有零钱、耳钉、瓜子壳等杂物,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些所谓的“尾货孤品”到底是什么来路?
说好的孤品
兜里还有毛发
黑猫投诉运营经理孙晓明:在我们平台上,消费者投诉从(各平台)直播间买到了所谓的尾单孤品、大牌剪标、尾货样衣的投诉有接近400单。有消费者投诉买到的毛衣起球甚至有发霉味,还有人反馈买到的衣服破了洞,口袋里面有卫生纸,还有的衣服上有粉底,甚至毛发等等,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情况发生。
上门回收旧衣服→回收厂→直播间
那么,供给“尾货孤品”类直播间的货,又在哪里呢?几经辗转,记者来到了一个叫“后山”的地方,看到很多衣服都在地上,现场环境脏乱差。
为了进一步判断确认这些衣服是否有过使用痕迹,记者邀请了一位纺织学专家,在这些尾货市场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还真有不少。
太原理工大学纺织系主任副教授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废纺专业委员会专家史晟:对于针织物来讲,衣服的弹性可以作为一个判断的指标。纤维用过之后都会拉伸,不会恢复到原来新的样子,使用痕迹非常明显。
那么,这些在尾货市场流通的、有使用痕迹的衣服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记者决定带着在尾货市场买到的这些所谓的“新衣服”,到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旧衣回收厂进行调查,老板当场判定为旧衣服。
据了解,这家回收厂的旧衣服是通过他们在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回收上来的,而各地的代理商则是通过上门回收、回收箱回收等各种方式将旧衣服汇集起来,再卖到这家旧衣回收厂。
在回收厂,负责人带着记者来到了精品货的分拣车间,工人正在将回收上来的旧衣服,根据品相好坏先分拣出A货和B货,再从A货里挑拣出所谓的精品货。那么,这些挑选出来的所谓精品货都卖给谁呢?
旧衣回收厂负责人:好一点的精品,有很多直播间都从我们这里拿,自己挂上吊牌,然后说是孤品,一样一件,没码的。
记者调查发现,在全国旧衣回收分拣的圈子里,他们把挑出来的所谓“精品货”供给“尾货孤品”类直播间,而这些旧衣服里的所谓精品货,又有了更隐蔽的新名称“精品单件”,而且在各地都是供不应求。
然而,就是这些从旧衣回收厂出售的二手衣,在直播间摇身一变就成了商家口中所谓的“尾货孤品”。但是,消费者对此却完全不知情。
在旧衣回收厂的分拣车间,记者当场就碰到了好几拨前来进货的“尾货孤品”类直播间运营人员。他们都表示,不会在直播间告诉消费者购买的是二手衣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刘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诚信经济,诚信不隐瞒、不欺骗、信守承诺,诚信需要以法治为前提,只有加大违法惩处力度,才能让那些心存侥幸的商家望而却步。
二手服装的卫生防疫标准要求
近年来,在“尾货孤品”直播销售模式的催生下,像旧衣回收厂这样把分拣出来的衣服卖给直播间的操作,在全国各地的旧衣回收厂、分拣厂普遍存在,利润丰厚。奔着这门生意的利润,一些专门从事旧衣回收的公司干脆自己直接开起了直播间。
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记者又来到了西南某地的另一家回收旧衣的公司,但厂房内外,大家都在刻意回避直播间有关信息,直到记者在一堆貌似“精品单件”的旧衣面前,采访才有了突破。原来,一位正在分拣“精品单件”的大姐就是直播间的工作人员,几经交涉过后,她准备带记者去直播间看看,但没走几步,她就后悔了,说不敢带外人去。
在和这位工作人员交谈中,记者得知,这家公司的直播间在外面的农田里,隐蔽难找。几番沟通之后,负责人同意带记者去直播间,走出厂房,七拐八拐地走了二里地后,才看见直播大棚。
一进门,记者就看到现场有六七排衣架上都挂满了衣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就是她们从自己的旧衣回收车间那边挑过来的“精品单件”,然而记者看到,这些用床单包裹起来,随便堆在地上的旧衣服铺满灰尘、气味难闻,卫生环境脏乱差。更有甚者,在其他直播间,主播直播时当场发现了虫卵。
原来,这类直播间在售卖前,她们只用喷剂、熨斗、吊牌等做一些简单的打理,并不会做专门的清洗、消毒等卫生处理,令人担忧。
目前,消费者恰恰是在既不知情,又不卫生的情况下购买了这些所谓的“尾货孤品”。那么,一边是满地脏乱差的旧衣服,一边是直播间看上去光鲜亮丽的“尾货”,这类直播间到底是利用什么样的障眼法做到的呢?
据了解,这些“尾货孤品”类直播间投资小、利润大,尤其是回收分拣旧衣的公司自己开直播间更是一本万利。
与此同时,这种把“二手旧衣”当作“尾货孤品”来卖的行为,也反映出了“二手旧衣”循环利用不规范的问题。为了节约资源,减污降碳,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明确要有序推动旧衣物交易。
尾货就是尾货,旧货就是旧货,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商家卖东西首先应该有基本的诚信,把旧衣当成新衣卖,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涉嫌欺诈。尾货市场和电商平台都需要好好管一管。同时,这一乱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二手服装交易规范化的必要性。我国是纺织服装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淘汰的废旧衣物达到千万吨,建立标准规范,推动二手市场有序发展,既能让旧衣物尽其用,也有助于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