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空调企业表现都是比较抢眼的,一季度基本都有30%以上的涨幅,到了二季度大部分家电企业都有了一些回撤。
空调行业是否出了什么问题,今天就来聊聊空调的短期影响和长期看法。
今年空调算是开门红,一季度内销,外销表现都不错。
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1、消费疲软
其实也不光空调,我自身的感觉今年身边很多东西都在降价,小到水果,一些餐饮等等,大到一些家电,数码产品。
而且大家的消费欲望都不那么强,即使降价让利需求也不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我常聊的经济是个圈,大家现在都不消费恶性循环,卖牛肉的赚不到钱,就不敢买衣服,卖衣服的赚不到钱就不敢下馆子,饭馆赚不到钱,就减少买牛肉。
厂家赚不到钱,就裁员,更多人没稳定工作,就更不敢消费,然后厂家更赚不到钱,就继续裁员。
另一方面股市连熊多年也有很大的影响,A股股民突破两亿,如果加上间接关系人,可能有4、5亿人对股市有感,股市不好自然也会降低很多人的消费欲望。
下图是我在的一个运动群里的聊天对话:A说:哥你赶紧把车换了给GJ做点贡献。
B答,最近股票赔了一辆车,计划得推后。
这才发现身边炒股的人不少,只是很多人不愿提起而已,因为自媒体的发达,这些年的股市参与度是挺高的。
这也属于另一个恶性循环,股市亏,没钱消费,没钱消费经济差,经济差股市更跌,股市跌了更没钱消费。
2、库存压力较大
今年一季度空调销售数据是不错的,加上随后推出的以旧换新,以及年初预计今年仍是酷暑,经销商纷纷加大备货,
但实际的情况是,近期受南方持续降雨天气影响,酷暑带来的需求激增,暂时没有体现。空调需求永远逃不开天气,某种意义上来说,短期天气是最强的影响因素,这个变量至少暂时不太好。
另一方面以旧换新,实际的力度并没有期初预期的那么大。这就导致渠道库存压力偏大。
因此,6月空调排产开始下降
虽然还是正增长,但相比1~4月内销平均13.9%的增长,和5月10%的增长,增速是大幅下降的。
另一方面库存压力也影响终端价格,据经销商反应,今年的价格战也是近几年最激烈的。
3、地产依然没有明显反转
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0632亿元,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投资30824亿元,下降10.6%。
1—5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66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6%。
但是我认为这个也不必特别悲观。
一方面是后面我们聊的替换高峰逐步到来,另一方面,既然短期不打算买房了,也会促进一些新装空调,或替换需求。
比如之前有人觉得,既然要买新房了,老房子在装或换空调就不划算了,忍一忍到了新房再买,现在很多人计划有变,老房子还要持续住下去,自然就要考虑长期舒适度的问题。
这个原因也不难理解,并不是每一个新房都一定装空调,但必然装厨房电器。
尤其北方新房装空调不是那么刚需的选项,天气格外炎热的时候反而促进需求。
3、原材料价格
今年铜价涨幅较大,对空调成本也有较大的影响,空调的成本中,铝、铜、合计占比要接近50%,加上压缩机等原材料的间接占比还要更高点,各家有差异,但总体来说影响都不小。
虽然各厂家都有原材料库存等准备,但是如果铜价持续保持高位,后几个季度也会有影响。
总结下来,一方面进入二季度整体消费都差,之前预期太高库存压力又较大,销量价格都有下滑,同时地产数据也不太好,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
所以短期的整体预期必然是比较差的。
聊完短期的影响,再来聊聊长期的看法。
1、替换周期逐步到来
2024年2月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信息管理网站发布了一批数据,2023年4个批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拟确认数量中:
1)空调回收拆解量1517.8万台,同比+72.0%;
2)冰箱回收拆解量2124.0万台,同比+36.3%;
3)洗衣机回收拆解量2302.3万台,同比+24.5%;
4)电视机回收拆解量3821.2万台,同比+5.3%;
5)电脑回收拆解量达到1001.7万台,同比+47.6%。
我们看下图主要有三个数据
实际处理量:为国家基金补贴的回收处理企业申报后拟确认的规范拆解量。
理论报废量:根据家电使用年限推算的报废量。
实际报废率:实际报废占理论报废的占比。
我们可以看到,电视的实际报废率最高,2023年82%,一些年份甚至超过100%、洗衣机其次2023年66%、冰箱2023年42%,而空调2023年只有27%
这也比较符合大部分人的实际生活情况,洗衣机、冰箱、电视,在普通家庭普及的都比较早,而且洗衣机、冰箱、电视,都有明显的迭代升级。
这里面电视更换体验差异最大,在2015-2017年期间,彩电的实际报废率超过了100%,大多数人并不会等到电视报废了才去换。
原因也很简单,电视更换带来的体验更好,比如更大的尺寸,更强的清晰度,换了马上就能有更好的体验。过去十多年大部分人家里应该至少都换过一两次电视。
在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的更换动机上。
换个新电视马上画面更大,更清晰,升级体验最好,报废率也最高。
洗衣机从单纯的洗,到甩干,烘干,功能在不断增加,报废率第二高。
冰箱从最早的体积很小,到双开门,多开门,也有升级,但是核心功能变化不大,报废率第三。
而空调,家里新买的空调,确实静音且舒适,但是其他房间的老空调,在制冷这个作用上也没太大差别,所以更换的动力就不那么大。
以我家为例,近十年电视换了好几个,因为换了马上就能更爽,无论清晰度大小、音效等等。
大部分人并不会等到电视报废了才去换,但是空调基本会用到修不如换的地步才考虑更换。
因此虽然根据2020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颁布的标准公告,家用空调的安全使用年限为10年。
然而在实际的日常使用中,空调实际使用年限往往要高于10年,多则或可达到15年。
不过近几年空调的报废率已经有明显的提升。
2023年国内空调实际报废1518万台,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3年全年家用空调内销出货9960万台,同比增长14%;出口出货7084万台,同比+8%。也就是说空调当年报废已经占全年销量的15%。
近几年报废提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现在政策推动空调报废。
21年财政部等4部为了合理引导废弃电器电子回收处理,出台了《关于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标准的通知》,通知中将空调的处理补贴标准由21年以前的35元/台调高至100元/台。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到2027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
第二个原因:即便不考虑以上的政策支持,空调也将逐步进入替换高峰,
根据官方数据2010年空调进入了一个产销大幅提升的阶段,2010年空调业内销出货近4460万台,同比增长44%,出口总量接近3700万台(含除湿机),同比增长近36%。
我们只算内销部分,2010年内销新装也有接近5000万台,而这5000万台,使用年限已经进入第十四年,基本上也进入了高故障时期,未来空调会逐步迎来高替换阶段。
前面替换少,意味着积压的替换需求多,很多空调未来逐步要进入不得不换的周期。
2、家电整体还有需求增长空间。
无论是家电还是空调依然是一个稳定的增长趋势,截止2023年中国空调市场规模3267亿,年复合增长率8%。
目前城镇家庭空调保有量为百户保有160台左右,而农村家庭数据还比较低。
日本等海外差不多保有量在百户250台,我们打个折按国内能达到百户200台算。
虽然过了新增需求的高速增长期,但还是有不小提升空间,尤其是农村部分。
首先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新一代农村人,对空调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3、家电出口
2023年前10个月空调外销出口量为5808万台,同比增长近20%。
2024年1-5月我国家电出口数量累积同比增长24.6%,出口金额累积同比增长14.0%。
近些年国内的空调出口虽然增幅不大,但基本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总体来说长期看,空调行业仍有空间,高替换周期逐步到来,短期会受到、经济、天气、地产销售的影响,但长期空调行业的整体需求是没什么问题的。
一个好的投资机会至少有几点。
1、现在估值不能高
回顾大幅下跌的企业,除了少部分是因为黑天鹅,大部分企业大幅下跌都是因为前期估值太高了。
从低估的企业里选机会,就大幅减少了犯错的可能。
2、业绩能够保持
基于价值买入,企业产品长期被需要是核心,不然即便看似低估的估值,也会因为业绩下降变成高估。
对于空调如第二段的数据,我认为有几点
1、当前的百户保有量仍有空间,保持小幅增长不难。
2、同时参考日本数据,即便保有量见顶后,空调销量依然是没有下降的,因为替换需求补了上来。哪怕不考虑海外增长部分,空调长期保持一个低速增长问题不大。
3、分红相对稳定
估值够低,仍被需要,分红稳定。
最后聊一点价值以外的部分。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家电行业,因为没啥想象空间,市场没人气的时候往往被冷落,同时股市表现不好的时候往往也是经济消费偏弱的时候,所以家电行业的估值在熊市基本杀的都比较低。
这首先就创造了未来可以估值提升的空间。
2、经济和股市一旦好转,积压的消费需求容易释放,对家电更有利一些。同时呢新股民往往也比较喜欢生活中见的到的企业,家电企业也比较受新股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