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是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抓手。近日,我省印发《河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建立健全全省循环经济体系。
未来,我省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明年初步建成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据该小区的环保督导员介绍,小区一天大概能收一百五六十斤废品,然后统一运到城郊的垃圾分拣中心作进一步处理。环保宣导员双休日全天值守,周一至周五每天17时至18时30分值班。
建立健全高效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是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方案》围绕推动全省循环经济体系提级、提档、提质、提效,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保障再生资源供应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全面建设美丽河南。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到2027年,全省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2.5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报废汽车年规范回收拆解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废旧家电年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基地。
促进“两网融合”实现源头减量化
《方案》在推动废旧物资回收专业化上,要求引导专业化企业开展废旧物资回收业务,实行规模化、规范化运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置企业与下游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合作,依托自有人员、车辆、设施等开展废旧物资回收业务。
同时,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促进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发展,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支持线下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鼓励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
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就需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近日,位于延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北区的河南中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批退役的动力电池被送到这里。废旧锂电池经过拆解、分容、重新配组等工序,以适应电动三轮车、二轮车等“低应用场景”,实现梯次利用。
“退役并不表示动力电池完全报废。我们一直在努力开发新的梯次利用场景,以充分挖掘动力锂电池的剩余价值。”河南中鑫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豫萍说,电池再生利用是把无法梯次利用的部分进行破碎,提取出钴镍锂等有价金属产品,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上游原料,从而实现再生循环。
促进再生资源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泛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汇聚合作力量,提高回收服务质量。
《方案》要求,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升级行动,深入推动郑州、平顶山、三门峡建设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支持各地建立健全区域废弃物协同利用机制,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
同时,引导国有企业在废弃物循环利用中发挥骨干和表率作用,组建省级循环经济产业集团。支持省内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走出去”,参与全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运营。
“我省循环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在废旧家电拆解、再生金属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打造了一批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新国说,接下来,我省将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范化、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除了生活废弃物品,工业领域的再生资源利用也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