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SZ300750,股价532元,市值1.3万亿元)董事长曾毓群表示,电池不同于石油,石油用了后就没有了,电池里面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以我们的邦普为例,对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9.3%,锂的回收利用率也达到了90%以上”。
如果说“抛开回收量谈回收率”意义不大,那么目前通过电池回收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够满足市场上对锂资源的需求吗?
电池回收: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林示认为,如果十多年后才能大规模商用,至少在近期锂材料依然是很紧张的,“远水解不了近渴”。
“其实我们现在都看到,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电池供应很紧张,原材料也很缺。我觉得目前电池回收产业还只是想象阶段,下半年我依然看好锂材料的上市公司。行业的这种缺锂材料的局面难以改变。”林示说。
可以看出,如今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想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填补锂资源供应缺口难度较大,那么未来是否有这一可能?
行业痛点一:劣币驱逐良币
虽然“理想很丰满”,但实现理想过程却很艰难。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来说,目前还面临着“正规军打不过小作坊”的尴尬局面。
墨柯说:“事实上现在大部分电池是能收上来的,只不过绝大部分是被没有资质的小作坊给收走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呢?墨柯表示,消费者把车买走之后,电池的所有权是属于消费者的,不是属于整车厂的,所以会倾向于价高者得。
“这个行业如果要健康发展,是必须要进行相应投入的。比如说做锂的回收,肯定会有污水、废水、废气,必须建设环保设施。”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环保设施方面投入是很大的,动辄十几亿元。
该业内人士称,一吨锂的回收,可能有好几千的成本都是来自于环保设施的,很多小作坊它根本不可能去投,所以相比来说它们能够出价高一些,但实际上对行业发展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行业痛点二:天价废电池
除此之外,在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也面临着“天价退役电池”抬高回收成本的困境。
墨柯说,下游需求方跟回收企业签订单会约定资源供应量。在以前,需求方对协议是否真正履行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是很在意回收的资源量,但当资源价格涨得太厉害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就会要求回收企业严格履行合约,这就迫使回收企业疯抢废旧电池,抬高废旧电池价格。
于清教表示,废旧锂电池、极片、电池黑粉等的价格走势通常随着电池材料价格波动,此前由于电池材料价格疯涨,叠加“囤货”“炒作”等投机行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价格也大幅上涨。近期随着碳酸锂等材料价格维稳,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价格波动也更为平缓。
那么,如何应对上述“劣币驱逐良币”和“天价废旧电池”的难题,推动电池回收行业健康发展?
墨柯认为:“废旧电池是城市矿山,对回收企业而言它实际上就是去买‘矿’,它要做的就是想办法保障自身的‘矿’的供应。当然,如何稳定‘矿’的价格也是它最重要的考量之一,解决办法就是建设好自己的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