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这些数据?许多衣物的成分是难以降解的化纤等,处理不当的话会对水质、土壤、空气等造成污染。而假设所有的旧衣物全部得到有效回收利用,按照我国每年2600万吨旧衣物计算,大约相当于节约原油2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万吨,还能进行多方面资源化利用……记者注意到,正值换季时节,越来越多市民开始让闲置衣物进入再利用环节,许多人也开始产生新的疑惑,各种各样的旧衣回收渠道,究竟哪些最靠谱?
旧衣回收选择更多
浦东新区峨山路一个老式小区,花坛边显眼处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废旧衣物回收箱。最近“大熊猫”比平时忙碌,每天都有居民往它的嘴里塞衣物。一位阿婆带着五六岁的小孙女,引导孩子亲手把小衣服放进回收箱,还对她说:“你做了一件环保好事。”聪明的小女孩还有疑问:“我的衣服送去哪里了?谁会穿我的衣服?”阿婆对着“大熊猫”看了半天,回答不出孩子的话。
哪个渠道最靠谱?
有了各种回收渠道,那么问题又来了:到底谁家的旧衣回收靠谱?这些旧衣服最终到了谁的手里?
“大熊猫”回收箱的建设方、一家事业公司负责人说,他们一般对旧衣物进行两次分选,第一次是价值分选,将成色新、款式新的衣物挑出来,消毒后捐献给有需要的人,但这部分只占3%-4%;捐赠余下的衣物再按照面料分类,有的作为纺织原料,用于制作无纺布、劳防用品、保暖棉等等,还有一些则卖给厂家用作燃料。
记者还找到了李小姐提到的“飞蚂蚁”。这家专门处理旧衣服的组织由一群90后大学生组建,是一家致力于公益处理大家旧衣物的一支创业团队,目前在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等城市都开展了业务,都可以免费上门收取旧衣物。据悉,“飞蚂蚁”工作人员会挑出适合捐赠的衣物经过清洗消毒处理捐赠到贫困山区去,其余的再进行环保再生处理。
相比起上述这些新型旧衣物回收,传统的慈善物资回收和发放流程则更更加复杂。长寿路街道慈善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会将收到的旧衣物分门别类后送到市里统一处理。而市慈善基金会物资管理中心则负责接收全市各方衣物,根据尺码、性别、样式、材质等进行专业分拣,有的回到慈善超市救济本地困难户,有的则配送到受灾地区或其他贫困地区。
希望发展互联网项目
某大型小区保安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小区的“大熊猫”衣物回收箱曾不止一次遭窃,盗窃者很可能是卖二手衣物的小贩,小贩挑出较好的衣物后,又把看不上眼的塞回去。家住杨浦区的李阿婆也曾经在路边看到过二手衣物被翻新出售,这让她不敢轻易把衣服投进到回收箱。
有统计显示,每年我国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物被扔掉,而据了解,上海每天产生的旧衣物多达数百吨,约占全部生活垃圾的3成左右。但目前旧衣物的再利用率依然很低,去年年底的数据显示,还达不到1%,这表明,回收模式尚未完全成熟。
有市人大代表做过调研,从性质上说,旧衣物属于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属于绿化市容部门管理,但由于设置旧衣物回收箱的是企业,该部门却没有审批和监管的权限,企业登记和管理是工商和商务委的事。而一些新兴参与这项业务的社会组织,又属于民政系统分管。对此,人大代表建议,必须从立法上入手,明确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责问题,加强对旧衣物回收项目的行政监管。
“最好保持旧衣物回收项目的公益性,可以选择让一些有创意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承接运作,尤其是发展互联网旧衣回收。”许多年轻人希望,政府能加强扶持这些机构,帮助它们良性运转,同时也希望市民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资源回收利用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