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彭磊祁泉通讯员肖惠林程丽红
新一轮“以旧换新”在黄石引发消费潮。“五一”期间,该市5000张家电“以旧换新”券被换购一空,“退休”的旧家电被陆续送到大冶有色博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在2009年全国第一次“以旧换新”的政策背景下,博源环保成为鄂东南唯一一家具有废旧家电拆解资质的企业。该公司通过拆解废旧家电,为大冶有色、新冶特钢等提供铜、铁等原材料。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在新一轮旧家电回收热潮下,这家靠“一把锤子、一把螺丝刀”干了十余年的拆解企业正悄然转型升级。
拆解企业开足马力处理旧家电
走进位于大冶市攀宇工业园的博源环保公司,拆解线上一派繁忙。工人们5米一岗,将家电的塑料外壳破拆,再用螺丝刀把电机、压缩机、线路板等核心器件拆除,用剪刀把电线铰下来,最后把碎成片的塑料等分类装进袋里。
眼下,从市场上收回的废旧家电几乎堆满仓库,企业拆解线马力全开。仅“五一”期间,黄石举办首届家电以旧换新消费展就一次性收回旧家电5000台,均交由博源环保公司拆解处置。
据介绍,从大批旧家电里拆解下来的铁、铝、铜以及塑料是旧家电里最有价值的部分,经拆解收集后再送去做材料加工和处理,是该企业主要的盈利模式。今年1月至5月,企业已拆解旧家电27万台,涉及湖北、湖南、河南、四川等中西部省份。
人工拆解越多亏得越多
面对源源不断被送到拆解线上的旧家电,公司董事长鄢红艳却坦言:不赚钱。
多年来,拆解企业处理的多是“四电一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电脑),因其品种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制造工艺不同等,拆解过程也有所不同。依靠工人拆解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也带来拆解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一台21寸旧电视机要经过拆卸外壳、安全处理电容器、分离金属组件、处理塑料、玻璃等组件、分类回收等环节,每个环节各安排有拆解工人,拆解过程用时超过5分钟。
鄢红艳算账:电视回收价25元、拆解成本15元、荧光粉等危害物处理成本5元,拆解后产出铜、铁、塑料等卖20元。一进一出亏25元。
在成本倒挂下,家电拆解企业依赖补贴生存已持续多年。2012年开始,国家设立政府性基金,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给予补贴。仅去年,该企业全年拆解旧家电超过100万台,产出金属铜3000吨,相当于一座小型矿山,获7000万元补贴。
目前,企业拆解工人已增至200余人,成本高企。
机械拆解实现盈利
如何跳出“收得越多,用工越多;拆得越多、亏得越多”?在旧冰箱身上,博源环保公司率先找到突破口——通过引入冰箱机械化拆解生产线,企业得以盈利。
这是该企业唯一一条机械化生产线:一排排旧冰箱在传送带上运转,在经过轮式挤压装置破拆箱体、涡电流分选设备分选出金属等处理后,剩下的塑料等边角余料由工人打包收走。
生产线技术人员介绍,该生产线投用后,每小时可处理140台旧冰箱,远高于人工拆解效率。同时,整个生产线仅需16名工人操作,数量是原生产线用工量的三分之一,现在拆解完一台200L旧冰箱,能赚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