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浙江重点支持18个大领域150个子领域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为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常态化开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项目引领、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这些目标要求

建立浙江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重点项目库。

增加制造业资金供应。力争2023年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500亿元以上,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优化制造业产业金融生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合力,制造业融资便利性进一步增强,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增信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

《通知》指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将重点支持以下18个大领域,150个子领域。

(滑动文字可查看各领域全名单)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1.化工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

2.医药企业高端医疗器械及药品研发和产业化,原料药企业高端化绿色化改造升级;

3.石化、化工、医药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4.石化、化工企业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和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5.石化、化工、医药企业其他符合产业政策的更新改造和转型升级项目;

6.钢铁、有色、建材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7.钢铁、有色、建材企业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和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8.钢铁、有色、建材企业其他符合产业政策的更新改造和转型升级项目;

9.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

10.汽车、机械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11.汽车、机械企业其他符合产业政策的更新改造和转型升级项目;

12.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和循环利用;

13.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和循环利用;

14.轻工、纺织企业生产线高效化柔性化提质升级改造;

15.轻工、纺织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16.轻工、纺织企业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和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17.造纸、发酵、制革企业实施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改造;

18.轻工、纺织企业其他符合产业政策的更新改造和转型升级项目。

重要行业领域信息设施

19.综合办公系统;

20.经营管理系统;

21.生产运营系统;

22.网络基础设施。

电子信息制造业

23.骨干企业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特种气体等领域产能扩大和能力提升项目;

24.已取得攻关突破的电子装备、仪器产能扩大和能力提升项目;

25.骨干企业集成电路和硅片制造项目、液晶显示面板、OLED面板、Micro-LED器件、玻璃基板建设项目;

生物产业全链条技术产品创新和制造生产

27.生物大分子药物;

28.寡核苷酸药物;

29.现代中药、珍稀药材替代药物、中药材生态种植;

30.新型疫苗、基因和细胞治疗;

31.体外诊断;

32.健康大数据;

33.康养;

34.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种源;

35.农业生物制品和生物药品;

36.功能性食品;

37.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38.生物制造;

39.生物基环保材料、生物化工、生物燃料、生物质能;

40.病原微生物防控、个人防护与生命支撑、消杀和隔离装备。

航空航天业

41.航空干线、支线、通用飞机及零部件开发制造;

42.航空发动机开发制造;

43.机载设备、任务设备、空管设备和地面保障设备开发制造;

44.航空航天用燃气轮机制造;

45.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测试系统、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建设;

46.先进卫星载荷研制及生产;

47.北斗高端芯片、器件、模组、终端等部组件研制;

48.高精度、低功耗、抗干扰防欺骗、组合导航等技术与软件的研发应用;

49.高性能卫星平台研制及生产;

50.智能化安全保密设备研制及生产。

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和制造

51.高效色谱仪、高性能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红外光谱仪;

52.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53.X射线衍射仪;

54.高精度三坐标测量仪;

55.高端实时示波器;

56.无线射频信号源;

57.频谱仪;

58.网络分析仪;

59.集成电路测试仪;

60.六自由度激光跟踪仪;

61.高精度显微测振仪;

62.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63.流式细胞仪;

64.高精度激光面形干涉仪;

65.无液氦稀释制冷机。

能源高效利用和低碳转型

66.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

67.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周边支撑煤电、原址扩建超超临界先进煤电和天然气发电;

68.煤矿智能化建设和清洁高效生产;

69.燃煤耦合生物质和掺烧低碳燃料等煤电机组发电改造;

70.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等绿色低碳转型替代;

71.氢气、二氧化碳管道输送项目建设;

72.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及示范项目建设;

73.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建设;

74.炼油企业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和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75.煤制油气(含煤炭分质分级利用)企业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和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

76.大尺寸低能耗晶硅生产关键设备研发与制造;

77.高效光伏电池关键浆料规模化生产技术研发与关键设备制造;

78.高性能光伏胶膜及核心材料技术研发与生产;

79.异质结、钙钛矿等先进高效太阳电池高效率规模化产线关键设备研发与制造;

80.老旧光伏电站升级改造项目及先进技术应用;

81.抽水蓄能机组产业链项目建设;

82.新型储能产业链项目;

83.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关键设备研发、制造与应用;

84.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材料研发与制造;

85.大功率风电机组验证与检测平台;

86.风力发电机组动力学仿真软件研发、生产与应用;

87.其他风电产业链项目建设;

88.光热发电、地热发电及工业领域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链项目;

89.光热大开口槽式集热器关键设备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

90.三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快堆、模块化小型堆、海上浮动堆等核电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

91.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核电研发、制造、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92.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

93.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

94.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

氢能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

95.低能耗长寿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置;

96.高压气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液氨储氢、低能耗低蒸发低温液氢、轻质高容量固态储氢、深冷高压等储氢系统和关键设备;

97.高压氢瓶,低温液氢、有机和固态氢载体等输氢技术,输氢(掺氢)管道技术装备;

98.质子交换膜、高温氧化物等燃料电池技术装备和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等;

99.高压力等级加氢站技术和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等;

100.氢能在电力、储能、交通、工业等领域创新应用项目及关键技术;

101.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氢能制备耦合项目及关键技术;

102.掺氢燃气轮机、氢内燃机等关键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

创新平台扩大技术装备更新改造

103.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04.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105.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106.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

107.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及其他创新平台。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108.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产业互联网平台搭建;

109.行业企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及第三方服务机构专业型、行业型产业互联网平台搭建;

110.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提供的行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111.网络安全企业搭建的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指挥平台。

企业、农民和农机合作社等农机购置

112.购置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粮油作物生产急需急用机具、农业生产成套设施装备、农机应急服务装备。

113.支持传统行业实施系统性绿色清洁生产改造;

114.规模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示范项目建设;

115.重点领域企业、公共机构等实施锅炉、电机、风机、泵、电力变压器、制冷、照明等产品设备更新;

116.工业余热利用;

117.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等节能降碳升级改造;

118.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光储直柔”建筑等试点示范;

119.园区循环化改造,园区实施工业余压余热、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化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20.废塑料、废旧金属、废玻璃、废橡胶、废旧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汽车、废旧纺织品等城市典型再生资源和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技术升级改造,设备更新过程中淘汰设备的报废拆解和循环利用;

121.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业技术升级改造;

122.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文办设备、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拆解和再制造;

123.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改造;

124.高耗水企业节水改造,非常规水源利用设施建设和改造,供水管网更新改造;

125.重大节水设备、海水淡化装备产业化示范和海水淡化工程;

126.车船路港和地铁等能效提升改造;

127.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建造改造;

128.港口码头岸电建设改造;

129.提升铁路系统电气化水平;

130.工矿企业、港口、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集疏运公路和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

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升级改造和节粮减损设备购置及更新改造

131.开展气密性、隔热性改造,应用控温、内环流、气调等绿色储粮新技术的粮食仓房改造项目;

132.平房仓高效环保进出仓设施改造提升项目;

133.应用防分级降碎装置、粉尘控制等系统的立筒仓、浅圆仓改造升级项目;

134.应用粮情传感器、测温电缆的粮情测控系统更新改造项目;

135.公路、铁路、码头接卸点以及立筒仓、浅圆仓、平房仓散粮接发设施改造提升项目;

136.粮食码头多式联运转运设施、散粮专用泊位、装卸船设施设备改造升级项目。

137.高标准仓库改造升级项目;

138.应用自动分拣系统、堆垛机、穿梭机等设施设备的智慧立体仓储设施改造项目;

139.智慧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升级改造项目;

140.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范围内的多式联运场站和转运设施设备改造升级项目;

141.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等物流装载器具循环共用系统改造升级项目。

142.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冷链物流园区的货物装卸、保鲜催熟、质量管控等设施设备智慧化改造升级项目;

143.应用自动立体货架、智能分拣、物流机器人、温度监控等设备的传统冷库改造升级项目;

144.冷链物流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加工企业冷库、中央厨房、低温车间等建筑物围护结构、制冷系统、照明设备等节能改造项目;

145.冻结间、速冻装备、冷却设备等低温加工装备设施节能改造项目。

146.国内铁、铜、镍、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建设;

147.钾肥骨干企业钾资源勘探、开采和钾肥生产项目建设;

148.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建设。

教育领域技术装备更新改造

149.财务状况良好、负债率低的大学更新置换先进技术设备;

150.财务状况良好、负债率低的职业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技术设备。

都有哪些支持政策?随小布一起来看~

建立制造业重点企业库和项目库

通过重点项目企业牵引带动,发挥各方面资金的集聚效应,并对全行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浙江省重大项目库,采用企业滚动申报方式,实行在线申报及管理,建立重点制造业企业库和项目库。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激励作用

完善财政奖补机制,加强中央预算内资金对制造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支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人才。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补贴力度。

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资源,将省内重点项目纳入各银行总分行项目库,在信贷资源配置、优惠利率定价、绿色审批通道等方面给予倾斜。

优化贷款期限安排,积极推广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银团贷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融资租赁、并购贷款等多种形式,支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加大对全省传统产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等方面的中长期资金支持。

综合运用多元化金融产品

鼓励金融机构综合运用票据贴现、保理、信用证、保函、福费廷等创新产品服务。加强“股贷债保”联动,推动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发债、上市等多种渠道融资。

持续健全常态化“险资入浙”对接机制。支持制造业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结算、贸易融资,充分运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

发展供应链金融,促进产业链联动发展,鼓励制造业核心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完善风险技术和模型,运用应收账款、存货与仓单质押融资等方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加快以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等为代表的各类融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

完善增信保障机制

加强政银保合作,完善制造业贷款保证保险等增信服务,开展知识产权保险、研发费用损失保险等承保业务。拓宽质押物范围和处置途径,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技术加强对制造业企业的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严格把好项目初审关,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统筹做好促发展和防风险工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指导银行做好本地区项目融资对接工作的同时,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数经联”同时承担“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联盟”秘书处工作,正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和立足大平台,致力于把浙江省、杭州市“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更好落到实处高处;着力为解决长三角发展中遇到的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社会与经济协同的卡脖子技术等,积极建言献策出力;助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的核心技术、品牌价值与国际影响力等。期待与业界同仁和各界朋友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多赢、共谋发展、同谱新篇!

加入“数经联”会员,

享尽40家协会与数字生态资源!

数字化服务及更多合作

扫码加小编

15757730011

原标题:《进一步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浙江重点支持18个大领域150个子领域》

THE END
1.回收家电行业新闻家电行情家电行业资讯回收为您提供最新的家电回收行业新闻、家电回收企业新闻、家电回收政策,法规,是您了解家电回收行业动态,家电回收市场前沿的第一网络平台http://recycle.cheaa.com/
2.揭秘青岛莱西首座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的魔法:创新技术让家电回收长期以来,家电回收拆解企业面临盈利困境,收一台废旧家电的成本加上人工、能源等费用高于拆解产物价值,导致“拆得越多、亏得越多”。近年来虽有政府补贴,但并非长久之计。 海尔再循环互联工厂另辟蹊径,将“再生”作为利润来源,专注生产高端循环新材料。目前再生行业以降级利用为主,中低端再生塑料盈利水平低,而海尔已研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3933.html
3.2024三、废旧家电产品的回收利用 第二节 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模式 一、生产商回收模式(C-M) 二、分销商回收模式(C-D-M) 三、专业回收企业回收模式(C-T-M) 第三节 中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现状 一、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发展现状 二、废旧家电拆解行业发展现状 三、中国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产业现状 四、中国废旧家电回收提速产https://www.cir.cn/R_JiXieDianZi/05/DianZiFeiQiWuChan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4.21亿台旧家电等着回收行业龙头值得关注“完善废旧家电回收促消费,废电拆解顽疾有望根治。最大的利好在于,拖欠已久的前期补贴问题,或能得到解决,行业现金流有望大幅改善。”华西证券也在行业点评报告中表示。 废电处理行业龙头值得关注 “公司作为废电回收拆解龙头,经营稳定,未来现金流改善预期较强,背靠供销总社改革力度可进一步持续。”光大证券在研报中如此https://wap.eastmoney.com/a/202005191490695327.html
5.废弃电器电子拆解行业调查:企业利润低补贴周期长据中国家电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2010年至2015年,“四机一脑”——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的理论报废量从5854万台增至1.24亿台。 这一期间,“四机一脑”绿色回收率从32.75%增至60.29%。所谓绿色回收率,是指有处理资质企业的实际拆解https://news.cctv.com/2016/12/09/ARTI5vWBhN4iGQ28ETxi6vda161209.shtml
6.关于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发改产业推动家电生产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按照企业自愿、政府支持、示范引领、有序推进的原则,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依托产品销售维修服务网络构建废旧家电逆向回收体系,进一步优化回收渠道,畅通家电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利用,促进家电更新消费,推动家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发挥更加重要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108/t20210804_1293128_ext.html
7.中再协电子分会(三)监管体系14 三、服务器相关政策标准15 四、2020-2021 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相关政策及对行业影响17 (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7 (二)《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消费更新的实施方案》18 (三)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19 (四)关于征求《新增九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指南》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30/5220204024011020.shtm
8.中国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趋势:废电拆解工艺技术向高效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利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电子废弃物产生行业如家电、通信设备、计算机、办公设备等行业;中游为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利用环节;下游主要为再生金属冶炼、塑料制造和玻璃加工等行业。 家电是电子废弃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家电产品主要生产国,产品种类丰富,质量可靠,性价比高,主要家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362867.html
9.家电以旧换新上门回收企业资产回收再生资源利用博绿网是一家专注于回收产业链资源整合运营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开创“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业务模式,构建从信息整合、上门回收、集中分拣到环保拆解的数字化回收生态链。旗下有4个产品:博绿收收小程序、收收APP、分拣中心APP、货源通小程序;6个解决方案:《目标回收http://zuling.boolv.com/
10.超亿台废旧家电去哪儿了?拆解工厂还没“吃饱”为了促进废旧家电回收和资源再利用,家电大厂纷纷入局家电回收拆解行业。 2022年5月,国家三部门下发《关于做好2022年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多个知名家电厂商在列,海尔智家、格力电器、TCL实业的目标回收量均在400万台以上,长虹控股集团、美的集团、海信营销公司也有参与。 https://www.yicai.com/news/101559604.html
11.城市掘金,谁是电子废弃物拆解行业明星企业?背靠强大的母公司格林美,格林循环在2020年拆分之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格林循环的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园区均被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2021年电子废弃物处理能力达到1,256万台,拆解量约为整个市场的10%。 格力——家电行业电废回收的“领头羊”,“绿色革命”十二年https://www.leadleo.com/article/details?id=63b7cc39061ea16b21723e85
12.家电拆解回收企业迎利好,2025年废旧家电回收总量达2.09亿台据测算,2025年全国废旧家电回收总量将达到2.09亿台,市场利润空间约30亿元。目前,中再资环(600217)、格林美(002340)、启迪环境(000826)等企业已经开始在拆解领域展开横向整合。同时,拆解资质存在地域限制,因此收购成为企业跨区域扩张的重要方式。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升,预计未来行业规范化和整合力度将进一步增强。https://stock.hexun.com/2024-03-17/212200204.html
13.家电拆解回收业务的国内上市公司国内涉及家电拆解回收业务的上市公这些公司在家电拆解回收领域各有特色,通过不同的业务模式和技术手段,共同推动了中国家电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这些公司在家电拆解回收业务上的投入和创新有望进一步增加。https://xueqiu.com/2976299533/28600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