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深入实施家电等领域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

其中涉及家电方面,《意见》明确,完善废旧家电、电子产品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网络。进一步提升废旧物资回收环节预处理能力。因地制宜健全农村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支持“互联网+回收”模式发展。推动有条件的生产、销售企业开展废旧产品逆向物流回收。深入实施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

以下为《意见》原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国办发〔202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以废弃物精细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为路径,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低碳根基,助力全面建设美丽中国。

——系统谋划、协同推进。立足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系统推进各领域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着力提升废弃物循环利用各环节能力水平。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产业协同,强化政策机制配套衔接。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开辟新领域、塑造新动能,拓展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丰富废弃物循环利用品类,提升废弃物循环利用价值。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有利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引导全民参与,增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内生动力。

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各类废弃物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再生材料在原材料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质量显著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

二、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

(一)加强工业废弃物精细管理。压实废弃物产生单位主体责任,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台账制度。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分类贮存,防范混堆混排,为资源循环利用预留条件。全面摸底排查历史遗留固体废弃物堆存场,实施分级分类整改,督促贮存量大的企业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工业废水收集处理设施。鼓励废弃物产生单位与利用单位开展点对点定向合作。

(二)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建立健全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体系,因地制宜建设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处理、沼渣沼液贮存利用等配套设施。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引导秸秆产出大户就地收贮,培育收储运第三方服务主体。指导地方加强农膜、农药与化肥包装、农机具、渔网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系统回收网络作用。

(三)推进社会源废弃物分类回收。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善废旧家电、电子产品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网络。进一步提升废旧物资回收环节预处理能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因地制宜健全农村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修订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完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鼓励公共机构在废旧物资分类回收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支持“互联网+回收”模式发展。推动有条件的生产、销售企业开展废旧产品逆向物流回收。深入实施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回收利用。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

三、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

(四)强化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进一步拓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渠道,在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和要求前提下,加强综合利用产品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畅通井下充填、生态修复、路基材料等利用消纳渠道,促进尾矿、冶炼渣中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和清洁利用。加大复杂难用工业固体废弃物规模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力度。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五)加强再生资源高效利用。鼓励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合理延伸。支持现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绿色化、机械化、智能化提质改造。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技术装备研发,支持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结合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能改造,系统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

(七)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文化办公设备等传统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探索在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领域有序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在履行告知消费者义务并征得消费者同意的前提下,鼓励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在售后维修等领域应用。

(九)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推进企业内、园区内、产业间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工业余压余热和废气废液资源化利用。研究制定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指南。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结果应用。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进重点行业生产过程中废气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支持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固碳技术模式探索应用。深入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等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

四、加强重点废弃物循环利用

(十)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组织开展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建立健全动力电池生态设计、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制定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际标准,推动标准规范国际合作互认。大力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研究制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开展清理废旧动力电池“作坊式回收”联合专项检查行动。研究旧动力电池进口管理政策。

(十一)加强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指导地方完善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在生活垃圾分类中不断提高废玻璃、低值废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分类准确率。支持各地将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工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鼓励各地探索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推进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低值可回收物再生利用补贴政策。

(十二)探索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路径。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建立健全风电和光伏发电企业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推进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修订《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加强新型电器电子废弃物管理,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等环境管理配套政策。

五、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十三)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升级行动,支持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产业集聚区发展,深入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结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引导各地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废弃物特点等情况,优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布局。

(十四)培育行业骨干企业。分领域、分区域培育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管理运营规范、创新能力突出、引领带动力强的行业骨干企业。鼓励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建立健全区域废弃物协同利用机制,支持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支持国内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走出去”,为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作出积极贡献。引导国有企业在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中发挥骨干和表率作用。

(十五)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塑料、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实施规范管理。强化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化监管,推进固体废弃物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强化废弃物循环利用企业监督管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依法查处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行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依法打击再生资源回收、二手商品交易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六、完善政策机制

(十六)完善支持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加强对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落实落细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细化贮存或处置固体废弃物的环境保护有关标准要求,综合考虑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危害程度、环境保护标准、税收征管工作基础等因素,完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税的政策执行口径,加大征管力度,引导工业固体废弃物优先循环利用。有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计价、计量收费。推广应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等绿色金融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

(十七)完善用地保障机制。各地要统筹区域内社会源废弃物分类收集、中转贮存等回收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范围,保障合理用地需求。鼓励城市人民政府完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在规划中留出一定空间用于保障资源循环利用项目。

(十九)完善再生材料推广应用机制。完善再生材料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再生材料认证制度,推动国际合作互认。开展重点再生材料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研究。建立政府绿色采购需求标准,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再生材料和产品纳入政府绿色采购范围。结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再生材料应用升级行动,引导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例。鼓励企业将再生材料应用情况纳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范围。

七、加强组织实施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各领域全过程,切实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完善工作机制,细化目标任务,确保各项政策举措、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强化统筹协调,及时评估本意见实施情况,会同有关部门以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城市、“无废城市”为主体,探索开展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成效评价,加强支持引导。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

THE END
1.广州销毁处理公司:家电业向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去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宣布《关于做好2023年家电生产公司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海尔、格力、TCL、长虹、美的、海信被注定为开展2023年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企业,总计要实行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4类家电共1696万台的回收目标。 最新资讯显出,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近日派员赴上海调研家电加工公司回http://www.xiaohuiy.com/c14/4152.html
2.深化环保责任制,共建绿色家园责任承诺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环保责任制的实施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报社记者,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环保责任制的内涵、实施情况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环保责任制的内涵 环保责任制,是指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依法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一种制度,其核心在于明确各级责任主体的环保职责,强化https://linweihuanbao.com/post/7354.html
3.供销合作社系统废旧家电规范拆解量占全社会三成以上供销合作社的一项传统核心业务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在商务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供销合作总社的相关负责人指出,于 “两新” 行动的大环境下,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废旧家电规范拆解量方面,占据全社会总量的百分之三十还多。 据供销合作总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些年来,供销合作社全系统大力推进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的建设工作,有力http://www.zh-hz.com/news.html?aid=1826278
4.《中山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为规范中山市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经营行为,完善中山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http://www.zgcaiyu.com/article/info/4902?rnd=so3d60ec
5.多部委推动落实2022年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为畅通和优化家电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利用渠道,促进家电更新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联合推动落实《关于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102号),经各地报送和专家组评估,确定6家开展2022年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企业。http://www.chinaiol.com/News/Content/202205/17_37547.html
6.三部门: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记者汪子旭采写的文章《三部门: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文章称,《经济参考报》记者4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关于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照企业自愿、政府支持、示范引领、有http://www.dajilin.com/mobile/content/2021-08/05/content_10454.html
7.三部门开展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新闻频道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为畅通和优化家电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利用渠道,促进家电更新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生态环境部近日确定6家企业开展2022年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目标回收总量达1696万台。https://news.cctv.com/2022/05/20/ARTIaaGRbFzfOCPavKhpmqGr220520.shtml
8.三部委: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近日,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到2023年,发展一批家电生产企业实施回收目标责任制的示范标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回收处理模式和经验做法,重点家电品种规范回收利用率明显提升。通知明确,在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4类家电产品中,鼓励生产企业(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4MDQ2MTY0.html
9.家电生产龙头企业积极参加废旧家电回收目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家电生产龙头企业积极参加废旧家电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近日,产业司积极组织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目前共有海尔、格力、TCL、长虹、美的、海信等6家家电生产龙头企业申报参加责任制行动。海尔以回收业务为前提,向拆解再生再制造环节延伸,推动形成覆盖全国多个县市的回收处理网络。格力将继续开展“以旧换新https://weibo.com/5663214224/Lp18X1IsZ
10.早知道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工信部: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会议要求,一是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做好试点总结评估工作,强化理论研究和典型经验宣传与报道;二是持续培育打造一批服务业品牌;三是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有序推进家电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组织更多家电生产企业参与目标责任制行动;四是强化发改担当,推动服务业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11082553410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