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迈上三万亿台阶,重庆需要更高的视野、集聚更大的动能、实现更快的发展。华龙网推出《三万亿“园”动力》大型策划报道,记者深入一线,挖掘区县深化改革的基层实践,为画好“三万亿同心圆”找到方法论,促进区县唯实争先,以更好状态建设现代化新重庆。
身为“工”科生,重庆涪陵区工业底子深厚,培育了六家百亿级链主型企业,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这座有想法的城市,决定以刚刚荣升国家级梯队的涪陵经开区为载体,重新梳理产业资源,打造新的产业场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就是其中新的产业矩阵之一。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走进涪陵经开区,为你解析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的“涪陵打法”。
亮出“短刀”精铸动力电池
春江水暖鸭先知,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火如荼,为动力电池带来了成长空间,吉利汽车就抓住了这一风口,他们的落脚点设在了涪陵经开区。
记者走进重庆耀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建设工地,重庆耀宁新能源电池项目占地约476亩,规划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涪陵对耀宁新能源这个“电疙瘩”也格外上心,经开区管委会领导每隔一两周就会来一次,对推进项目提供帮助,毕竟这是总投资百亿级、总产能达18GWh的标杆项目。
涪陵是该公司战略布局的重要地区,主打产品为神盾短刀电池,相比行业中的“长刀电池”,短刀电池在安全性能、循环寿命、快充能力和低温放电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重庆耀宁新能源终端客户主要为西南片区的吉利汽车重庆、贵阳生产基地,作为重庆市级、涪陵区级重点项目,项目自建设伊始,当地政府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并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补充“能量”跑通全产业链
同样“重仓”涪陵的,还有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浦兰钧)。
2023年2月,瑞浦兰钧与涪陵区政府签订年产30GWh电芯及PACK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用地规模763亩,投资10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规划产能为年产30GWh的储能与动力电池锂电池智能制造生产线并配套建设相应的PACK生产线,主要生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等产品,全部达产后年产值约260亿元。
签约后,涪陵区仅用17天就完成了该项目763亩的土地拆迁工作,25天完成约320万方的场平工程,创造了项目推进的“青山速度”。截至目前,该项目2号倒班楼、14号动力房、13号锅炉房、12号固废处理房主体已封顶,正在砌体施工,10号厂房、5号测试车间、15号仓库也已完成基础施工。
记者了解到,瑞浦兰钧主要产品为方型铝壳刀片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面向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及储能等领域。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瑞浦兰钧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前十,储能电池出货量则高居前三。
为了瑞浦兰钧能早日建成投产,涪陵方面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
对此,瑞浦兰钧方面表示,公司会紧跟涪陵区的战略决策,立志打造全市规模第一的动力电池产能,为进一步完善涪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做出新贡献。
天生“我材”主攻复合材料
很难想象,各大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会把寻找“安全底座”的目光落在涪陵。
2022年10月,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卡涞)落户涪陵,这是一家从事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创新设计研发、试制及批量制造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所属行业为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其产品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乘用车碳纤维车身结构零件及分总成、商用车复合材料等轻量化零部件,在轨道交通及航空等多个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是政府的服务和效率,给了我们发展信心。”卡涞科技负责人何鹏说,目前,公司年产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60万件,还带动联洋、幄肯等上下游合作伙伴落户涪陵,使产业生态圈越做越大。
记者在重庆卡涞生产基地看到,数条生产线正在“人机交互”,过预成型、模压、涂胶、环切等工艺流程,将叠加在一起的纤维基板压制成高性能符合产品。
“我们这组产品是为国内汽车大厂量身定制的,分为电池上盖和电池托盘,因使用了轻型复合材料,重量轻且阻燃效果好,单块产品就能够为整车减重约10公斤。”重庆卡涞综合部主管谢林余告诉记者,其开发的电动汽车和增程汽车电池箱体、乘用车碳纤维车身结构零部件及分总成、商用车复合材料等轻量化零部件产品,已广泛用于长安深蓝、理想、问界、岚图、宇通等终端客户,“轻量化”“高强度”产品还可用于轨道交通、储能系统和低空飞行器等领域。
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体(复合材料箱体)市场中,卡涞科技产品居国际领先,为此,该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二期项目,计划建设24条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部件生产线,规划年产能240万件,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重庆卡涞接下来的发展路径,是持续深化四链融合,积极与在涪企业围绕热塑性复合材料、智能+复合材料等方向协同创新,探索产品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基地。
输送“动能”开辟新的蓝海
近两年来,涪陵积极引进动力电池和轻量化部件项目,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加快优质企业聚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以动力电池系统、轻量化部件为创建方向,全力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助力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为此,涪陵区从细分赛道入手,加速新能源电池产业核心原材料、关键零部件配套向涪陵经开区聚集,在注重本地化配套和培育链主企业的同时,聚焦产业链招商,为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奠定基础。
动力电池巨头和轻量化部件头部企业相继落户,让这条全新的赛道豁然开朗。
涪陵发布含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动力电池产业链配套项目投资机会清单之后,因当地良好的项目基础和未来前景,让浙江瓦司特钠科技有限公司不远千里、闻讯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