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电已经超期使用,可是不少商户回收翻新后仍在向外出售。”最近,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一些旧家电“摇身一变”成新货,质量无保障,他们对此表示担忧。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家电的确是翻新后的产物,然而商户却否认“翻新”,称只是简单“处理”。购买翻新家电出了问题怎样维权?如何监管?卖家口头承诺的“安全”,究竟靠不靠谱?
消费者坠入翻新“陷阱”
无独有偶,上个月,市民赵先生在市区一家小型电器店里选购空调,商家向其推荐了一台新款空调,称该空调功能多,不仅外观时尚,用起来也更健康。孙先生心动了,花了4000元买了这台3匹的新款空调。
翻新后旧彩电价格倍增
3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区一家废旧家电市场进行暗访。市场两侧有十几家店铺,门前堆满了各类废旧家电,其中也有一些翻新过的家电,不时有电动三轮车载着旧空调、旧电视机等家电卖给商户,再往里走情况依旧。
在市场北侧的一家经营店内,记者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在拆卸电视机,交谈中,男子称:“一般一二百元钱就可以回收一台可以出图像的旧电视机,拿回店里更换外壳后,起码多卖200元钱。如果换上新一点的外壳,再维修一下,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图像质量,一台电视机至少能卖大几百元钱。”
为了让记者购买,男子搬出一台电视机放在桌上,然后接上电源,展示画面效果。他一边用遥控器调换频道一边说:“只要有信号它就都能收到,而且最多可以预存几十个频道。”
店家称只是简单“处理”
之后,记者又来到另一家商铺,地上满满当当地摆着空调、冰柜等家电。店主称,回收的旧家电能用的清洁一下就可以出售,有毛病的修理下再出售,实在修不好,就把能用的零件拆下来备用,其余部分当作废品卖掉。
在隔壁商铺门前,店主正拿着高压水枪清洗空调。记者看到,这台空调外机的原装风扇破了,店主把它拆下来扔在一旁,再把另一个沾满灰尘的风扇擦拭一遍,装到了这台空调外机上。“要买空调吗?”店主见记者过来,立即放下手中的高压水枪热情招呼,“我们这里有新空调,也有二手空调,包送货安装,还可以保修,质量绝对没问题,而且价钱只是大商场卖价的一半。”
店主称,如今虽是春天,但已有不少人提前来旧家电市场“淘”空调,他家每天至少能卖出10余台,有时候遇到宾馆、饭店、出租房主过来批发,一次就能出货20多台。而对于记者提出“旧货翻新”的问题,店主摇头否认:“最多只是简单处理一下,怎么可能翻新转卖呢?”
瞄准二手市场和务工人员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市区另一家家电维修市场走访,一名张姓老板正搬运空调,他透露,翻新过的家电价格相对便宜,销售去向多为二手市场及农村等低端市场。“零售也做,但一般很少,我们主要是向外批发。”
据记者了解,目前他家的客户有市区的、郊区的,还有县区的。“我门口堆着的十几台空调明天就发出去了。”张老板对记者说,“你如果想购买的话,可以先看看,里面还有一些,看好了我保证明天就能送过去。”
在商户吴先生的门店前,放着多部音响,他称,这些音响回收后基本没动过,“我们现在货销得比较快,如果你现在要的话,我可以直接送货上门,但你现在不要就得等几天了,因为有客户已经预订。”
此外,另有店主透露,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也是翻新、组装家电的消费群体。“他们大多集中购买,用一两年就不要了,可以再卖给我们。”店主还说,购买此类家电的人一是图便宜,二是不会用太久,“据我了解,他们基本不愿意去大商场购买,因为价格贵,卖掉会亏不少钱,还不如买相对便宜的。”
超期“服役”安全隐患大
“最多使用半年到一年,这已经算是长寿的了。”具有多年家电维修经验的王师傅介绍,翻新电视机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都无法保证,如果品牌彩电的价格比大商场低很多,就很有可能是冒牌货,而由于翻新做得好,买到冒牌货也不一定能发现。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由此可见,向消费者出售翻新空调、翻新彩电的商家,使购买者为此受到了损失,其行为涉嫌欺诈,因此应给予消费者以三倍的赔偿。”戴高明说道。
如何治理“翻新家电”乱象?戴高明认为,要规范制度和严格执法合力推进,尽快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旧家电检测机制和售后服务机制。对于超过“报废期”的旧家电,绝不能再允许其二次销售,更不能使其“旧貌换新颜”流入市场而成为家庭“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