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六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旨在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提振消费信心。专家点评称,措施有利于消费市场的增长,有助于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效果值得期待。
一、消费关乎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
此次六部门联合印发的若干措施包含鼓励汽车消费、扩大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推动家电消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扩大信创产品市场规模、促进户外文体旅游消费、扩大大宗商品消费、安全有序恢复专业展会、加大“有奖发票”活动力度共计9大方面30条细则。
而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中也有诸多亮点。首先,在阮丽熔看来,与居民消费关联较大的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措施中着墨颇多,鼓励汽车消费占据了十条。消费电子产业是深圳的传统强项,在这个领域促消费,也对本地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此外,若干措施不仅仅局限于普通消费者,还涉及企业、团体消费和政府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在近期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公共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也在稳步提高。”
二、新增2万个普通小汽车指标
若干措施提出,深圳将新增投放2万个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通过专项摇号活动,面向仍在摇号且已参加60期以上(含60期)的“未中签”申请人进行配置;对新购置符合条件新能源汽车并在深圳市内上牌的个人消费者,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补贴;允许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个人,购买符合条件的混合动力小汽车,并申请上牌指标等等。
此前,深圳市商务局于3月起就陆续实施“以旧换新”汽车购置奖励项目,对购车市民给予最高5000元奖励,同时还组织各区推出叠加购车奖励,每台车累计奖励金额最高已超2万元。
在市区多项消费政策刺激下,汽车消费增长明显。根据深圳汽车商会此前的统计数据,五一节日期间深圳汽车销量增长强劲,行业共接到汽车订单近2万台,销售额同比增长32%,客流量同比增长80%。
三、买家电最高补贴2000元
深圳从5月1日起推出“消费电子和家电购置补贴”活动,拿出1亿元用于补贴消费者购买手机、无人机、电视、冰箱等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等产品,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人累计最高补贴2000元,带动线下消费升级类通讯和家电销售增长。
五一假期期间,市民宋女士在顺电线下门店购买了3台参与上述活动的品牌空调,在总价8139元的基础上,可以享受一千多元的优惠,“门店工作人员协助填写提交了申请表,算下来还是很优惠的。”
据南都此前报道,有行业协会统计4月30日-5月3日期间,深圳消费电子和家电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2%,各大零售门店总体客流同比增长41%。参与活动零售企业,如苏宁、顺电等销售额均实现大幅增长。
四、促进居民增收、挖掘新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可持续
消费行为得以实现,离不开消费者和商品、服务供给方两个主体。在促消费方面,深圳还有哪些角度可以下功夫?阮丽熔从两个主体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观点建议。
消费者方面,阮丽熔表示,近期的消费者问卷调查显示,消费者收入如果达不到预期水平,消费观念会随之改变,缩减消费支出将成为主导倾向。“从这个角度来看,促消费的同时要考虑到稳就业、促进收入的增长。”她说,可以针对个人就业能力的提升多一些支持,提高个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进而增加消费的能力和信心。
供给方角度来看,阮丽熔表示,深圳的消费者多呈现出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而作为消费主力的年轻人,他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加突出。“针对这些新的市场需求,应鼓励供给方加强这方面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供给。近期火出圈的帐篷露营等现象,都是值得参考的案例。”阮丽熔说,供给端推陈出新,吸引消费者主动消费,才能实现消费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