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商务部等14个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打通废旧家电回收“静脉循环”堵点,畅通家电更新消费循环。力争到2025年,实现高效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
各地纷纷跟进落实政策。截至目前,北京、湖北、江苏、四川等地以旧换新实施细则已逐步落地,产业链企业加大推进家电以旧换新力度,持续在扩范围、强链条、促消费上下功夫,为家电市场注入新活力,成为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
一、家电“换机潮”,需要“引爆点”
如果说,产品的跨越式提升可以刚好满足部分有换机或购新机需求的人,那么,如何打动更多对换新不敏感的消费者,这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4月12日,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文件聚焦汽车、家电与家装厨卫三大赛道,提出将逐步建立“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但今时不同往日,无论是家电,还是汽车,这些年随着保有量和渗透率一路提高,已经很难再有大的上升空间。过往的换新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这一轮的换新则更多的是把“存量”转化为“新增量”。
常用家电的安全使用年限大多集中在8-10年,而距离上次09年大规模家电下乡活动结束也已超10年,目前我国正处于家电报废高峰期。行业估算,每年将有1亿至1.2亿的废旧家电被淘汰,并以平均每年20%的幅度增长。
换新市场的空间很大,但也很难攻破。政策利好、现金补贴、0换新成本等是多方刺激消费的基本途径。
二、让新、旧家电产品循环起来
朱克力强调,旧产品的处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政府和企业应共同推动建立规范的旧产品回收和处理体系,确保旧产品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处理,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旧产品回收和再利用工作。
据了解,海尔智家持续加码再循环布局,针对行业旧机回收及处理不规范、不绿色等问题,海尔智家通过打造行业首座融合“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为一体的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年碳减排量约1.7万吨,促进家电报废维修市场规范化、可持续化的快速增长。
作为首批主动参与“国家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企业,美的坚持打造绿色循环体系,今年一季度,美的通过覆盖中国区县及重点乡镇级市场的绿色回收网络活动,其打造碳足迹可追踪、可管理的绿色循环体系持续推动节能减碳、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作为参与其中的平台企业,2024年,京东将在家电家居品类上联合更多品牌投入30亿元,持续加码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及服务体验升级。京东已经建立“互联网+回收”模式,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完整看到自己的以旧换新服务链路,无论旧机回收、工人上门,还是新机安装等流程,都有明确的信息化链路。
刘文杰提出,针对如何鉴定和建立高能耗、高危险、高维修率的超期服役家电淘汰机制问题,中服协开始制定《超期服役家电产品维修管理规范》《家电以旧换新服务管理规范》,家电头部企业将会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宣传贯彻,计划年内发布。
中服协希望通过焕新潮把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家电优质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坚持把技术功能落后、安全性变差、超期服役的旧家电收上来,做无害化处理。进而阶段性推荐焕新产品目录清单。
三、创新“换新”模式,补链延链需同步
疏通堵点的同时,推动市场及行业从“换新”走向“换智”,也颇为重要。其中,家电上市公司成为“主力军”,纷纷以“真金白银”创新“换新”模式。
除了联动补贴之外,家电头部企业还与回收厂商、金融机构、家居企业合作,让“换新”渠道更广。颇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创新“换新”模式方面,美的集团、创维等在回收循环链中引入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并在新材料等方面进行联合研发。
“主流家电企业正以融入AI、5G等新兴技术,推动产品及产业迭代,不仅将以旧换新升级到了新的阶段,且为家电行业的发展探索新路径。”张剑锋表示。他认为,在补链的同时,延链更为重要,头部企业带动产业链融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主动自我迭代升级。
随着以旧换新模式不断成熟,将激发更大的潜力市场。东方证券预计,以旧换新将激活庞大的家电存量市场。如果本轮补贴规模达到约300亿元,将撬动高达2700亿元的家电市场。
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预估家电更新换代有望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家电以旧换新产业链中,回收循环、高端智造、AI算力数据等多环节产业的增长空间正在被激活。”奥维云网总裁郭梅德对记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