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以旧换新”可获财政补贴,本是利民的好事,但是有家电销售企业却利用政策漏洞,弄虚作假违规销售玩起了猫腻。
在东莞,家电“以旧换新”最高补贴每台可达400元,但享受该政策有两道“硬杠杠”:必须是广东省内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或具有广东省居民户籍,而且必须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
最近,有读者就向本报反映,东莞时尚电器有限公司有些门店钻“以旧换新”政策空子,骗取国家财政补贴。本报记者通过一周对时尚电器的暗访,发现确有此事。
爆料
前员工揭东家作假内幕
9月底,曾是东莞时尚电器一家门店管理人员的阿衡(化名)向本报报料:时尚电器作为中标家电“以旧换新”销售及回收双资格的企业,利用政策漏洞,玩起“以旧换新”的猫腻。
阿衡说,“现在以旧换新的政策这么好,本来按照规定有一定的流程,但时尚电器有的门店弄虚作假,违反国家政策骗取财政补贴。”
阿衡介绍,你没有广东户口,店员会怂恿你去借广东户籍的身份证,实在借不到,店员也有办法解决;你没有旧家电,店员也会让你买个旧家电滥竽充数,不知道怎么买的话,店员还可以热情地介绍你去哪里买,或者帮忙你处理。
“以前店方违规操作以旧换新就被媒体曝光过,可是现在依然存在。”阿衡说。
暗访
时尚电器厚街店
不是广东户口
可借别人身份证用
10月3日,在省道S256厚街路段时尚电器厚街店二楼,看见记者在看电视机,马上有营业员热情地走了过来。
记者咨询价格后,表示还会买其他家电,营业员马上就报出了优惠价,并表示还可以享受“以旧换新”的优惠。
营业员问记者是哪里人。记者随口回答是安徽人,营业员马上说那补贴有点麻烦,但马上热心地问记者有没有广东户籍的朋友。营业员解释“以旧换新”必须要广东户籍的,建议记者借一个广东籍的身份证,但必须是没有参加过“以旧换新”的身份证。当记者说不方便借时,营业员称,如果马上买的话,他们也可以想办法解决。
时尚电器常平店
没有旧家电
介绍到旧货店买
10月4日,在常平大道的时尚电器城的二楼,当记者表示要买整套家电时,营业员很热情地向记者表示,“我们现在还可以搞以旧换新,可以便宜一点。”营业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整个“以旧换新”算下来可以节约1500元左右。
但当听到记者是湖北人时,营业员说借个广东身份证就可以解决,但需要记者自己去外面旧货店买旧家电。营业员称只需要买几台旧电视机过来就好,“又方便买,外面一台旧电视最便宜的四五十元都可以买到,空调、冰箱等电器都可以用旧电视机以旧换新。”
时尚电器东城中路店
为多创业绩
明知故犯违规销售
10月6日,在东城中路时尚电器店的二楼冰洗区和空调区,营业员看记者有购买的意愿,表现得非常热情,在谈到“以旧换新”时,听记者介绍自己不是广东人,又无旧家电时,笑称这只是小问题,只要想买,这都可以解决。
最后营业员叮嘱记者,“给你介绍的这种操作‘以旧换新’的方法,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购买后要是公司回访时,也千万不要说。上次就因为出现这事,有同事都被开除了,其他地方还有被取消资格的。”
记者问,“这么危险,为何还要冒这个风险”?营业员笑着说,“还不是想多卖两台出去。”
走访
以旧换新带旺二手家电市场
记者昨日在东城市场、石龙黄家山、莞城罗沙市场一带的二手家电销售点走访时,老板们也坦言,“以旧换新”也让他们的生意较之以前好了许多。
“你们要是想买可以用的,就买150元一台的,要是以旧换新,就买这100元一台的。”昨天下午,东城市场附近某二手家电老板向记者表示,自从去年实施以旧换新政策以来,他们每个月可以多卖出五六台旧电视。“买台旧电视100块,用它“以旧换新”买台新电脑的话,可获补助400元,一来一去,消费者可以省下300元呢!”
时尚电器回应
只是个别员工个人行为
“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司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主管部门
如何惩戒还没有法律依据
昨天下午,市经信局贸易流通科负责人表示,“以旧换新”政策中,只规定了以旧换新的条件,但对于在这个行为中作假,还没有相应的处理规定。
“应该说这是一个真空地带。”这位负责人表示,“但这并非说明这种行为就值得提倡,尽管没有相应的政策,我们还是禁止这种行为发生的。”“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就是要求企业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这位负责人称,处理类似事件取证太难,“当然,若经查实卖方有恶意的作假行为,也将会停止其‘以旧换新’的资格。”
消委会提醒
贪小便宜或吃大亏
“作为一名消费者,应当诚实、守信。”市消委会负责人表示,消费者这样做,其实也暗藏一定的风险。“因为购买电器时你使用的是虚假身份,发票署名与电器使用者非同一人。因此,万一电器发生故障并伤及人身,维权时很可能会出现举证不力的局面。”
市消委会负责人特别提醒,为避免类似麻烦,也希望全市广大消费者不要贪此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