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村民请注意,据气象监测预报,预计未来3小时,我县新现、白河等乡镇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并伴有雷暴,请注意防范强降水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这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应急广播近日播报应对自然灾害应急预警信息的一幕。
据了解,屏边县今年6月在全州首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播出终端全覆盖,建成1个县级应急广播调度平台、1个气象分平台、87个乡镇村(社区)播控前端、642个自然村公共终端、19个城区公共终端,成功打通面向基层和群众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屏边县充分发挥应急广播“传输快、靶向准”的播报优势,依托应急广播平台适时把农业科技、环境治理、民政救助等方面的政策内容制成音频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乡镇、村组发布有针对性的内容,实现点对点、点对多即时联动,让预警信息发布更具针对性。
“应急广播使用‘汉语+苗语、彝语、壮语’等语言宣传,解决了少数民族老人听不懂的问题,‘大喇叭’成了乡亲们政策上‘解渴’、思想上解‘惑’的‘信息快车’。”新现镇坐斗村委会驻村干部王进说。
为确保应急广播长期通、优质响,近期屏边县还对应急广播设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故障排查和维修更换,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统计显示,自建成投入试运行以来,该系统累计播报各类信息达1.1万余条次,覆盖全县7个乡镇、80个行政村(社区)。
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夏兴红表示,下一步将完善信息发布规则,建立应急广播“建、管、用”长效机制,“在积极引导群众学政策的同时,培育良好乡风民风,助力乡村振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