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环保部等多部委今年5月印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其中提出将对处理企业按照实际完成拆解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给予定额补贴,基金补贴标准为:电视机85元/台、电冰箱80元/台、洗衣机35元/台、房间空调器35元/台、微型计算机85元/台。
分析指出,废弃电气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对于或补贴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格林美19日公告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资质的取得,对于公司电子废弃物拆解处理业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经国务院批准,自今年7月1日起我国将开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这是国家为促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而设立的政府性基金。
征收基金补贴拆解企业
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已于日前联合发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办法指出,缴纳该基金对象为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其中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包括自主品牌生产企业和代加工生产企业。
办法明确,基金将分别按照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销售、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数量定额征收。其中:电视机13元/台、电冰箱12元/台、洗衣机7元/台、房间空调器7元/台、微型计算机10元/台。进口电器电子产品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缴纳的基金,由海关负责征收。
办法规定,对采用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设计方案以及使用环保和便于回收利用材料生产的电器电子产品,可以减征基金。
对于基金使用范围,主要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补贴等。办法同时规定,对处理企业按照实际完成拆解处理的整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给予定额补贴。基金补贴标准为:电视机85元/台、电冰箱80元/台、洗衣机35元/台、房间空调器35元/台、微型计算机85元/台。
我国电子垃圾数量仅次于美国
近年来,我国每年至少报废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电冰箱、500万台洗衣机、500万台电脑及上千万部手机。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每年生产超过230万吨电子垃圾,仅次于美国的300万吨。
据联合国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废旧电脑将比2007年翻一番到两番,中国的废弃手机将增长7倍。更触目惊心的是,全球每年产生5亿吨电子垃圾,70%以上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俨然成为全球电子垃圾的集散地。在全球最大的电子垃圾场广东贵屿,废旧电子产品堆积如山,环境重度污染,这成为中国正在遭受的电子垃圾之殇的缩影。
电子垃圾回收业正规军遇困境
电子垃圾危害巨大,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在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却遭遇困境。一方面,因回收成本高,利润少,正规拆解企业处境艰难。网点布局不足、回收价格低等因素进一步导致其货源不足。另一方面,非法小作坊因规避了环保等成本而利润丰厚,打着“高价回收废旧电器”牌子走街串户,形成规模庞大的非法电子废弃物拆解产业链。
事实上,自2009年实施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尽管以刺激消费为目的,但最高400元的补贴大大调动了消费者的积极性,使正规家电回收拆解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进而推动了家电销售、回收、拆解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链条的初步形成。
随着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结束,正规企业重回艰难回收状态,再度面临“吃不饱”的发展困境。正规企业回收处理电子垃圾的成本高昂,很难竞争过用简单粗放方式提炼的地下加工厂。在正规回收拆解渠道不畅的情况下,遍布城市乡村的非法回收拆解小作坊成为电子垃圾的主要归宿,而这里面存在诸多的灰色利益,使得电子垃圾的回收难以得到妥善处理。
一方面,一些电子垃圾经过简单改装后流入旧货市场,或者低价卖到农村等地区。这些二手家电没有正规的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电子垃圾多以作坊式的手工拆解、露天焚烧、强酸浸泡等原始落后、重污染的处置方式为主,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开征后,对目前陷入困境的拆解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开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是借鉴了发达国家实施“生产者责任制”的先进经验,减少企业对有害有毒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企业进行补贴,这对我国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回收体制建立要考虑便民
国内正规的电子垃圾回收渠道不畅、不被消费者所接受,为“黑作坊”提供了生存的土壤,造成了电子回收行业中“正规军”斗不过“游击队”的现状。
缺乏有效监管和制度保障,回收体系不健全,企业与消费者缺乏环保意识等是造成目前我国电子垃圾泛滥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电子垃圾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提高企业、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并加大对非法者处罚力度等。
其实,用好电子垃圾除蕴含经济价值外,更具有环保属性,需要政策护航规范行业发展。如何协调各部门职能,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斩断黑色经济链条,对电子垃圾入境形成有效监管成为考验。从扶持政策看,由于电子产品拆解要求较高的技术和成本,这需要政府在税收、技术等方面进行扶持。
天风证券:废弃电子垃圾处理产业前途光明
【固废处理行业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全球和中国电子垃圾处理产业增速明显
全球电器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全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产生量加速增长,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电子垃圾处理业产值有望从2011年的91.5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202.5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7.22%。中国2010年电子垃圾产量已达230万吨,预计到2015年将进一步增加到560万吨;同时,每年中国进口的电子垃圾总量达200万吨左右。
全球电子垃圾材料潜在可回收价值超过300亿美元/年
电子产业消耗了大量的基本金属、稀贵、稀散和稀有金属,2006年电器电子设备产业消耗的金属估算价值高达454亿美元。按照目前主要消费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收集率普遍超过70%估算,那么全球每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所蕴含的可供回收的各类金属保守估计价值超过300亿美元。
此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还有大量可供回收的钢铁、铝等废旧基本金属、废旧工程塑料等材料。
产业链投资机会集中在拆解和材料回收领域
由于电子垃圾回收领域,存在大量的走街串巷的“散户”,竞争异常激烈,并且人力资源成本高昂,其盈利前景并不明朗,并不适合大型企业参与竞争;在拆解和预处理领域,大型企业可以部分发挥其规范化操作的技术优势,在国家针对电子垃圾监管政策日益趋严的情况,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电子垃圾处理产业链最重要的投资机会,将主要集中在适合大型企业运作的电子垃圾金属等资源回收利用领域。
废弃电器电子处理产业基金预期于12年07月开始征收
国内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法规,尤其是于2011年01月01日开始实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弃电子垃圾处理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已于12年05月底出台;预期其将在两方面对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一、通过提高补贴正规拆解企业,使得行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合法、合规的大型企业;二、提升行业盈利水平。
行业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
电子废弃物行业百亿市场空间即将打开。我国目前每年理论产生四机一脑废弃物约8000万台,初步估算年补贴资金规模约50亿元,行业市场空间超过百亿。
处理基金制实施标志着电子废弃处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市场长效机制确立,盈利模式明晰。千呼万唤始出来,经过多番波折后,处理基金补贴管理办法终于得以颁布实施,这说明了政府扶持该产业的决心。同时,可以预计,未来正规拆解企业往日“吃不饱”局面将得到极大的改变。
正规企业回收量将大幅上升:①首次采用市场的机制,以价格为调节手段,小作坊的价格优势将不再有,从而使货源从小作坊将流向正规拆解企业。②采用价格为手段,回收量不受购买量的限制,所有废旧家电均均可能流入正规拆解渠道。盈利能力预计与以旧换新持平:①预计政策力度和以旧换新水平持平,毛利率将维持在25-30%左右。②同时,从动态的角度看,开始市场上具备拆解能力的企业较少,行业毛利率水平会较高。而随着行业产能的逐渐释放,毛利率水平会降低,但同时会给优质企业带来通过兼并方式跨区域扩张的能力。
格林美:获政府资助资金,有利公司业绩增长
格林美002340有色金属行业
研究机构:东海证券分析师:应晓明撰写日期:2012-07-02
公司是国内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龙头企业,主要从事自动化拆解及原生化和再制备技术,实现电子废弃物的深度资源化业务。2011年11月,公司城市矿山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获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授牌。
公司未来最大的看点在于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循环利用项目。根据公司公告:增发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废弃物处理能力30万吨,其中,年循环处理废旧电路板2万吨、废旧五金电器15万吨、废塑料13万吨,实现新增产品生产能力260,451.35吨,其中金2.55吨、银18吨、铂钯0.8吨、锡315吨、镍315吨、铜30,000吨、铁86,300吨、铝1,200吨、塑料制品142,300吨,这块业务增长较快,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采用废弃资源循环再造超细钴镍粉体的企业,行业地位显著。电子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循环利用项目将有效提升公司业绩增长空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基金》正式实施以及未来将颁布的《废弃家电综合回收处理准入标准》出台都将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另外,7月2号公司发布因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停牌公告。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东江环保:循环利用行业先锋,固废处理地域龙头
东江环保002672综合类
研究机构:东兴证券分析师:弓永峰撰写日期:2012-07-0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所处行业的特点,未来外延式拓展将是公司发展的主要途径,产能扩张将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动力。公司依托传统业务、市政业务、填埋气发电业务提供的扎实基础,以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和固废处理业务为两翼,未来业绩增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12年-2014年EPS分别为1.76元、2.43元、3.33元,对应PE35.32倍、25.56倍、18.68倍,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研究机构:东莞证券分析师:俞春燕撰写日期:2012-07-12
2012年中期收入净利润增长12倍,业绩符合预期。2012年中期业绩快报称,201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79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营业利润3999万元,65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609万元,同比增长1243%;每股收益为0.09元,同比增长773%。公司中期业绩符合预期,此前公司一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分别为21%和1536%,由此推算,公司二季度营收、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9.86亿、0.117亿和0.187亿元,因脱硫资产等是2011年下半年才进行收购,同比没有可比性。故采用环比,营收、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增长环比分别为-0.7%、-58.39%和-31.67%。
环保业务比重将不断增加,预计利润贡献高达85%左右。公司在资产重组完成前,收入仍以电力销售、环保和燃煤收入为主。过去三年电力销售收入占比一般为38%至39%,环保业务占30%左右,而燃煤收入在28%上下浮动。2012年一季度,三大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2%、29%和28.4%。然而2011年下半年7个募投项目脱硫特许经营项目就完成利润总额5223万元,占公司全年利润总额的81.7%,环保业务迅速成为未来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考虑到2012年上半年火电需求的减少,公司脱硫资产预计贡献的净利润为为近4000万,占净利润的85%左右。
未来盈利能力将不断提升。公司第一大股东中电投集团已经承诺将九龙电力作为集团环保业发展平台,将环保项目开发、环保资产并购及特许经营、资本运作等方面优先交由九龙电力进行开发运营,并且集团及其下属企业脱硫资产,未来将逐步注入公司,将极大提升未来的盈利能力。同时,从盈利的结构上看,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处于盈利上升通道的脱硫资产为主,订单即将释放的脱销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电厂水处理、核废料处理等其他业务逐步展开,保障盈利的可持续性。
研究机构:东海证券分析师:应晓明撰写日期:2012-07-11
与市场不同的观点:
市场普遍看好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清洁的优点,我们认同这一观点,但从近期来看,传统煤粉锅炉的需求更为强劲。
市场眼球集中在公司节能环保锅炉产品,但从近期来看,公司脱硝业务的业绩增速更高。
投资要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转型期的业绩稳定器。循环流化床锅炉占公司收入和利润的56.9%。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热电联产厂、企业自备电厂和垃圾焚烧等领域,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火电增速下滑的影响,在公司从传统锅炉企业向节能环保企业转型期间起到稳定业绩的作用。
近期煤粉锅炉需求更为强劲。循环流化床锅炉虽然能够实现低氮燃烧,但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能完全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严格要求,仍须加装脱硝设施。相比之下,煤粉锅炉彰显出成本优势,近期需求更强劲。
预期业绩贡献:余热炉>气化炉。短期内IGCC在我国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气化炉需求有限。“十二五”天然气发电规模有望达到6000万千瓦,五年复合增速17.6%,仅江苏省就规划达到1500万千瓦,余热锅炉需求旺盛。
脱硝业务是近期最耀眼的业绩增长点。脱硝提价窗口已经打开。如果现有火电机组在2014.7.1大限前完成改造,则今年下半年将迎来改造高峰。
资产注入谋划长远。从长期发展战略来看,即将注入的工程公司将成为公司进军电站脱硫脱硝、工业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等领域的重要平台。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2-2014年分别实现EPS0.61、0.74、0.88元,对应PE为19、16、13倍,业务转型可带来估值提升,首次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