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某家电卖场内,店员正在向消费者介绍一款智能冰箱。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到2027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当前,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开展情况如何?释放家电市场消费潜力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障碍?
激活存量:“换”来家电市场新机遇
《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电器循环与绿色发展中心主任田晖表示,我国家电行业已经从单纯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因此,激活庞大存量市场将带来更多的商业空间和发展机遇,推动从“无”到“有”的消费需求向从“有”到“优”的全面升级释放。
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第五轮大型设备更新阶段,新一轮的以旧换新战略既是拉动投资和消费的现实需要,更是推动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效推进家电制造全行业大幅度迈向新台阶。
创新引领:“换”得消费增长新动能
家电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优秀代表,是中国最先发展起来、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之一。许多消费者的家用电器经历了多次的“以旧换新”,其背后是中国家电业始终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深耕不辍,持续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添砖加瓦”。
“自20世纪80年代家电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我国家电产品经历了持续的技术更新迭代,从‘跟跑’‘并跑’到如今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领跑’,新一代家电产品在性能、安全性以及环保标准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消费者以旧换新,看重的是日新月异的科技,换的是更高品质的生活。”田晖说。据了解,在电冰箱、洗衣机、家用空调器等传统品类,家用扫地机器人等新兴品类,中国家电已经进入在科技创新上“领跑”和“并跑”的阶段。
“从2009年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到2015年工信部等四部门的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再到2021年发改委等三部门的家电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行动,家电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已取得显著进展。为激发生产者设计生产更易于回收利用的产品,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应加快明确并实施新一轮的财政激励政策。”田晖还建议,应拓宽以旧换新的家电品类,纳入更多家庭日常使用的电器,如厨房小家电和智能家居设备,进一步契合消费者对家电多样化更新的需求,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提升标准:“换”出物流体系新发展
在山东的一家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的车间里,一台500L容量的大冰箱被缓缓推到上料口,经过预拆解、冷媒回收、自动打孔沥油、多重破碎、三级分选……一台废旧的冰箱迎来“新生”,变成了一堆堆拆解金属、再生塑料、循环部件,以全新的形态重新进入产业链。
换下来的家电旧物何处去,关乎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案》提出,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支持耐用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建设逆向物流体系或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上门回收废旧消费品。到2027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
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无疑将进一步完善废家电的回收处理体系。“为了有效激励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活动,提供高效、便捷的旧家电回收渠道至关重要。”秦宇表示,这包括建立易于访问的回收网点、提供免费上门回收服务、简化回收流程等,打通消费者以旧换新的“最后一公里”。
家电以旧换新重在建立一个高效顺畅的循环体系,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今年1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明确提出健全废旧家电家具回收体系,畅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积极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与以往相比,此轮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标准引领。专家建议,家电行业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加快制定修订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领域标准。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有序推动标准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