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国补正当时,助力低迷的家电行业迎来回暖势头内需旧家电补贴政策

今年,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地对个人消费者购买二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八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一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最终销售价格5%的补贴,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两新”政策,在推动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增速提升的同时,也不断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成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发力点。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频出,目的自然是推动家电行业的增长和发展,通过内销内循环来挽救低迷的经济,同时让老百姓享受到创新家电的同时能享受到让利红利。

家电以旧换新不仅是政策推动,也是大势所需。目前我国家电保有量已超21亿台,2022年预计报废量超2亿台,超期服役的旧家电给中国许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和健康隐患,而且其中大部分家电的使用期限大概为8~10年,这批家电正在进入集中报废更新换代期,家电行业也因此迎来以旧换新的窗口期。

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11月上旬,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45%。截至11月11日,2160.8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3271.9万台。数据显示,海尔、格力、TCL等8家企业今年申报废旧家电回收总量超2000万台。

在政策的推动下,家电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实现了由降转升。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在“两新”工作推进过程中,将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

另外,为了兼顾绿色、环保的政策,国家充分考虑以旧换新带来的旧家电污染问题,国家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要促进废旧家电回收行业发展,保障家电以旧换新回收旧家电的体系建设,保障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问题。

不难看出,在家电以旧换新、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的共同建立下,国家正在下一盘大旗,通过刺激家电行业的消费来达到推动换新的。同时驱动我国经济实现内循环,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逆势回暖和良性循环。

不难预见,随着12月国补政策的截止日越来越近,以旧换新将助力家电行业迎来一波热销高潮。

THE END
1.2024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详解:最新截止日期与申请流程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家电更新换代成了常态。但你知道吗?通过国家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你不仅可以节省一大笔钱,还能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2024年的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让你轻松享受这项福利。 一、政策背景:绿色生活,从家电开始 https://m.sohu.com/a/832811702_122027196/
2.2024吉林省家电以旧换新实施细则本地生活吉林省家电以旧换新实施细则 一、实施时间 2024年4月26日启动全省家电以旧换新暨绿色智能家电进万家活动,具体活动时间范围由各市(州) 依据本地实际确定。 二、补贴产品范围 空调、电视机、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油烟机、燃气灶、热水器、净水机共8类。 https://www.bendishenghuo.net/b783062.html
3.家电行业如何在以旧换新浪潮中乘势而上?随着消费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以旧换新政策再度成为聚焦点。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行动的全面启动,标志着国家在推动绿色消费和扩大内需方面持续发力。从政策设计到执行落地,再到厂商、渠道和消费者的积极响应,这场贯穿全产业链的消费升级浪潮,正深刻改变着家电行业的格局与未来。 https://www.jiadian.com.cn/xinwen/show-97328.html
4.2025“宜换新”政策指引下家电行业期待值足新闻中心依据《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规定,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未用完的中央下达资金额度将被收回中央。然而,多方调研反馈显示,部分地区补贴细则出台滞后,家电以旧换新参与商家数量有限,众多乡镇消费者对政策内容知晓率低,以旧换新行动尚未全面覆盖,仍有大量市场需求有待释放或正在http://news.cheaa.com/2024/1203/643035.shtml
5.政府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怎么操作?2024年家电以旧换新流程2024多地家电政府补贴细则出炉,8类家电产品,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至高可省16000元!政府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怎么操作?2024年家电以旧换新流程来啦! 第一步:了解政策,明确地区与商品 每个地区的家电产品不尽相同,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8类家电产品是国家明确的,部分地方则增加了https://n.znds.com/article/6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