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讯继福州成为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城市后,企业版的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企业版的家电以旧换新的市场秩序有点乱。业内人士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管。消费者:实惠难落到实处近日,家住盛天现代城的吴先生致电本报热线反映,他在附近的一家大卖场,用一台旧电视机,以3599元的价格换购了一台32寸液晶电视。他随后到市区的另一家大卖场看到,同款产品的售价为3799元。两者对比,换购的液晶电视仅便宜了200元。然而,商家在推广产品时宣称,旧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不论好坏,回收价一律400元。吴先生推测,商家可能先涨价,然后再打着以旧换新的旗号折价销售商品。
回收的家电何去何从?记者28日在卖场采访时,向促销员提出了质疑,“那些回收的废旧家电到哪里去了?会不会经简单翻新再流向偏远的农村市场?”福新路推广点的某品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回收的家电,商家将自行处理。他表示,这些家电不会翻新后再出售。对于记者同样的质疑,一些卖场的促销员则表示“不清楚”。另一个家电品牌则指定一家企业对回收的旧家电进行专业处理。业内人士:企业版换新活动只是商家的促销手段业内人士叶先生认为,企业版的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是在国家政策尚未出台前,企业的一项自主活动。实际上,仅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与以什么旧家电换购、换购额度无关。商家利用时事热点进行商品促销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与国家有关规定有一定的出入。对于企业版的家电以旧换新活动,业内人士陈女士表示有喜也有忧。喜的是,企业版的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忧的是,国家推出的惠民政策是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她希望,有关职能部门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流通领域的价格进行重点监管,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