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交通工具。
(对)
3.电器开关时的打火、过热发红的铁器和电焊产生的火花都可能
是引火源。(对)
4.电加热设备使用时必须有人员在场,离开时要切断电源o(对)
5.着火后应自己先扑救,无法灭火时再打“119”。(错)
6.扔掉烟头两小时后再着火可以不用负责任。(错)
纠正:对过失引起火灾的应负法规责任。
7.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对)
8.消防队扑救火灾,不向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收取任何费用。
9.市政消火栓是公用设施,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使用它。(错)
纠正:市政消火栓,只有消防部门可以使用。
10.在楼梯间等竖直方向上,烟火的运动速度要比人跑得快。(对)
11.火灾烟气因为温度比较高,通常都在室内空间的上部分。(对)
12.发生火灾时,如果自己无法扑救,应该首先保证自身安全,立
即撤离到安全地带等待消防队前来灭火。(对)
13.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14.电气线路着火时,可用泼水的方法进行灭火。(错)
纠正:电气线路失火,用水进行扑救会引起触电事故。
15.学生可以在宿舍内自己拉电线、灯头、插座(错)
纠正: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禁止学生在宿舍内私拉电线。
16.谎报火警将被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
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17.油锅起火时,要迅速用水进行扑救(错)
纠正:油锅起火,如果用水扑救会引起油锅爆燃。
18.灯具的开关、插座和照明器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
热等保护措施。(对)
19.阳台上不能堆放易燃可燃杂物。(对)
20.单位擅自挪用、拆除消防设施,可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罚款。(对)
21.为了家里或宿舍内的整洁,可以将电源线、电源插座埋在地毯
下。(错)
纠正:电源、电源插座严禁埋压在可燃物下。
22.电视机着火用湿毛毯、棉被覆盖时,人要站在电视机的侧面或
后方。(对)
23.使用电灯时,灯泡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对)
24.在校园内不准随意焚烧树叶、垃圾。(对)
26.火场逃生时,应该弯腰行走或爬行,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7.大火封门无路可逃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堵塞门缝,向门
28.消防车、消防艇在前往执行火灾扑救或抢险救援任务时,同样
受交通指挥信号的限制。(错)
纠正:消防紧急救援时,救援车辆可不受交通指挥批号限制。
29.“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是江泽民同
志对消防工作的题词。(对)
30.火灾的发展过程可分为阴燃阶段、初起阶段、发展阶段。(错)
纠正:火灾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裂阶段、
下降阶段和熄灭阶段。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
防安仝、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对)
33.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俗称“着火”,是可燃物与
助燃物吸收能量而离解为自由基并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系
列链锁反应的过程。(对)
34.燃烧必须具备有可燃物、助燃物和氧气三个基本条件。(错)
纠正:燃烧必须具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个基本条件。
35.可燃物指可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错)
纠正:着火源是指可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
36.点燃的蚊香有400℃左右,而布匹的燃点为200℃,纸张燃
点为130℃,若这类可燃物品靠近点燃的蚊香,极易引起火灾。
(错)
纠正:点燃的蚊香约700(左右。
37.烟头的表面温度为500℃,中心温度为1000℃,一般可燃物
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表面温度,若点燃的烟头遇低于烟头温度的
可燃物,就能引起火灾。(错)
纠正: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可达8000c左右。
38.当有人在室内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应立即将触电人员拉开,切断与电源的接触。(错)
纠正:应立即切断电源或利用绝缘物质将触电人员与电线分离。
39.一般固体可燃物着火燃烧后,在15分种内,燃烧面积不大,
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慢,燃烧速度不快,是火
灾发展阶段的发展阶段。(错)
纠正:以上是火灾的初起阶段。
40.灭火基本方法中,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
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终止,是窒息灭火法。(错)
纠正:以上是抑制灭火法。
41.2011年8月,黑龙江省颁布了《黑龙江省消防安全管理条
例》。(错)
纠正:2010年8月颁布。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2008年10月28日颁布,2009
年5月1日起施行。(对)
43.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公布了《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自2010年1月1日施行。(对)
44.个人有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行为
的。应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对)
45.全国开展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其中“四懂”的内
容为:懂灭火方法、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
懂逃生方法。(对)
46.全国开展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其中“四会”的内
容为: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会扑救
初期火灾。(对)
47.火场中,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
毛巾捂住口鼻。(对)
48.火灾发生时,如有电梯,应乘坐电梯,加快逃生速度。(错)
纠正:火灾发生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49.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要果断开[冲出去,越早离开火场
越好。(错)
纠正:门已发烫时,说明外面火势很大,应禁闭房门,防烟降温,
固守待援。
50.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抓住喷管根部,对准火焰喷射。
纠正:应抓在喷管前端金属环部位。
51.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站在燃烧物的下风方向。(错)
纠正:应站在燃烧物的上风方向。
52.压力气瓶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压力气瓶遇高温或强烈碰撞
会引起爆炸。(对)
53.酒精(乙醇),它是一种极易燃液体,其闪点12.78℃,易
引燃浓度7.1%,如使用不当最易引起火灾事故。(对)
54.当空气中含氧量低于20%—30%时,一般燃烧过程就都会中
止,这是因为助燃物质未达到一定数量比例。(错)
纠正:当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4%—18%时,一般燃烧过程会中止。
55.烟囱冒出来的火星温度达600℃,它落在枯草刨花或棉花上,
可能引起燃烧,但落在木材上则很快熄灭,这是因为这些火星缺
乏足够的热量。(对)
56.室温20℃时用明火接触汽油和煤油,汽油会产生爆燃而煤油
不燃,这是因为煤油此时挥发的气体未达到一定数量比例。(对)
57.火灾中,烟气对人的危害特性有缺氧、毒害、尘害、高温。
58.可以拿公共场所的灭火器进行演练和培训。(错)
纠正:公共场所灭火器不可擅自动用,演练和培训时要专门准备
出灭火器材。
59.使用室内消火栓时,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消火栓手轮,即可有
水喷出。(对)
60.物质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起火灾。(错)
纠正:物质的燃点越高,越不容易引起火灾。
61.发生了燃烧就发生了火灾。(错)
纠正:燃烧如没有造成灾害就不称之为火灾。
62.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或爆炸的热源统称为点火源。(对)
63.发现火灾时,单位或个人应该先自救,如果自救无效,火越着越
64.灭火器材设置点附近不能堆放物品,以免影响灭火器的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