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实际不免费!家电安装小心这些套路→

说是免费安装实际不免费、高空费材料费“套娃”收费……近日,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反映,自己本是高高兴兴换新家电,却被安装费“刺中”,有的安装费甚至高达商品本身价格的四成。专家建议,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推进,家电企业应同等重视安装等售后服务,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家电安装收费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

“买的时候没说安装要收费,结果上门后2000元的热水器安装费花了754元。”湖南永州市道县的吴女士提起这段经历时仍感不悦,“收得太多了,还不知道去哪投诉。”

北京的贾女士也有糟心体验。“正是看到这家空调线上店铺写着‘透明化收费’,才敢下单,结果还是被多收了几百块的高空作业费。”后来问客服,贾女士才被提醒页面下方有小字:收费标准根据当地及安装环境情况进行协商收费。“大热天的师傅确实不容易,我着急用,只能先这样。”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问题并不鲜见,甚至已经成为“行规”。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搜索“家电安装”等关键词,大量“避坑”帖就会出现,热水器、空调、抽油烟机等成为消费者“吐槽”的集中品类。据广东消委会的统计,仅过去一年,家用电子电器投诉件数同比增加37480件,其中售后问题投诉最多的情况就包括“安装收费混乱”。

这是一家线上家电店铺的宣传页截图。

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副会长赵捷介绍,家电安装、维修、清洗都属于家电售后服务。记者采访了解到,就目前中国的家电市场,无论是线下卖场,还是线上网店,售后与销售都是分开的。通常销售完单后,会给售后结算费用,用以覆盖安装和三包有效期内的售后服务。

针对上述家电安装收费不规范问题,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任超认为,安装费作为家电销售的附属收费,属于市场调节价,法律层面没有明确的限制。但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看,经营者应当做到在显著位置明确告知消费者收费细则,并尊重消费者自主选择安装服务提供者的权利。“滑到最后一屏才能看到的小字、不按标准执行等,显然都是不太合理的。”

此外,新型家电的出现,也给家电安装带来了新问题。一位西门子品牌经理说,嵌入式家电对安装要求高,尺寸稍有不当,要么装不进去,要么无法正常工作,且牵涉橱柜制作方等,更容易扯皮。“一些消费者对扫地机等新型家电的安装还较陌生,也容易‘踩坑’。”安徽某家电销售经理介绍。

家电安装“糊涂账”成因何在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提供的家电安装服务主要有三种方式。一位京东家电家居事业群的产品经理介绍:“要么是销售商负责安装,比如京东对某些签订了协议的家电厂商可以做到‘送装一体’;要么家电企业自己在接到订单后负责安装;或是交由第三方安装。”

然而,无论是上述哪种方式,对并不精通家电知识的消费者来说,安装服务提供者无疑是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加之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含糊不清的配件费用,让本该公平透明的服务成了一笔“糊涂账”。

售后师傅同样有苦难言。有着15年家电行业从业经验的杨彦朋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当一位师傅安装完成,收取150元人工费、配件10元时,有的消费者常会感叹人工费太高。但有时候师傅换用一个零组件,收取更高额的配件费时,消费者却会觉得很值得。“实际上,消费者有时并不太了解售后服务中的技术价值。”赵捷表示。

这是某社交平台上关于家电安装“被刺”的经验帖截图。

导致家电安装服务不尽如人意的一大原因是一些家电企业对售后问题的不重视。苏宁易购吉林地区管理中心公共事务部总监王晓超说:“虽然目前市面上规模较大的家电品牌都有着较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但并不代表所有品牌对此都有保障。”

家电售后服务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但实际上安装结算的费用却增长滞后。“部分企业外包安装费的结算标准至今还保持在2008年的水平。”赵捷也证明了这一点。

业内人士认为,安装费用问题的成因来自多方面。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家电安装客单小、服务商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消费者投诉困难多等原因都影响着问题的解决,“本质上看还是行业还不够规范、诚信”。

多管齐下补足家电售后服务短板

早在2006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就已实施,其中明确要求家电维修服务的一项服务可分解为多个项目和标准的,应当明确标示每一个项目和标准,禁止混合标价或捆绑搭售。2023年,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

针对这一问题,各地各部门也在持续行动。上海从8月起,集中力量进行夏季家电维修市场专项整治;中消协发布家电以旧换新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家电,售后才能得以保障……

在陈音江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家电企业要打破重销售、轻售后的发展思路,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无论是谁来提供安装服务、如何收取安装费用,都需要家电企业将售后服务和销售本身当作同等重要的事情来看待,确保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此外,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也可以大大降低信息差,通过在线支付、验收、评价,消费者可更直观地了解服务全过程。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家电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一个更好的标准体系。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从2002年开始一共牵头起草了4个国家标准、24个行业标准。但就整个家电服务业来说,这个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更需要与时俱进。

消费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遇到权益受损,及时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也可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部门投诉。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张钦昱说,关键还是要保留好商家的承诺、购货发票、安装清单和支付记录等证据。

THE END
1.以旧换新的“好经”不能念歪了刚领到的家电以旧换新资格券,观望两天就发现购物车的商品都涨价了……“双11”前后,不少消费者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出台后,此前关注的商品突然涨价,补贴后的价格与补贴前差别不大,有的甚至更贵,不法商家正借机“薅补贴的羊毛”。更为恶劣的是,湖北、四川等地还曝出不法企业涉嫌骗补、套补,湖北省商务厅更是http://szwj.jsjc.gov.cn/zt/yasf/202411/t20241129_1680964.shtml
2.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变算计并非好事西安新闻网据了解,10月2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中规范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湖北省商务厅开出首张针对家电以旧换新补贴“骗补”“套补”的罚单,取消了5家公司及其线下门店的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销售实施企业资格;10月15日,福建省三明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4-11/12/content_7014689.htm
3.家电下乡利农惠民空间广满减补贴、以旧换新,新一轮家电下乡惠及百姓 “既能参加以旧换新,还能拿到满减补贴,太划算了!”近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梨树镇90后小伙刘峰准备给父母换台新款冰箱,结账时在销售人员的提醒下,一下享受到两笔优惠。“每满1000元能享受80元政府补贴,再加上旧冰箱抵扣的190元,一共优惠了510元!” https://m.youth.cn/qwtx/xxl/202208/t20220819_13933552.htm
4.小米家电以旧换新是如何套路人的!小米家电以旧换新是如何套路人的! 正义喵 于黑猫投诉平台发起 2022-08-12 11:18:08 本人已经支持小米多年,前日空调坏了,本市天天38°连续高温,然后立即在小米商城下单了一台空调!突然看到醒目位置有一个‘以旧换新的’超级链接,点击进去后简单的填写以后就可以预约工程师上门,为了第一时间解决这个事情,我https://tousu.sina.cn/complaint/view/17361162829/
5.旧家电卖废品和以旧换新那个划算?旧家电卖废品卖几十元倒是不如以旧换新抵几百元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部分商家搞营销套路,也在于旧家电回收处理没有完整的市场规范,让商家任着性子来了。 针对这种现象,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七部门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这是规范家电回收市场的一个https://m.feipinzhan.com/news/show-10118.html
6.家电以旧换新正当时!巨头为何纷纷投身旧家电回收产业?今年,国家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力度不断加大,8 月 25 日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将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向高潮。通知要求中央与地方政策协同联动,对个人消费者购买二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八大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 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8279.html
7.金饰“以旧换新”规则复杂暗藏销售套路近段时间,金价持续飙升,多个品牌的黄金饰品售价已突破每克700元大关,相比直接购买来说,不少市民更倾向于选择以旧换新,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消费者要么遭遇以旧换新后的“缩水”,要么就出现理解不清被误导。近日,市民谢佳芬的母亲就遇上了这么件糟心事。谢佳芬9月6号晚上八九点的样子,我妈跟楼上的阿姨,她们http://www.wjyanghu.com/yhw/hotspot/shlx/2024-09-24/14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