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旧换新”成为家电消费的高频词,政策相继出台,各地政府部门、电商平台、品牌企业也随之推出各类以旧换新补贴、优惠活动,以旧换新的效应正在显现。
政策落地
多方纷纷响应
家电以旧换新已经成为了一项长线工程。早在2009年,《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出台,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就开始了先试点再全国推广的进程。同年,北京制定了《北京市家电以旧换新实施细则》,正式启动了家电以旧换新旧家电回收和新家电销售工作。
进入2024年,家电以旧换新更是成为今年促消费的重点工作之一。“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被写入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新一轮的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
为什么要实行家电以旧换新?中消协在消费提示中表示,根据2020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团体标准来判断,常用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建议如下:电冰箱、微波炉、电风扇为10年,彩电及空调为8-10年,洗衣机、热水器、家用净水机、电热毯、燃气灶、智能坐便器、吸尘器为8年,电压力锅、电饭煲为5年。
“我国的家电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因为长期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平均每年约有2.7亿台家电按标准来说超过了安全使用年限。”专家认为。
“在我国家电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的新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家电头部企业更需要充分发挥潜能,通过实践且落地以旧换新,在为行业谋求全新增长路径、实现长足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让万千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利好。”专家表示。
线下增长
线上共同发力
事实上,针对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线下实体门店和线上平台已经形成了联动和互补。
不仅如此,北京市西城区商务局启动了“品质西城焕新生活”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活动。据西城区商务局宣布内容,本次活动第一期将持续至6月30日,由北京苏宁易购提供线下渠道支持。
除此之外,电商平台也成为“以旧换新”的重要参与者。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披露数据显示,1-5月,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81.8%。
与此同时,京东方面已经启动了北京市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专场活动,实时定位且收货地址在北京的个人消费者,在平台上以旧换新绿色节能家电、智能家居产品时,可享受北京市政府和京东提供的以旧换新双重补贴,在“618”优惠权益基础上叠加再减至少10%。
“电商平台在家电以旧换新活动中,以其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广泛的覆盖范围、透明化的交易机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积极响应政策、运用大数据等优势,显著提升了消费者体验。”专家认为。
全链升级
撬动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1.7%,而今年“五一”期间,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7.9%。
本轮大规模以旧换新正在显著拉动内需,带动家电行业迎来新机遇。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同时,数据显示,电器电子产品集中进入淘汰期使电子垃圾数量激增,预计2023年超过两亿台家电报废。
庞大的保有量背后是巨大的市场空间。有证券机构测算,预计今年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更新数量约为0.6亿台,预计带动家电消费总额近1000亿元,政策补贴需求约为100亿元。
在业内看来,家电以旧换新给家电行业带来的不只是繁荣的消费市场,也是对上游产业链技术升级的推动。
数据显示,一季度智能家电以旧换新订单量对比同期提升显著,苏宁易购数据显示,春季家装节期间,智能空调销售同比增幅超150%,中央空调增幅超190%。
“以旧换新的优惠补贴,能引导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功能更先进、品质更高的新型家电产品,从而逐步淘汰落后产品,这可以倒逼企业围绕用户需求,加大对高端、智能、绿色家电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结构的高端化发展。”业内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无论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还是《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都对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方面,新一轮以旧换新活动带来了大量的回收家电,以废旧家电回收为切入点,帮助产业构建了‘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的再循环产业体系,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发展;另一方面,新一轮以旧换新活动推动了家电更新消费循环的畅通,实现资源的有效再利用,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