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发放利弊及对策透析

发放消费券的提出源于经济学家美好的构想:消费券能带动几倍于现金的消费量,同时由投资者消费倾向引导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增加合适的产能,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论文百事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认为,1万亿元消费券可拉动有效需求增长3.5%,而如果把消费券控制在三个月内花完,则可拉动有效需求上升14%。与此理论相适应,美国、日本、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曾发放过消费券,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学者们认为在我国发消费券的效果要远远好过直接发放现金。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刘植才表示,发消费券而不发货币基于两点考虑:首先,一部分人不会把这部分政府投入资金全部用于消费;其次和我们的消费习惯有关,有调查显示,中国人的消费倾向是53%,也就是说赚100元会消费53元,47元被储蓄。这就说明,如果发放货币,从消费习惯出发,会有大部分资金被用于储蓄等其他途径。

在这样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作为对国家出台4万亿元巨额投资计划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回应,各地也相应出台了许多刺激需求的办法。南京、杭州、成都、广州和东莞等市政府试行发放消费券就是其中之一。

2消费券发放的利弊分析

2.1关于利的分析

(1)消费券是对我国困难群体的实质帮扶。

社会弱势群体是整个社会的短板,最容易被危机击倒。扩大内需的最佳途径,在于提高百姓收入,尤其是贫困人口的收入。以消费券的形式由政府直接发放给困难群体,不仅能够切实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上困难,让他们能够有财力买到生活必需品,也有助于他们度过这一次的经济危机。

(2)消费券是政府民生服务理念的提升。

发放消费券是地方政府在金融危机之际确保城镇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不至于进一步降低而采取的一种保障性措施。政府将通过各种途径给弱势群体赠送慰问品和慰问金升级为依据社会保障范围,统一发放消费券,既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在金融危机期间不至于降低,又不至于造成救济金游离于流通领域之外。它带来了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契机,带来了外需拉动经济增长转向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它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理念。

(3)消费券对拉动内需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消费券发放的目的在于刺激消费。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此举对刺激消费起到了一定作用。据杭州市有关部门统计,此次发放消费券对商场的拉动放大效应为3.59倍,主要是购买服装;对苏宁、国美等家电卖场的拉动放大效应为5.42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杭州规定使用消费券购买指定杭产家电可享受额外优惠,直接拉动杭产家电销售增长近5倍,间接加大了对钢铁等原材料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消费券的乘数效应。

2.2关于弊的分析

(1)消费券发放的成本较大。

从发放对象上看,消费券的受益者基本被界定为接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群、退休人员、残疾人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属于温饱阶层。按照恩格尔定律,食品等缺乏需求弹性的生活必需品在他们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对这些必需品的消费不会因为收入下降而减少,也不会因为收入提高而增加。也就是说,对低收入家庭来说,由于基本的食品消费在家庭全部收入中所占比重居高不下,所以其弹性消费能力十分有限,此时他们从政府那里领取到的消费券对他们来说产生的不是收入效应,而是替代效应,即激励他们把家里本来用于消费基本食品支出的钱存入银行,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内需并没有被拉动。

如图1所示:具有U1无差异曲线的人,预算约束线为IA,在E1达到均衡状态,此时有OQ用于消费,ON用于储蓄;当发放了消费券之后,预算约束线平移到BA’,收入增加,此时在E2点达到均衡,消费保持不变,仍为OQ,储蓄增加到OI,其中增加的NI部分即为消费券所带来的储蓄替代消费的效应。通过图示可以看到,发放消费券对于消费的刺激作用很有限。

2.3乘数效应不明显

消费券发放可直接作用于市场消费环节,减少传导步骤,配合扩大投资的政策,共同作用于经济体系,更大的期望是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也就是“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是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乘数=1/(1-MPC),MPC是指边际消费倾向,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用于储蓄的比例。乘数的大小取决于MPC。MPC越大,对消费的引致效应越大,乘数也就越大。以成都为例,此次发放消费券的总额仅为当地全年GDP的万分之一,这样的一个比例从实际上来说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即使产生10倍的乘数效果,也仅是全年GDP的千分之一,何况消费不可能会有10倍乘数效果。即使各地纷纷效仿,如此计算下来,对全国GDP总量的拉动也不会太明显。

3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1)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的投入。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取决于其所能得到的安全感,主要包括生活安全、生命安全和财产完全。只有拥有充足的安全感,消费者才敢消费。因而在当前形势下,社保、教育、医疗的改革完善十分必要,社会保障程度的提高,将给人民稳定的安全预期,进而提升消费信心。

(2)有效利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优化产业结构,帮助民营企业成长。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地位,减少不合理的管制。激活整个经济体系,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信心。

(4)建立更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这包括了收入初次分配制度和以所得税为主的收入再分配制度的合理建立。在初次分配方面,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使劳动收入与企业利润的变动能够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收入再分配方面,政府应减少与民争利、与企争利的税收模式,调整税收使企业与居民收入增速与财政收入增速实现均衡。只有真正理顺了收入分配关系,我国经济消费不足的矛盾才能得以解决,才能够真正起到刺激生产与消费的作用。

发放消费券是在当前严峻经济形势下采取的特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人们信心和提振社会景气度。但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根本途径还是要解除消费者顾虑、增强消费者信心。我们应该围绕以人为本这一宗旨,创新公共服务体制,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国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凝聚力,刺激我国的消费市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淼.消费券:如何从一个稻草到通向彼岸的方舟[J].财会研究,2009,(6).

[2]张诗宇.浅议政府发放消费券[J].地方财政研究,2009,(4).

[3]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分册)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4]梁小民.刺激经济不能强制消费[J].创新科技,2009,(3).

[5]左小蕾.消费券政策要盛行[J].中国外资,2009,(3).

[6]叶建华.消费券发放的经济效应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5).

THE END
1.多地消费券对经济的提振效应研究工程案例多地推出的消费券政策对经济的提振效果是显著的,消费券的发放能够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不同地区的消费券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其提振效果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对当地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消费券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政策力度、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差异等因素会影响其提振效果,政府在制定消费https://hnzjfwjc.com/post/11009.html
2.多地消费券推出,提振经济效果显著企业制服多地推出的消费券对经济的提振效果显著。通过发放消费券,有效激发了市场消费潜力,促进了商品销售和服务业的复苏。消费券的发放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物信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消https://isbcyz.com/post/6909.html
3.消费券背后的故事与未来展望,最新趋势分析揭秘消费券,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经济危机时期,当时,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提振经济,开始尝试发放消费券,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消费券逐渐从线下走向线上,成为各大平台在特定时期刺激消费的一种新型促销方式,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平台纷纷推出消费券活动,以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额。 https://youchengfengji.com/post/38731.html
4.多地消费券推出,提振经济效果显著联系我们多地推出的消费券对经济的提振效果显著。通过发放消费券,有效激发了市场消费潜力,促进了商品销售和服务业的复苏。消费券的发放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物信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消费券的发放也有助于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消费券的推出对于经济的提https://qijianshiye.com/post/5597.html
5.政府电子消费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提速互娱矩阵政府发放电子消费券是提振区域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电子消费券的发放,可以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就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政府在实施电子消费券政策时,应注意精准投放、多样化发放、加强监管和持续优化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https://m.ghuyu.com/post/9307.html
6.新一轮消费券发放启动带动消费“热”起来消费券“发”下来,人气“旺”起来,消费“热”起来,经济“火”起来。临近年底,多地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活动。 比如,11月25日,广州举办“拼经济稳增长·提振消费”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发放1亿元“食在广州”政府餐饮消费券;上海市11月23日第二轮第四批“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NDQ0MjE5Nw==&mid=2247500335&idx=1&sn=b574b9ce6da275b6257a54510291e5b5&chksm=fa2fcd15cd584403bfb4f388efa69c09709c4bee94efb26e3f046570d9c1cf3c875187732ecf&scene=27
7.关于发放消费券的利弊分析以及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发放消费券的背景和现状,其次,利用相关数据和经济学原理从利弊两方面对消费券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发放消费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消费券扩大内需 分类号: https://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honggsm200917141
8.金融财新周刊频道可双管齐下,发放1万亿元现金与消费券;现在不是过分担心财政负担的恰当时机,因只有经济大盘稳、民生托底,才会有真正的财政安全边界 (0) 财新周刊|融资需求萎缩 信贷债市如何求解? 居民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制造业和基建为主的对公贷款投放较平稳,未来进一步加码的空间还有多大? (0) 财新周刊|Lunhttps://weekly.caixin.com/m/finance/
9.消费券的经济学分析2009~第8""第7剿(.(.第122刷)40 消费券的经济学分析马长海1,2刘梦岩3(1.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3.河北农且业k大学,商学陇,河北保定071ω1) 摘要: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甥马车。当全球经济发生动荡、低迷且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时,难以通过出口发挥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政府通常会通过剌激消费https://doc.mbalib.com/view/11d98a9b937a369d3af74fffb81efbb3.html
10.消费券:线下入口的支付新战场从政府支付消费券到商家自主发放消费券,这是支付平台正在努力实现的转变,支付宝及微信支付都表示,正在开放消费券技术给商家,助力他们实现“自救”。这意味着,今后消费者能够领取到的消费券中,将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商家自主发放。 常态化利弊 用满减促销等方式引流,如果不是被冠以消费券的名义,这与互联网行业的大额https://36kr.com/p/718536045709440
11.超市建设范文11篇(全文)各高校也纷纷将爱心超市纳入学生资助体系中, 向受助学生发放“爱心申请卡”或固定面额“爱心消费券”, 并拨出专款按月投入, 用于购买新的物资以保证持卡人在“爱心超市”购买或无偿领取所需物品。 二、高校爱心超市的主要做法 一是校方主导。各高校对爱心超市和发展高度重视, 积极引导, 提供了大量便利条件。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asoeui4.html
12.“猪肉消费券”能让猪业回血吗?事实上,“猪肉消费券”的提法早已有之。 2009年5月,四川猪肉价格下滑明显,导致猪粮比价从“蓝色预警区”跌入“红色预警区”,生猪养殖头均亏损近100元。当时,著名养猪专家、高级畜牧师张汀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便提到,救市的办法,一是政府直接补贴养殖户,二是向特定群体发放猪肉消费券,消化市场库存。 https://www.nfncb.cn/yaowen/4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