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区、县(市)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对消费者将个人名下非标电动自行车报废淘汰并置换全新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予以10%补贴,最高不超过250元。
2.降低车辆购置成本
3.完善报废车回收拆解体系
统筹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合理布局报废机动车回收网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报废车拆解项目申报市重大项目。鼓励企业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网上回收、免费拖车、注销登记等便利化服务,提倡“差异化收车,一车一价”。
4.支持二手车商品化流通
持续落实二手车经销企业“反向开票”。优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管理,支持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和大型二手车出口企业设置登记服务站,为二手车交易、登记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二手车经销分公司落实备案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5.推动汽车流通消费创新发展
规范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秩序,拓展汽车配件流通渠道。引导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持续完善售后服务网络,加强售后维修等人员管理培训。
家电以旧换新
6.落实省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7.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
8.扩大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依托杭州特色产业优势,鼓励企业开发一批安全、智能、绿色的家电产品。鼓励各地依托智慧商圈、步行街、商业综合体等消费载体,联合知名家电企业开设绿色智能家电体验店,举办智能家电、集成家电等产品推广活动。鼓励家电协会、电商平台、家电生产流通企业等联合开展绿色智能家电宣传推广,组织家电下乡、家电进社区和以旧换新活动。
9.提升便民化服务能力
鼓励家电企业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为契机,改造提升家电销售网络、仓储配送中心、售后维修和家电回收等服务网点。积极推进服务网络下沉乡镇、农村、社区。鼓励平台企业综合运用手机APP、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媒介,发挥配送渠道优势,提供家电收旧、送新、拆装“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引导商家开展无理由退换货。
家装厨卫换新消费
10.加大惠民支持力度
11.推广家装厨卫消费新模式
鼓励家装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将家装样板间推广情况作为评选智慧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评价指标。大力发展绿色家装,加快绿色建材生产、认证和推广应用,全面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深入推进装配化装修试点,认定一批装配化装修试点企业、试点项目和综合服务商,推进数字家庭建设国家试点。
12.支持重点领域家装消费品换新
实施家装“厨卫换新”惠民工程。积极引导城镇老旧小区居民厨房、卫生间进行装修改造,鼓励推广装配化装修,支持装修企业针对“厨卫换新”提供菜单式套餐,明确装修内容、质量标准、工期进度、让利内容,推出惠民产品和服务套餐,让居民有装修意愿,切实提升居住品质。落实省级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奖补政策,根据装配化装修进行“厨卫换新”试点推进情况、建筑工业化任务完成情况等对各区、县(市)予以奖补。统筹市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持续推进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现愿改尽改。
13.提升家装厨卫消费便利化水平
《行动方案》明确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
坚持市区两级联动,积极用好中央、省、市级财政资金支持汽车以旧换新,加大中央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资金、省级商贸和开放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等各级财政资金统筹优化力度,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大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建设项目用地支持力度,将再生资源集中分拣中心等回收设施纳入地方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范围,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公安交管部门要保障废旧家电、家具等回收车辆合理路权,对车辆配备、通行区域、上路时段等予以支持和规范。鼓励金融机构优化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参与以旧换新的生产、销售、回收、拆解等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
加强统筹协调
每年组织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系列活动不少于10场,支持全国性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杭州专场活动,推动产供销、上下游、政银企、线上下协同联动,形成政策组合包,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做好政策宣传、解读与答疑。鼓励协会、企业、平台等开展以旧换新进街区、进社区、进农村,宣传倡导绿色、安全消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