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GDP(1):GDP 的定义与计算 关于宏观经济,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数据指标就是 GDP 了,在新闻里,它几乎就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水平。但对许多人来说,GDP... 

GDP是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就可以捕捉到两点:1、它衡量的范围仅限于国内;2、它和生产大有关系。

再来看我国统计局给的定义: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这个定义非常精确,其中每个词都关系着具体的计算规则,我们一一来看。

市场价格:GDP最终的值是一个用货币单位来计算的价格,用来衡量所有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最终成果:GDP计算的是最终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不包括生产过程里中间品的价格,否则会产生重复计算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对GDP大概有个印象了,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大家一通生产、买卖之后,我们到底获得了多少新的价值,看起来确实可以体现整体经济发展的态势。下面就来看看具体怎么计算。

首先,我们来简化一下经济活动,下面是曼昆《经济学原理》里面描述简单经济活动循环的一张图:

循环流量图(曼昆《经济学原理》)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经济体,只有两个参与者:家庭和企业。假设所有企业生产的物品和服务都由家庭购买;而企业的所有工资、租金和利润又都给了家庭(劳动者、房东、企业所有者),那么GDP衡量的就是这个循环中货币的流量。其中有个重要的恒等式:家庭的收入+企业的收入=家庭的支出+企业的支出,也就是经济体中的总收入总是等于总支出,因为对每一笔交易来说,必然是一方的收入等于一方的支出。而这个总收入(总支出)就是这个经济体中的GDP。

这里就引出了GDP的两种计算方法:收入法与支出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本质的计算方法:生产法。下面分别说明。

1、生产法:

生产法之所以本质就在于它围绕的就是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计算的是生产活动中市场价值的增值,公式非常简单:

GDP=总产出-中间投入

总产出就是大家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市价,中间投入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外购非固定资产物品和对外支付服务的市价之和。比如一个面包店生产了100元的面包,在做的过程中烤箱坏了,花了40元请人修好了烤箱(对外支付服务),同时又用掉了买来的20元的面粉、牛奶、鸡蛋等原料(外购非固定资产的物品),那么计入GDP的就是100-40-20=70元。

2、收入法

收入法简而言之就是看都有哪些「人」赚到了钱,各自赚了多少。计算的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大家获得的所有收入,包括劳动者的收入、政府的收入、企业的收入等。公式如下: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这个计算其实就是对上面提到的生产法中的价值增值进行拆分,看看生产出来的价值都分配给了哪些要素,也可看作收入分配。其中劳动者报酬最主要的就是薪资[注1],生产税净额[注2]可以看作是政府在生产中拿到的收入,营业盈余可看作是生产单位(通常是企业)拿到的收入。

还是拿面包店来说,假设这个月面包店生产了价值1万元(注意,这里是增值,已扣除原材料等成本)的面包,也就是贡献了1万元的GDP。其中付给面包师傅和售货员的薪资是5000元(劳动者报酬),给政府缴了各种税和费用600元,收到政府补贴100元,即生产税净额为500元,店面房屋以及搅拌器、烤箱等设备的折旧为1000元(固定资产折旧),最后的留给面包店的营业盈余就是10000-5000-500-1000=3500元。这靠生产创造出的1万元的价值就如此分配给了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让大家各自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收入。

3、支出法

支出法简单来说就是看生产出的东西都去了哪里,各自卖了多少钱。计算的是大家为购买这些货物与服务而付出的总支出。包括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对应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公式如下: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支出[注3]+政府消费支出[注4])+(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这里有好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最终消费支出针对的是最终的产品和服务,中间产品是不计入其中的。继续拿前面提到的面包店来说,假设面粉加工厂花了10元买了农户手中的小麦,将其加工成面粉,而面包店花了25元向面粉加工厂买了这些面粉,然后用它们做成面包,最终以50元的价格把面包卖给顾客。这里面包就是最终的产品,顾客支付的50元应计入GDP中,而小麦、面粉都只是中间产品,面粉加工厂给农户支付的10元和面包店给面粉加工厂支付的25元就不应计入GDP中,否则会产生重复计算。

在实际计算中,这里小麦的买卖会被看作农户存货的减少和面粉加工厂存货的增加,面粉的买卖会被看作面粉加工厂存货的减少和面包店存货的增加,一减一加相互抵消,对GDP无影响,详见下面论述存货增加的部分。

面包生产中的GDP

然后来看资本形成总额,它分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的是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比如一家企业新建的厂房,一个家庭新买的住宅,都计算在内。同时注意要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增加值(也可为负),主要涉及到固定资产的售卖和折旧,售卖就和上面的二手交易一样,是资产的转移,故而要减掉,比如二手房的买卖,并不贡献GDP,卖家的减值就是为了抵消买家的增值。而折旧好理解,就是价值的减少,当然应该减去。

举个二手房交易的例子。假设A在这一年内新买了一套300万的新房,然后将自己原有的一套房子以100万卖给了原来无房的B。在这一年中,A获得了300万的固定资产,处置了100万的固定资产,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就是200万;B获得了100万的固定资产,无处置,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就是100万。两者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一共正好是300万,也就是新房的价值。而二手房交易的100万为资产转移,在计算中被抵消。

二手房交易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变化

存货增加[注5]指的是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是一个增加值,当期生产出来的存货都记上,之后无论是成功卖出还是烂在仓库里,都再减掉这部分。

其实在资本形成总额的计算中可以看到GDP重点围绕的就是生产。只要不是当期生产的东西,无论是固定资产的售卖还是存货的售卖,其实都是资产的转移,卖家的减与买家的增相互抵消,这个过程对GDP并无贡献。

最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指的是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GDP计算的是一个国家(地区)之内的生产价值,其中的一部分并非由本国居民或政府消费,而是由国外(地区外)的人买了去,这部分得算进来。

这就是GDP三种最主要的计算方法。当然,实际的统计和计算是相当复杂的。运用生产法和收入法需要将产业部门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别用不同的方法;支出法则要将支出项目分类,然后一一统计。不同方法各有优劣,往往要互相结合。此外,由于一些产业的数据没法全部获取,也需要用到间接计算,即利用相对完整的数据和一些比例关系来推算。还有一些经济活动是政府管控之外的「地下经济」,这部分也没法完全统计到。因此GDP的计算肯定是有误差的,无法做到完全准确,但大致可以反映不同时期的前后变化。

GDP被视为最具概括性的宏观经济指标,因为它紧紧围绕生产创造的价值,确实衡量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但也因为其过于简单的定义,必定会因不够全面而存在漏洞,因此遭到不少诟病。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因盲目追求GDP增长而导致的诸多不良后果。

就像那个著名的段子:

两个经济学的学生走在路上,然后看到路边上有一坨屎,A对B说:「你把这坨屎吃了,我就给你5000万。」B为了钱毫不犹豫的吃了一坨屎,A也爽快的掏出了5000万的支票给B。

他们继续走着,但是心里都有了一个疙瘩。A心想他吃了一坨屎,我就给他了5000万,真不值。B心里想,我吃了一坨屎,才拿到5000万,真不值。突然在路边,又出现了一坨屎。于是B要报复A说道:你把这坨屎吃了,我就还你5000万。A看到有这么一个机会可能弥补损失,于是也毫不犹豫的吃了。

但是两个人回过头来想想又觉得不对,两个人什么都没得到,却一人吃了一坨屎。于是他们把这个笑话告诉了他们的经济学导师,导师激动的喊道:「天呐,你们刚才知道做了什么嘛,你们就在刚才创造了一个亿的GDP啊!」

这当然是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的夸张情形,而且能否被视为一种服务,又是否会形成稳定的市场,都得打问号。但这个段子的讽刺性是明显的,不少浮夸的投资、交易都会让GDP变得虚高。由于GDP聚焦的是市场价值,它也无法衡量产品质量的提升,生活便利性的变化和我们的幸福感等更为具体的东西。

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宏观经济的全貌,我们首先要看GDP的具体组成情况,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指标来展示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逐步看清这个复杂的经济世界。

注释:

[1]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疗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2]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生产单位因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缴纳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指生产单位因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从政府获得的单方面转移,被视为负的生产税,包括政策性补贴、价格补贴等。

[3]居民消费支出指的是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例如食品、服装、交通、教育、医疗支出等等。居民消费支出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如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费、农户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农林牧渔业产品、保险机构提供的保险服务等。特别注意,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住户购买住房或自己建造住房的支出,这种支出包括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

[4]政府消费支出指的是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支出,注意这里不包括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和福利,这部分只是再分配已有的收入,而不用以交换产品与服务,不计入GDP。

[5]存货增加包括农业企业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存货增加,工业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和在制品的存货增加,建筑企业的建筑材料的存货增加,批发零售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流转存货增加,等等。

THE END
1.什么叫支出开支支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另一项资产、为清偿债务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如企业为购买材料、办公用品等支付或预付的款项;为偿还银行借款、应付账款及支付账款或支付股利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为购置固定资产、支付长期工程费用所发生的支出。 开支: 1、 付出钱;2. 支付的费用;3. 方言,发工资。http://m.15tqc.com/show3344021/
2.经营支出总额包括哪些(经营总支出包括什么)会计师申请条件是什么?会计师费用是多少?会计师专业都有哪些? 点击咨询 本文解答了关于《经营支出总额包括哪些》相关内容,同时关于1、经营支出总额包括哪些内容,2、经营支出总额包括哪些科目,3、经营支出总额包括哪些项目,4、经营支出指什么,5、经营总支出包括什么,的相关问答本篇文章福途教育网小编也整理了进来,希望http://www.designclub.com.cn/177131.html
3.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支出包括哪些呢。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支出包括哪些呢。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593344_1.html
4.行政事业单位总收入和总支出包括哪些科目实务财税问答行政事业单位总收入和总支出包括哪些科目-实务-问题咨询。财税问答-正保会计网校旗下的专业财税实务答疑平台(原中华会计网校)。https://m.chinaacc.com/wenda/detail/xt/5483402
5.用支出法核算GDP时,一国总支出包括哪些部分()A.消费支出 B.投资支出 C.政府购买支出 D.净出口 E.政府转移支付查看答案更多“用支出法核算GDP时,一国总支出包括哪些部分()”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下列用支出法核算GDP,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https://www.shangxueba.com/ask/20060877.html
6.从总支出核算GDP包括()放射敏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细胞的固有敏感性、乏氧细胞的比例以及放射损伤的修复 D. 放射敏感性越高的肿瘤,治疗效果越好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在分次治疗中,总的治疗时间对疗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 A. 细胞再氧合 B. 细胞周期再分布 C. 细胞亚致死性损伤再修复 D. 细胞再增殖https://www.shuashuati.com/ti/b357b6f9db0248fcb39f7075b76031fa.html
7.蛋鸡科学饲养综合养殖技术包括良种、营养与饲料、坏境与设备、卫生与防疫和管理五个方面。只有这五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蛋鸡充分发挥遗传潜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养一只蛋鸡的总支出是多少? 蛋鸡养殖支出的主要方面是饲料,所以饲料价格是影响蛋鸡支出的最主要因素。以小规模养殖户养殖商品代蛋鸡的三阶段蛋鸡养殖方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23/10/7073819_507739580.shtml
8.汕头市总工会(2)省、市、县(区)、镇街(社区)总工会(工联会)组织的职工疗休养示范性活动,根据财政部《工会会计制度》(财会〔2021〕7号),县级以上工会开展职工疗休养费用在“502 职工活动组织支出”,县级以下工会补助的疗休养费用,在“501职工活动支出—50104职工疗休养支出”中据实列支。 http://www.stgh.org.cn/index.php/home/yewu/detail/id/20027.html
9.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练习6.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下降 D. 不变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 具有单位弹性 D. 正 8.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为( ). https://www.gzhgz.com/show-1657-7803.html
10.自考大专00889经济学(二)问答题162道复习资料100.列出漏出和注入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漏出包括净储蓄(s)、净税收(t)和进口支出(m),总漏出(w)是近储蓄、近税收和进口支出的总和,即w=s+t+m.注入包括投资(I),政府支出(G),出口(X),总注入(J)是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的总和,即J=I+G+X在储蓄和投资、税收和政府支出以及进出口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http://www.mdgs-edu.com/fxzl/1654.html
11.经济学原理(超星尔雅)3.2总支出与均衡已完成本次成绩:100 1 【单选题】下列哪项对GDP的贡献率最大?( ) 窗体顶端 A、投资 B、消费 C、净出口 D、政府购买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窗体顶端 A、在短期,潜在总产出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https://blog.csdn.net/qq_42540393/article/details/12557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