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温补贴发放指南

一、广东省高温津贴政策的适用范围?

答:在每年6月至10月期间我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安排劳动者工作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安排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作的高温津贴发放适用我省高温津贴政策。

二、什么是高温作业?

答: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统称高温作业。

三、我省高温津贴标准是多少?

答:目前,我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6.9元。

四、高温作业人员的高温津贴如何发放?

答: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高温作业人员发放高温津贴,并在工资清单中列明具体项目及数额。

五、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形下可按劳动者当月实际出勤且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高温津贴?

答:《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规定,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因下列情形之一未能正常出勤的,用人单位可按劳动者当月实际出勤且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高温津贴:

(一)因事假、旷工未提供劳动的;

(二)在医疗期、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期间、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看护假、计划生育假等未提供劳动的;[page]

(三)劳动者其他个人原因未出勤从事高温作业的情形。

六、用人单位临时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安排非全日制劳动者及实行特殊工时的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高温津贴如何发放?

答:用人单位当月临时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应当按其当月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折算发放高温津贴。

七、高温津贴标准如何确定?是否是一成不变的?

答:高温津贴的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消费物价指数等因素确定。高温津贴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可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上述因素进行调整。

八、高温津贴与工资有什么关系?高温津贴从哪列支?

发放高温津贴所需费用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税前扣除按现行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执行。

九、用人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方面承担哪些责任?

答:用人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情况及高温津贴发放情况,并至少保存二年。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情况以及高温津贴发放情况,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十、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未按照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如何维权?

法律快车小贴士:

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工作,适用本办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高温天气是指县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的领导。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经济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

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行业协会依法对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采取的劳动保护措施进行指导。

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高温天气期间采取的劳动保护措施实施监督。[page]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高温天气预警预报制度,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气象主管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后,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和有关电信运营企业应当及时向公众传播。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设施,保证生产现场符合国家标准。

第八条政府有关部门、工会组织、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应当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宣传教育。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传教育,增强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作业的自我劳动保护能力。

(一)日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当日应当停止户外露天工作;

第十条用人单位采取降温措施,使作业场所温度低于35℃的(不含35℃),以及因行业特点不能停工或者因生产、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不适用第九条规定。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工作及温度在33℃以上的作业场所工作。

第十三条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所需费用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高温津贴标准和发放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每年6月至10月的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向从事露天工作和室内高温工作的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清凉饮料。

提供的清凉饮料不能充抵高温津贴。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高温天气必需的劳动防护设施和用品,并加强对劳动防护设施和用品的维护和管理。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工作环境下设立休息场所,并设有座椅,保持通风良好或者配备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对患有不适合在高温天气露天工作或者室内高温工作疾病的劳动者,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调整其工作地点或者工作岗位。

确因工作需要不能调整工作地点或者工作岗位的,应当采取应对突发疾病的预防措施。

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配备常用防暑药品。劳动者出现中暑时,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病情严重的,应当立即送医院治疗。

第二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依法处罚:

(一)未按照国家标准落实通风、降温、隔热等防暑降温措施的;

(二)未设立休息场所的。

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未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补发;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提供清凉饮料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企业工会或者所在地总工会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意见,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有关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摄氏度(℃),除已注明的外,均含本数。

THE END
1.更新广东省主要地市区职称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11月版)职称补贴政策汇编涵盖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佛山市、中山市、清远市、惠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各级地区共14份职称补贴相关政策。 以下政策内容主要体现为职称补贴标准,具体申请条件和要求请详见政策原文。 一、广州市 · 黄埔区 https://gdica.net.cn/newsinfo/7807765.html
2.2023年广东高温补贴发放标准:广东高温费是哪几个月?补贴150还是300?用人单位违反《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企业工会或者所在地总工会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意见,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有关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以上就是2023年广东高温补贴发放标准的介绍,广东高温津贴标准是300元/月,不是150元/月。此外,广东省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35814.html
3.广东单位吸纳贫困劳动力最高奖补30万元广东省的企业如果吸纳广东省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对象,效果比较显著的,广东省政府将会奖励最高30万元,对于企业吸纳就业扶贫劳动者的,对每个劳动者还有3000元的就业补助。 《通知》还对贫困劳动力前往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地方就业的,劳动者工作超过六个月的,发放不超过五百元的就业补贴,如果是农村劳动力的,给予800元的补助。https://www.66law.cn/laws/779377.aspx
4.广东车改最新方案,2023年广东公务员事业单位车改补贴标准方案广东车改最新方案,广东公务员事业单位车改补贴标准方案 《广东省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省直机关公车改革将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正厅级每月补贴1690元,依次递减,正处级补贴1000元,正科级补贴600元,科员补贴300元。同一地市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不同地市最高补贴标准差距不超过20%……日前,http://m.creditsailing.com/DangAnGuanLiZhiDu/483119.html
5.广东省购车补贴最新规定2022广东省购车优惠政策2022→买购网广东省购车补贴最新规定2022 广东省购车优惠政策2022 摘要: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广东省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最高补贴1万元。那么广东省购车补贴最新规定2022是什么?补贴标准是多少?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广东省购车优惠政策2022最新消息,一起来看。https://www.maigoo.com/news/648846.html
6.广东高温津贴标准升至每人每月300元要让这份善意真正成为个体权利的荫庇,需要政府部门不再把高温补贴只放在纸面上,而是要以硬性的法律法规来确保权利实现,让制度真正落地。政府部门要规范高温补贴的相关规定,细化相关条款,统一发放标准,让补贴发放更具有可操作性。 2012年6月,人社部等4部门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规定,https://m.gmw.cn/2021-07/16/content_1302409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