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东官方消息,3月6日,“百亿补贴”全面上线,当晚8点还有“惊喜”。
这是京东首次将“百亿补贴”频道提升至APP首页位置。自“京东将上线百亿补贴并作为长期战略”消息传出后,业内不乏“是否会掀起电商行业新一轮价格战”的担忧。
但在讨论较为长远的行业未来格局之前,京东的“百亿补贴”还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百亿补贴”与“京东自营”尚未形成联动
“买贵双倍赔”是京东“百亿补贴”特色之一。根据京东发布的《京东开放平台“买贵双倍赔”服务规则》,消费者购买标有此服务标识的商品后,若其订单实付金额高于特定平台上同款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可在下单当天凭有效凭证申请与订单实付金额双倍差额的补偿。
据“全天候科技”报道,目前京东平台仅从企业主体、限定品类、商家违规情况、店铺星级几个维度考量商家参与资格,参与门槛并不算高,但要求参与百亿补贴商品活动期间开通包邮服务,竞价成功后不得自主删除促销,不得恶意套利、恶意竞价;百亿补贴活动期间产生的订单,商家可享受扣点降低的优惠。
但低门槛势必会带来低门槛的烦恼。
京东多年来形成了“自营+开放平台”的混合经营模式,商品品质与物流服务两大特性深植于消费者心智之中,这是“京东自营”立下的汗马功劳,也是京东在平台电商中最鲜明的特征。
但在京东“百亿补贴”页面中,以目前大力推广的Apple电子产品而言,鲜有“京东自营”字样,是否会带来消费者心中的迟疑?
当然,并非所有第三方卖家的商品与服务全部低于“京东自营”商品,但若“百亿补贴”所依托的低价并未和京东固有的品牌、口碑优势形成联动,等同于自断臂膀。
很严酷的事实是,在3月6日京东“百亿补贴”活动页面中,即便是稳占C位的Apple产品,也并未出现官方旗舰店的身影。
“既不是京东自营的商品,也不来自于官方旗舰店,第一次在京东买东西有点忐忑”,一位消费者说。
二、“买贵双倍赔”与“百亿补贴”是否冲突
上文曾提及,若在京东购买具有“买贵双倍赔”标识的商品后,订单实付金额高于特定平台上同款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可在下单当天凭有效凭证申请与订单实付金额双倍差额的补偿。
但据多名知乎网友爆料,在京东平台购买了明确具有“买贵双倍赔”标识的商品,发现同品牌、同型号、同配置的产品,拼多多价格略低,于是携带着拼多多平台的价格截图申请赔付后,遇到了一些困难。
根据京东“百亿补贴”官方页面说明,本活动中商品/服务均不支持价格保护。对此,京东客服表示,由于百亿补贴活动商品通过直降底价的形势进行促销,价格已经十分优惠,商品的性价比很高,因此暂不支持价保和买贵双倍赔。
在3月6日京东官方发布的“大事发生”的宣告视频中,也并未提及“买贵双倍赔”是否适用于“百亿补贴”活动,若依据京东客服“暂时不支持价保和买贵双倍赔”的解释,那京东“百亿补贴”活动中如何保证商品是否全平台最低价以及购买之后消费者的利益?
三、整个活动中购物体验的下滑
在“百亿补贴”活动并未全面上线前,已经有不少京东用户能够在京东APP进入该频道购买商品了,但体验并未沿袭京东一贯的优质。
除了发货问题外,在3月6日当天,不少消费者出现了订单崩溃情况,无法跳转到支付界面。
消费者的反馈直指“百亿补贴”活动中商品库存问题,这一问题,此前京东工作人员曾有解释。
在会议中,有商家问如果自营和POP店铺竞价相同,官方是否会有倾向性,京东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这种情况可能会看库存量,库存量大的优先,但是我们选择商家最核心的因素,还是低价”。
但若是低价的权重盖过了库存,令消费者的整体购物体验发生了变化,这对想将“百亿补贴”做成长期战略的京东而言,弊端可能远远大于收益。
以上三点问题,仅针对3月6日京东“百亿补贴”全面上线以来,综合多方渠道意见作出的梳理,如何面对、是否调整,要看京东的运营智慧。
一位消费者感叹道:“本以为京东准备走低价策略是补足短板,没想到是自断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