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科学仪器依赖进口,“国货”如何突围?

近九成科学仪器依赖进口,“国货”如何突围?科技日报|2021-07-0608:18

以数量计算,我国核磁波谱仪、液质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国内供货量占比分别为:0.99%、1.19%、1.32%……

6月下旬,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的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成立仪式上,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韩立用一张图表展示了我国高端科学仪器现状——多种科学仪器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某些类型的仪器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甚至趋近于零。

前不久,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科学仪器的研发是一场马拉松。那些历史悠久的国际公司,都是专业选手,而且已经上路。有人形容,国产仪器公司,还正在活动筋骨,想要在短期内实现追赶,挑战巨大。

但情况正在改变。

一点点打破市场垄断

当国内产品做起来,国外仪器的傲气也会被打下来

科学仪器,被称作科学家的“眼睛”,被比作高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吴爱华介绍,2018年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显示,在原值超过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中,国产品占有率为13.4%左右。

仪器行业,体量不大,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分析仪器为例,2019年,我国分析仪器行业规模为350亿元。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商业部国家标准局出过一份报告: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达到66%。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主任韩玉刚强调,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也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形式,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若对进口仪器依赖过强,一是有风险,科研工作会受制于人;二是仪器用户要花大量资金,购买高价产品。

“几乎99%的科学仪器类电子显微镜市场份额被全球五家公司瓜分。”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伟介绍起他熟悉的电子显微镜领域。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2020年,这类产品的全球市场销售额在35亿美金左右,在国内销售额约为60亿元人民币。但即使是最头部的国内公司,也只能从这块蛋糕中分到1%到2%。

聚束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世界上少数几家能够独立设计和生产高端场发射电子显微镜整套系统的高科技公司之一。“这种收入不能支撑高端仪器公司的发展,我们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就高达三四千万元。”何伟坦言。

吴爱华介绍,2018年,我国光学仪器、电子测量仪器、试验机和实验分析仪器进口额为217.3亿美元,约合1396亿元人民币。以高效液相色谱仪为例,调查显示,国内有厂家几十家,北美6家,欧洲3家,日本3家。但国产品占有率仅为20%,80%依赖进口。

“总体来看,国内仪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基础薄,缺少明星企业,近80%为小微企业。而从收入规模来看,我们没有排名全球前列的仪器企业。”吴爱华说。

并非没有好消息。

海能未来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文玉是仪器行业的“老兵”,在这个行当工作了36年,且曾在国际仪器公司日本岛津干了17年。他能感到,近十年来,国产仪器行业在变化:民营企业多了,海归高端人才创业多了,资本运作也变多了。

一批优质企业已经脱颖而出,跟第二、三名甩开了差距,且能与国外企业一战。

刘文玉向科技日报记者讲起了北京的普析通用。这家企业成立于1991年,一直在做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

1997年,刘文玉的老东家岛津在苏州建了工厂。他记得,自从有了普析通用的仪器,“岛津的价格就降下来了,三到四成的下降。而且,岛津苏州工厂光谱仪器的销量一直上不去”。

当国产品真的优秀时,国外仪器的傲气,也会被打下来。

有些企业,则找到了还没人踏足的空白市场,用“人无我有”来切入“蓝海”。

总部位于合肥的国仪量子,做的是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付永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的量子钻石单自旋谱仪、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等仪器,是全球首创的独家产品,面临的竞争较小。而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产品,主要目标则是实现国产替代。“我们已经从‘不能望国外企业项背’,到了跟跑、并跑甚至部分领跑的阶段。”付永强说。

用户不信任致使推广难

国产仪器企业,要靠品质和服务补齐短板

吴爱华说,他们在调研中发现,用户的不信任,是国产仪器难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道槛。

信任,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多家国产仪器企业负责人都提到,他们的竞争法宝是“用户至上”,为国内用户提供比国际大牌更诚挚的服务。

付永强讲了个小故事。

2019年11月,清华大学分析中心磁共振实验室使用的某国外品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出现故障,测不到信号。若返回原厂维修,耗时长,花费大,于是实验室尝试联系了国仪量子,问他们能不能修。

2018年,国仪量子发布了中国首台商用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仪,具有EPR产品自主研发实力和专业的服务支持体系。公司得知清华大学的情况后,马上安排了EPR工程师前往现场。“这类问题,正常情况下返厂维修至少需要1个多月,国仪量子EPR工程师从现场检查到恢复测试,用时仅4个工作日。”

后来,清华这一实验室给企业送来了锦旗。锦旗上写道:“维修专业及时可靠,解决了卡脖子问题,为我国仪器之表率。”

刘文玉说,国产仪器公司要承认差距,但也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搞清楚市场要什么,也要搞清楚自己能做什么。”

海能仪器做了一款皮实耐用、能跟国际公司中端产品竞争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为了提高质量,他们用国际化通用件做仪器的核心标准件,和国际公司对标。

“我们不做最高精尖的,但也绝不能陷入低端产品恶性竞争的漩涡中去。”刘文玉跟记者算账:国际公司在国内销售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器能达到1.6万余台套,销售额40亿元;而几十家国内企业,则在争夺剩下的3亿元左右的市场。“为什么不去跟国际企业争一争?”

之前不争,是因为一些国内公司,用便宜的零部件,造低端的产品,用户买得少,体验差;体验差,就买得更少。于是市场进一步缩减,仪器的成本必须进一步压低……“这不就成了恶性死循环了吗?”刘文玉强调,国产仪器也要用好东西,给用户建立信心。

他们砸钱,做可靠性验证,做精益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团队还将50台样机拉到用户的使用现场——不用给钱,你们就试试;不要了,我再拉回来。刘文玉知道,用户的试用,能为产品质量的改善提供一手信息。

毕竟,如果仪器得不到使用,连被“骂”的机会都没有,就更会被进口产品甩在后头。

越是起风时越要保持冷静

市场需求是把双刃剑,只有自己翅膀硬了才能飞得更稳健

“用户是包容的,他们愿意给国产仪器机会。”让刘文玉感动的是,某市的药监部门,主动将样品一分为二,在海能的仪器和“国际大厂”的仪器上同时做分析,帮他们做结果比较。

2020年左右,何伟也明显感到用户对国产仪器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满腹怀疑到主动愿意尝试”。

也是在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不能总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从国家领导人到国家部委再到地方政府,都将科学仪器放在了重要位置。

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拨款成立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科技部和财政部启动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该专项强调面向市场、面向应用、面向产业化。各地也在国家的统一协调和支持下聚焦高端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建设科学仪器产业园。

建立国产仪器应用中心,建立仪器测评中心,举办高端用户与国产企业供需对接会……“这些举措,就是为了促进国产仪器创新和发展,形成进口可替代名单。”吴爱华说。

“中国开始成为世界的前沿科学中心和高品质生产制造中心,这是我们的产业升级机遇。”付永强看到,国内的仪器需求也越发旺盛。国仪量子去年开始就在与一家知名家电企业合作。此前,这家企业只在中央研究院配置了电子显微镜,现在,他们工厂生产线上也逐步开始配备电镜。“全球60%以上的电子加工产业都在中国,如果给每条产线都配置一台电镜,这个量就非常大了。”

当然,越是在起风时,就越要清醒和冷静。

“市场需求是一把双刃剑。你一定要把自己的翅膀锻炼得更强壮,才能飞得更稳健。否则,要是辜负了用户,信任就很难重建了。”何伟说,国产仪器必须踏踏实实,把市场抢回来,把技术做起来。

刘文玉知道,国际公司会调整他们的策略。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司选择在国内建厂,以规避某些限制性要求。未来,他们或许也会降价。就算整机不挣钱,靠着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国际公司仍然能靠服务挣钱。

这一切让刘文玉有一种紧迫感:“在五至八年内,如果国产仪器不能在性能参数、稳定性和服务上获得很大的提升,很可能将来依然被国外公司垄断。”

寻求“推一把”的动力

不能光靠企业单打独斗,需要国家继续扶持

但也不能理想主义地认为,靠着企业自己单打独斗就能出头。

借鉴国际巨头的成长经历,仪器企业的发展,要借助各方的力量:要有政府支持,要有资本注入,要有产学研的紧密合作,要有产业格局的升级调整。

高精尖的科学仪器,有科研项目的支持。但大量国产仪器企业聚焦的产品,其实处在中端。

何伟则建议,可以效仿起步时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直接对国产仪器消费者和生产者进行补贴。补贴,可以减轻仪器企业的资金压力,并成为助推用户购买国产仪器的动力。“有了一个小动力,很多事情可能可以发生很大的转变。”

他把这种支持方式比喻为拐棍。“帮我们快速站起来,往前冲;以后慢慢地,我们靠着自己努力就能脱拐。”

采访中,多家国产仪器企业负责人共同提到了一个现实问题——同一舞台,不同负重。

“进口仪器的免税,实际上打击了国产仪器,也削弱了国产仪器的性价比优势。国产仪器能否跟进口仪器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国产仪器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几乎一致的诉求。

至于用户对国产仪器的信任,则必须通过实践去逐步建立。

6月下旬成立的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就是要把国产仪器用起来,为仪器设备提供验证和评价,为仪器生产厂商提供应用示范场所,反馈使用信息,提升仪器性能指标。

“请您多用、狠用,不嫌弃地用我们的国产仪器,多给我们使用反馈,帮我们逐步提升与国际品牌的竞争力。”在成立仪式上,面对台下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与潜在用户,刘文玉恳切地呼吁。

THE END
1.购买家电家居家装家纺适老化产品能享国补或市补,你出手了京东、淘天、苏宁、拼多多、抖音、i百联等平台及美的、海尔、联想等小程序已上线国补8大类家电产品。 9月6日,上海制定出台《上海市落实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国补”)及《上海市加力支持绿色智能家电家居消费补贴政策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市补”),并随后4次增补品类及参与企业。 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4144
2.各地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直接购新也能享受优惠。”北京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北京出台实施细则,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消费者在支付环节享受立减补贴,商品价格、企业优惠、政府补贴清晰明了,增强了消费者的获得感。此外,企业可结合补贴发放,调配自身促消费资源,形成有效叠加。 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tddgmsbgxhxfpyjhx/gzdt/202412/t20241203_1394779.html
3.正文本周,聚焦家电“国补”政策有两件大事:一是,湖北启动2025年的家电以旧换新商家报名工作,为新年政策实施提前准备,这也意味着在2024年短短3个月创造强劲消费的家电“国补”政策将会继续成为2025年市场的“强心剂”。二是,江苏推出地方版的家电“国补”政策,接棒中央财政补贴额度用尽后的消费市场激活,同时上海、重庆https://t.10jqka.com.cn/lgt/article_detail/index.html?pid=406165043
4.谁是千亿国补的受益者?家电家装旧换新新政策补贴政策“家装在家电补贴16年后,在中装协三年多持续与政府部门沟通汇报建言献策下,首次被纳入国家消费补贴范围。”中装协住宅产业分会秘书长胡亚南对小巴分析道。 她认为,这次国家的大规模以旧换新消费补贴,特别之处在于,该补贴是划拨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补贴。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BIG46Q05199A0B.html
5.康佳空调政府补贴"康佳Kmini1匹挂机空调,高温速冷强力除湿空调作为夏季必备的家电产品,品牌众多,品质参差不齐。在众多品牌中,康佳作为一家央企控股的国货品牌,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稳定的性能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那么,如何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空调呢?首先,要考虑空调的能效等级。政府补贴政策规定,一级能效的空调可以享受20%的补贴,二级能效的空调可以享受15%的补贴。因此,选http://news.suning.com/wtoutiao/witem2_2127853806.html
6.购家电享国家补贴攻略来了!一起来看→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购家电享国家补贴攻略来了!一起来看→ 2024上海购家电享国家补贴攻略(大合集版),已经帮你整理好了。相关平台和品牌的补贴去哪里领,该怎么领,应该如何使用?跟着市商务委的攻略一起来了解下吧↓ 苏宁易购 天猫 京东 美的 海尔 原标题:《购家电享国家补贴攻略来了!一起来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94451
7.“惠GO山东生活节”暨“至诚山东·惠购泰安”618品牌内购会盛大(四)“焕颜新居”国货家电展销活动 海尔卡萨帝、格力等知名品牌邀请设计师现场免费设计家装方案、现场搭建厨房、表演品鉴直播的形式让消费者沉浸式体验消费。 (五)老字号特产展销 邀请泰安当地老字号品牌及同膳丰、崔字香油等山东省内老字号品牌,进行现场展销。现场设置免费品尝品鉴区、专业品牌故事讲解区等。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Dc4NzM1NQ.html
8.网经社月报6月数字零售动态回顾京东老将回归阿里巴巴换帅6月19日,拼多多发布618数码家电消费趋势。在消费区域中,新一线及三四线城市仍是手机消费的主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销量仍保持最快增幅,订单占比突破20%。而在县域市场中,手机新品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30%。家电品牌的全品类销售规模在今年618期间同比增长113%。 广东夫妇618期间累计营业额13.4亿元 6月19日,广东夫妇在https://emcreative.eastmoney.com/app_fortune/article/index.html?postId=1327468909
9.家电下乡政策补贴心得体会由此也想到另一个话题,家电下乡是否是中国政府扶持国产品牌家电厂商,刺激国货消费热情所设计的一种贸易保护方式?事实上随着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的不断扩容,近来不断有洋品牌厂商向记者抱怨称,他们的产品,从研发,到生产,销售,都是中国本土进行,即使贴着洋品牌商标,但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造,理应分享中国政府财政购买补http://www.fanwy.cn/1w/124/246990.htm
10.新中式智能小家电走俏抖音电商,00后采购年货更爱“国货潮牌”在“抖in年货必买趋势金榜”上,国货的占比达到了七成,不少品牌商家在活动期间赢得新春市场增量。波司登在抖音商城的GMV环比增长达616%,其龙年限定款服饰成品牌爆款。韩束品牌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倍以上,“红蛮腰”礼盒颇受欢迎。珀莱雅在年货节销量同比增长超200%,单日最高卖出了10万多单。伊利加强年货节优价产品https://www.leiphone.com/category/industrynews/L122dbAvyWMJ5aK0.html
11.2024年轻工制造行业2025年度策略:把握政策受益方向,顺应行业发展内销家居:考虑以旧换新消费补贴政策拉动有望延续叠加后续装修量测算及基数因素,基 本面自 25Q2 后有望逐季改善。此外关注 25Q1 板块业绩或由于 24Q4 补贴而脉冲式释放催 化板块短期估值修复。 新兴国货:宠物、个护等赛道新兴国货仍具备品类创新成长机遇,全年角度关注业绩兑现 节奏超预期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 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9c0d4a94e2c8866c39f9a15a4.html
12.文字实录2024中国家电创新零售峰会发布! 相信这份《白皮书》的发布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启迪,让我们发现家电零售的新方向。各位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掌声见证! 主持人:感谢二位,请 吕总编 稍事休息,文总 请您留步。据我了解,最初咱们要撰写这份《白皮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打通家电传统零售与新零售间的隔阂,让创新的零售玩法为传统家电企业带来更多http://app.cheaa.com/readnews.php?contentid=633140
13.家电家居“国补”认准京东全国消费者一键直达领取补贴双11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价格直降叠加政府补贴的组合优惠,唤起众多网友的消费热情。 双11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价格直降叠加政府补贴的组合优惠,唤起众多网友的消费热情。截至目前,京东已陆续上线 30 余个省份及城市的家电家居政府补贴活动,覆盖北京、广东、上海、四川、浙江、河南、福建、山东、湖北等地。 https://www.iyiou.com/news/202411121082381
14.双11还是给了我们九个惊喜点根据抖音电商数据,双11期间,“国补”家电商品相关直播累计场次超6万,政府补贴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5倍。在“国补”的带动下,各品类迎来全面的增长爆发,比如家电赛道GMV爆发增长142%、家居家装GMV爆发增长149%。 再进一步来看,智能家电和3C数码成为换新主力,比如洗烘机、电烤箱成交额同比增长202%、141%,数码相机、平板http://static.cyzone.cn/article/78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