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补贴便利回收!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来了

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4月12日对外发布。要点梳理如下:

阶段目标

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

力争到2025年,实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加快淘汰,高效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

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

推动汽车换“能”

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与地方政府联动,安排资金支持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汽车置换更新。

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利率、期限。

突出汽车领域标准牵引

严格执行机动车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要求,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车主综合油耗、故障率、维修成本、车辆残值以及更新补贴等情况,自主淘汰符合引导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

△2024年4月11日,山东烟台,消费者在春季车展上了解实行“以旧换新”优惠的车型。

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

持续落实好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破除各类隐形障碍。

推动汽车领域非保密、非隐私信息开放使用,提升独立第三方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运营质效,支持新能源二手车动力电池检测和估值平台建设,引导二手车经销企业提供并展示车辆状况表,明示车辆基本信息、重要配置、价格等内容。

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支持二手车销售由经纪转经销,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展二手车置换、厂家认证等业务,鼓励二手车经销企业提供车辆质保服务,鼓励地方开展二手车经销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促进二手车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落实二手车出口管理措施,提高二手车出口质量,提升二手车出口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支持其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推动汽车流通消费创新发展

开展城市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加强创新引领和经验推广,加快构建统一高效、绿色循环的汽车流通消费大市场。

鼓励各地出台支持政策,完善充(换)电、停车、智慧交通等基础设施。

推动家电换“智”

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

鼓励出台惠民举措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给予补贴。

△2024年4月5日,河北廊坊,燕福达建材市场内回收的旧家电。

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

扎实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将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小修小补”便民地图,方便居民查询回收渠道。

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设置废旧家电临时存放场所,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在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两网融合”。

加大多元化主体培育力度

培育一批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典型城市和企业,发展“互联网+上门回收”“以车代库”等新型模式。

鼓励平台企业综合运用手机App、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媒介,发挥配送渠道优势,提供家电收旧、送新、拆装“一站式”服务。

发展二手商品流通

鼓励电器电子产品等生产和流通企业发展二手回收业务,扩大二手商品交易规模。

△2024年3月16日,山东省青州市举办的家电“以旧换新”进社区活动现场。

推动家装厨卫“焕新”

加大惠民支持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和适老化改造,对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给予补贴;

结合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培育居家适老化改造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

鼓励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智能家居、家庭装修等消费,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和还款期限,优化审批流程,推广线上即时办理。

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探索引入专业经营主体,共同建立“公益维修队”开展入户检修、评估,提供家装服务和家居产品团购套餐;

支持企业提供家具、厨卫等消费品上门“送新”、返程“收旧”服务,创新推广“互联网+回收”等模式,优化线上线下二手家居交易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培育家居新增长点

推动智能家居在智慧厨房、健康卫浴、家庭安防、养老监护等更多生活场景落地。

鼓励企业创新打造体验式交互式家居消费场景,推出线上线下家装样板间,推动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

优化家居市场环境

加快完善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标准,制定推行家装合同示范文本,动态完善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

健全家居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推广诚信经营典型案例,组织开展“诚信装企进社区”活动。

THE END
1.以旧换新的“好经”不能念歪了刚领到的家电以旧换新资格券,观望两天就发现购物车的商品都涨价了……“双11”前后,不少消费者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出台后,此前关注的商品突然涨价,补贴后的价格与补贴前差别不大,有的甚至更贵,不法商家正借机“薅补贴的羊毛”。更为恶劣的是,湖北、四川等地还曝出不法企业涉嫌骗补、套补,湖北省商务厅更是http://szwj.jsjc.gov.cn/zt/yasf/202411/t20241129_1680964.shtml
2.家电以旧换新先提价再补贴!薅国补羊毛的厂来自丽姐说市家电以旧换新先提价再补贴!薅国补羊毛的厂商快收手 2024年年底,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即将结束。该政策带动家电业销售增长,提升了行业景气指数。然而,部分商家先涨价后补贴,套取国家补贴,影响了政策效果。对https://weibo.com/1714549585/P2okNxpI5
3.国补之下消费者年底家电换新热情高涨但他们遇到了这些问题不过现实中不少家电经销商反馈,从今年11月一直到明年春节,都是传统的年底消费旺季,不少消费者想等待“双11”和元旦、春节等节日叠加国补和一些厂商及平台优惠活动添置新家电、家居产品,由此协会也希望代行业发声,呼吁国家能否将此轮补贴期限延续至明年一季度,以惠及更多意向消费群体。https://www.ztytepn.cn/wei-bo-lu/539144.html
4.骗补贴,误导消费黑猫投诉我于2024年11月4号购买松下冰箱575型号,购买时误导消费者说价格为国补后价格。但今天准备购买燃气灶时,发现冰箱国家补贴卷仍然有效。京东发信息说产品已经国家补贴了,骗取国家补贴。国家补贴给予每个消费者一次补贴权利,请协助沟通退回国家补贴的金额。5857.94*0.2=1171.5元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77940431/?sld=f39306c107d41f06f00e70d2cd3f3fdd
5.县工商局查处“厂家补贴13%”陷阱据执法人员介绍,该太阳能热水器经销点宣称“厂家补贴13%”,其实只是经销商提价后的陷阱。 目前,国家为保增长,促内需,推出“家电下乡”返补贴政策。但有些商家为了牟利,打着“家电下乡”的晃子,欺骗农村消费者。为保护农民消费者权益,县工商局采取四项措施,为“家电下乡”活动保驾护航。一是查资质看证照。严把家电http://wap.zhushan.cn/p/142862.html
6.南宁晚报一年一度的“双11”消费高峰即将到来,不少消费者已经在关注满减等促销规则。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国家大规模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落地,今年的国家补贴将可叠加“双11”优惠使用。为守护安全,畅享消费,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发布2024年第7号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http://www.nnwb.com/nnwb/20241025/mhtml/page_03_content_000.htm
7.3.15维权:百合婚恋网高价低质顾客要退款被删证据省工商局副局长张志宏说,根据统计分析,我省的老年消费陷阱主要有6大类:虚假医疗,打着名医的名义骗取高额费用;夸大宣传,承诺不切实际的疗效;利益诱惑,通过鸡蛋、面条、免费旅游等小利推销高价保健品;虚假承诺高收益,以高收益忽悠购买理财产品;虚假补贴,骗取老年人购买家电等;高价收上门费。 案例: 2017年12月,霍山http://m.ahwang.cn/anhui/20180709/1787971.shtml
8.让消费者放心享受以旧换新政策红利11月11日,石榴云客户端直播《消费品“以旧换新”都有啥?你来提问我来答》解答消费者疑惑的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消费补贴变消费陷阱。 今年的“双11”线上线下各路商家早早就开始购物促销活动,加之新疆正在大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让消费市场“热”了起来。因为参与补贴的商品品类繁多、https://htrb.xjmty.com/h5/html5/2024-11/15/content_111_172685.htm
9.节能家电补贴猫腻多商家降价直补有漏洞家居据了解,此次节能补贴力度空前,至明年5月31日止,国家补贴金额达到265亿元。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及时关注掌握国家政策,购买家电时仔细阅读各种单据,保存发票,都是避免掉入消费陷阱的办法。https://www.zjscdb.com/detail.php?newsid=79921
10.家电消费网家电消费网是国内领先的家电消费媒体,主要报道空调、洗衣机、扫地机器人、数码等家电产品。http://www.jdxf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