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家电旺销季又是促销陷阱频现时

随着春节家电消费旺季的到来,厂商们纷纷使出无比诱人的促销手段,优惠力度空前,让人心动不已。消费者此时出手,确实能够得到不少实惠。但是,一些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大肆炒作,甚至故意布下陷阱,让人一不小心就可能得小便宜上大当。对此,消费者不得不防。

买满就送

赠品其实有限量

“买满××元送液晶电视”、“一匹空调超低价999元”……每逢大型节假日促销,特价机及买满送赠品都是商家必备的促销手段,这个春节黄金周里也不例外。特价机真的轻易就能买到吗赠品真的不限量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提示:家电业竞争异常激烈,从目前情况看,利润已经相对较薄,所以大幅度的降价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一些超低价商品,往往会存在次品或返修机的情况。因此,消费者在看到商家的宣传单时也应该多留个心眼,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全市最低价

买贵双倍返还难

“全场白色家电最低7折起、电视6折起、同城价格买贵双倍返还差价……”之前明明都说是明码实价了,为何一到过节还会打出这么低的折扣不少细心的消费者都不约而同地发现,在节日期间,家电产品价格虚标情况再度上演。

北京消费者杜小姐告诉记者,去年12月中旬,她在某卖场看到一台冰箱的标价是6999元,可这几天再去看,标价竟然变成了8190元。她还发现,除了冰箱,洗衣机、电视的标价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节前调整价格标签向来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一业内人士透露,虽然此前各大卖场都声称要执行明码实价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执行均不到位。到了节假日大型促销时,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在价格上增加“水分”是商家必用的伎俩,几折起是最不实际的宣传。

另外,不少卖场打出“买贵双倍返还”的口号,这其实是不具操作性的。因为消费者如果要证明自己买贵了,就必须要提供购买其他商家产品的发票作为证据,这往往是消费者难以做到的,谁能为了双倍的差价补偿再去买台一模一样的产品呢。

●提示:在购买打折产品时,一个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对于需要购买的家电,先记下产品的品牌和型号,然后去查其在一些网上商城的售价,例如淘宝电器商城、京东商城等知名网站,在对欲购产品价格有一定的了解后再购买,就不至于被“宰”。

高额补贴

对应产品少之又少

记者看到钟先生提供的宣传页上确实醒目地标明了30%优惠字样,但是在整个页面的最下边,还有一排小字——“部分品牌不参加活动”,具体什么品牌并没有说明。而且这行小字,小到了不仔细看是一点都看不出来的。

●提示:现在大多数家电产品的利润都很低,所以能够享受30%补贴的产品,其实是少之又少。以康佳电视为例,十几个型号中,只有一个能够享受到30%的补贴,大部分商品的折扣并不是很大。

低价甩卖

售后服务有限制

每到节日促销,特价机都是必不可少的项目。特价机深受消费者青睐,一来是因为价格低,二来也是因为这些产品外表基本上跟新品没啥区别。

但记者走访家电卖场发现,大多特价机都是库存积压品或者是样机。商家在销售特价机时还会附加一些苛刻的条件,消费者稍不细心,就容易导致自己的权益无法维护。

在北京某家电卖场,记者看到一款特价空调,售价仅1299元,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目光。销售人员表示,该空调质量肯定没有问题,售后服务也有保障。但在记者的追问下,销售人员承认特价机只能维修,不能退换。记者注意到,该空调的生产日期是2006年,现在不是空调使用旺季,消费者买回去后一般都不会用,要等到夏季时才能真正检验产品质量,到那时,即使出现问题也无法退换,将会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很大的麻烦。

文字游戏

含糊宣传忽悠人

在家电促销旺季,厂商大玩文字游戏、忽悠消费者的现象也很普遍,消费者如不加以提防,很容易上当。北京消费者刘先生日前就向本报投诉称他今年元旦被商家的文字游戏忽悠了。

●提示:商家指定促销产品范围,而在促销宣传中使用含糊的文字,这也是一种惯用的手段。为此,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提前询问清楚,以免步入商家的文字游戏陷阱,造成麻烦。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

THE END
1.以旧换新的“好经”不能念歪了更为恶劣的是,湖北、四川等地还曝出不法企业涉嫌骗补、套补,湖北省商务厅更是开出了针对家电以旧换新补贴骗补、套补的首张罚单(据11月11日澎湃新闻)。 今年以来,政府拿出大量财政资金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激活了消费市场,拓展了消费空间,真金白银的补贴给百姓生活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多http://szwj.jsjc.gov.cn/zt/yasf/202411/t20241129_1680964.shtml
2.家电“国补”不容薅羊毛除了加大惩罚力度,各地要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分析,及时准确掌握家电交旧、购新、拆解全流程信息,严防虚假交易、跨地区重复购买、大量囤货、骗补套补等行为。电商平台也应强化监管能力和数字化建设能力,用大数据和追溯机制等,将商家定价、“国补”流向等信息晒在阳光下。http://www.jcxx.cc/show-47-209115-0.html
3.家电以旧换新先提价再补贴!薅国补羊毛的厂来自丽姐说市家电以旧换新先提价再补贴!薅国补羊毛的厂商快收手 2024年年底,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即将结束。该政策带动家电业销售增长,提升了行业景气指数。然而,部分商家先涨价后补贴,套取国家补贴,影响了政策效果。对https://weibo.com/1714549585/P2okNxpI5
4.京东家电政府补贴怎么取消?京东政府补贴是骗局吗?在家电消费市场中,政府补贴政策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然而,面对京东平台上的家电政府补贴,如何取消已领取的补贴资格,以及如何避免可能的陷阱,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一、京东家电政府补贴怎么取消 1. 登录京东账户,并进入“我的京东”页面。 2. 在页面中找到“我的优惠券”或“我的政府补贴”选项,并点击进入https://www.kaitao.cn/article/20241029104343.htm
5.县工商局查处“厂家补贴13%”陷阱据执法人员介绍,该太阳能热水器经销点宣称“厂家补贴13%”,其实只是经销商提价后的陷阱。 目前,国家为保增长,促内需,推出“家电下乡”返补贴政策。但有些商家为了牟利,打着“家电下乡”的晃子,欺骗农村消费者。为保护农民消费者权益,县工商局采取四项措施,为“家电下乡”活动保驾护航。一是查资质看证照。严把家电http://wap.zhushan.cn/p/142862.html
6.政策调研报告近几年来,中央、省、市每年下达我县的强农惠资金数额大、范围广,为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完善财务制度和监管制度,切实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所有强农惠农资金由财政部门集中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严格按照规定审核、拨付资金。对资金补贴给农户个人的采用“一卡通”发放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4l2m0cc.html
7.TCL放量涨停小心高转股陷阱靠补贴盈利 广发家电分析师认为,公司2010年度借助11.45亿的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占90%以上)成功实现盈利。目前集团产业规模500多亿,员工总数超过5万,每年纳税数亿,集团已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有望得到政府的实质性支持,“非经常性收入”将可能成为一https://m.yicai.com/news/69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