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5日电(记者杨召奎)炎炎夏日,家用电器的频繁使用导致故障增多,有关家电维修方面的消费者投诉也明显增多。为避免消费者遭遇小病大修、小件大换、漫天要价等家电维修陷阱,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日前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家电维修遭遇“李鬼”,权益受到侵害应依法维权。
在确认维修企业和维修人员身份之后,消费者要详细了解有关维修项目的收费标准以及能否出具正规发票等事项,必要时可向官方客服寻求技术支持,并了解官方的价格收费标准。在了解清楚之前,不要着急付款。要谨防各类“虚假维修、过度维修”。一些不良商家会在维修过程中虚构故障,借此抬高维修费用,以及维修配件以次充好或谎称进口材料,借机收取高昂费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