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TCL格兰仕长虹等知名家电企业,多名涉案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
本来是为了节能产品和节能理念的政府补贴被反倒成为了部分企业的生财之道。21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审计署网站获悉,审计署对2011和2012年度中央财政拨发给天津、河北、上海、广东、四川等18个省、市的能源节约利用(21110款)、可再生能源(21112款)和资源综合利用(21113款)节能环保类三个款级科目资金(以下简称“三款科目”资金)进行了审计,发现包括雪莱特光电、上海大众汽车等行业龙头在内的384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16.17亿元。
记者统计发现,广东有17个项目单位上黑榜,包括TCL、格兰仕等家电行业知名品牌。昨日,格兰仕等家电企业向羊城晚报记者回应称会认真整改,而TCL等企业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尚未对此做出正面回应。
家电行业专家陆刃波认为:“国家实施节能补贴的本意是给消费者实惠,促进节能产品的普及和拉动产业升级,却有一些企业把补贴当成了生财之道。”
根据国家审计署昨日公布的审计结果,共有六家家电企业上黑榜。骗补金额较大的家电企业有TCL空调、格兰仕、长虹空调,分别骗补1830.88万元、1779.4万元、981.78万元,手段均为虚报高效节能空调销售或安装数量。
专家称或仅是冰山一角
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2011年到2012年,国家共安排了62.82亿元对节能家电产品进行补贴。审计结果中六家家电企业共骗补超过6000万元,约占国家补贴总额的1%。事实上,包括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此前的多轮家电刺激消费政策均有企业被曝骗取补贴的现象,一些行业人士也称骗补是行业潜规则,但是由国家审计署公开审计结果还是第一次。
部分企业称会认真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国家出台节能产品补贴政策时,都会申明将对骗补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但仍然无法杜绝部分企业的骗补行为。
依法查处部分涉案人员
根据国家审计署官网,2011年和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共安排本级和转移支付给18个省“三款科目”资金818.83亿元,涉及8328个项目。“三款科目”资金的主要政策目标是推动工业、建筑等领域节能降耗,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废旧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本次审计延伸审计项目共5044个,涉及资金共621.09亿元
审计发现,有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占所有审计项目的约7%;共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16.17亿元,占延伸审计资金额的2.6%。其中:102个项目单位编造虚假申报材料,套取、骗取“三款科目”资金5.56亿元;29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三款科目”资金2.26亿元用于生产经营、业务经费等支出;由于主管部门审核不严、第三方评审机构未尽责等,造成217个项目单位以“报大建小”、重复申报等方式违规获得“三款科目”资金8.35亿元。此外,还发现有些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上述问题涉及的项目详细情况见附件。
国家审计署表示,审计指出后,有关地方部门和项目单位已将被挤占挪用的资金归还原资金渠道2.05亿元,收回被套取骗取的资金2.14亿元。审计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线索29起,涉案人员41人,目前正在依法查处之中。(记者帅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