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及统筹项目

一、我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

(一)政策依据

(二)退休人员待遇计算办法

1.“老人”退休待遇计算办法

(1)基本退休费

按国家和省文件规定,依据其工作年限长短,将退休时职务职级对应的基本工资乘以不同的计发比例计算的基本退休费;

(2)国家和省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纳入退休费计发基数和继续发放的项目:①艰苦边远地区津贴,②警衔津贴,③海关津贴,④教龄津贴,⑤护龄津贴,⑥特级教师津贴,⑦特殊教育补贴;

(3)省统一规定的退休人员补贴;

(4)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保留的津贴补贴;

(6)退休后按国家和省规定增加的基本退休费;

这部分退休人员按照以上项目确认的养老金标准纳入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并执行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2.“新人”退休待遇计算办法

所谓“新人”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后,其退休待遇完全按新办法计发,包括基本养老金待遇和职业年金待遇。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实际平均缴费指数)÷2×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不满1年的,计算到月)×1%。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n/Cn-1+Xn-1/Cn-2+……+X2016/C2015+X2015/C2014+X2014/C2013)/N实缴;

Xn、Xn-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Cn-1、Cn-2、…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详见附件1)。

(3)职业年金待遇

职业年金待遇=参保人员退休时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3.“中人”退休待遇计算办法

所谓“中人”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这部分人员改革前没有缴费,国家为了保证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不降低,采取了养老保险过渡办法,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加发过渡性养老金,即“中人”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为确保改革前后退休人员待遇平稳衔接,改革设立了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中人”退休待遇采用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退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证退休待遇不降低;新办法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采用逐年按比例递增发放的办法,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人员采用新办法计算退休待遇。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规定“中人”计算老办法待遇时所用的职务职级(岗位薪级)参数均使用2014年9月时的标准,过渡期内不论哪年退休,新办法待遇都是与2014年9月标准再乘以工资增长率后的老办法待遇相比较,然后再按照不同年度增加相应的待遇差。

按政策规定,采用新办法计发待遇的部分参数要待国家和省统一公布后才能进行,这些参数包括工资增长率、基本险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投资运营前的账户记账利率、上年度在岗职工社平工资、退休当年的视同缴费指数等(见附件2)

为了保证退休人员的生活不受影响,在国家未公布参数之前,包括我省在内的各省市都普遍采用先行计发临时养老金的办法,待计算养老保险各项条件、参数具备后,再统一计发正式待遇。我省各级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使用的是全省统一的业务信息系统,计算临时养老金与老办法基本一致,都是按2014年9月工资标准计算的退休费再乘以工资增长率的数额,计发不存在障碍,只要单位按时足额缴费,按时申报,都能及时享受到临时退休待遇。

过渡期“中人”新办法退休待遇计算包括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1)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①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缴费年限不满1年的,计算到月)×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指数是指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待遇计算中为实现待遇平稳衔接,体现改革前劳动贡献而设定的重要参数,按照人社部发〔2015〕28号规定,各地根据测算形成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和工作年限相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表,我省于2018年10月由人财两厅下发了《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指数表〉的通知》(晋人社厅发[2018]94号)。工作人员退休时,根据本人退休时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和工作年限等确定本人视同缴费指数。

②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不满1年的,计算到月)×过渡系数。其中,过渡系数为1.3%。

③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办法和“新人”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办法一致。

(2)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同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期“中人”的老办法退休待遇计算

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

A: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含按规定享受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教龄津贴、护龄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特殊教育补贴,退休人员补贴和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保留的津贴补贴等)。

C:按照晋政办发〔2015〕61号文件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

M: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不含从事国家确定的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折算的工龄)对应的老办法计发比例(不含提高的计发比例);

Gn-1:参考第n-1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工资增长率,n∈[2015,N],且G2014=0;

工资增长率全国统一,由人社部和财政部颁布,2015年为6%,2016年为4.5%,2017年为3%,2018年为3%。

N: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退休年度,N∈[2015,2024]。

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视同为2015年。

(3)职务升降

老办法待遇标准=Q+H

(三)案例说明

案例一(“老人”退休待遇计算)

某机关公务员张某某,1954年3月出生,1972年3月参加工作,2014年3月退休,退休时职务职级县处级正职非领导岗位十四级10档。

1、基本退休费

基本退休费=A退休时对应职务职级的基本工资[2250]×M计发比例[90%]=2025

2、国家和省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纳入退休费计发基数和继续发放的项目

B=退休补贴[2310]+保留津贴[101]=2411

C=晋政办发〔2015〕61号增加的退休费460

2014年4月实际发放金额=

A[2250]×M[90%]+B[2411]+C[460]=4896

2019年发放金额=4896+历年调整金额

案例二(“中人”退休待遇计算)

某事业单位专技人员李某某,1957年2月出生,1977年4月参加工作,2017年2月退休,2014年9月时职务职级专业技术人员十级37级,退休时职务职级专业技术人员十级40级。实际缴费年限2年5月,视同缴费年限37年6月,累计缴费年限39年11月,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5535.67元,职业年金账户余额为22705.86元,(2013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868元,2014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81元,本人实际缴费基数为5502.95元,2015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413元,实际缴费基数为5502.95元,2016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581元,实际缴费基数为6766.7元,2017年实际缴费基数为7356.7元。)

1.新办法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2014年实际缴费3个月,上年度(2013年)月岗平工资3868元,2014年实际缴费指数为(5502.95×3)÷(3868×3)=1.4227,2015年实际缴费12个月,上年度(2014年)月岗平4081元,2015年实际缴费指数为(5502.95×12)÷(4081×12)=1.3484,2016年实际缴费12个月,上年度(2015年)月岗平4413元,2016年实际缴费指数为(6766.7×12)÷(4413×12)=1.5334,2017年实际缴费2个月,上年度(2016年)月岗平4581元,2017年实际缴费指数为(7356.7×2)÷(4581×2)=1.6059

实际平均缴费指数=(1.4227+1.3484+1.5334+1.6059)÷4=1.4776

经查阅,政府颁布的事业单位专技十级40级视同缴费指数为1.52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1.52]×视同缴费年限[37.5]+实际平均缴费指数[1.4776]×实际缴费年限[2.4167])÷缴费年限[39.9167]=1.5174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2016年)岗平工资[4581]×(1+平均缴费指数[1.5174])/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39.91667]×1%=2301.64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5535.67]/计发月数[139]=111.77

(3)过渡性养老金

全省上年岗平工资[4581]×视同缴费指数[1.52]×视同缴费年限[37.5]×过渡系数[1.3%]=3394.52

(4)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账户余额[22705.86]/计发月数[139]=163.35

小计:(1)+(2)+(3)+(4)=5971.28

2.老办法养老金

(5)老办法标准,经查阅,2014年9月专技十级37级对应的岗位工资是680元,薪级工资是944元,对应的退休补贴是1771元,保留津贴是101元,晋政办发〔2015〕61号增加的退休费350元。

A[1624]×M[90%]+B[1872]+C[350]=3684

(6)老办法标准乘增长率Q

经查阅,工资增长率2015年为6%,2016年为4.5%。

工资增长率G=(1+6%)×(1+4.5%)=1.1077

老办法标准[3684]×工资增长率G[1.1077]=4080.77

新老办法待遇差:5971.28-4080.77=1890.51

2017年“中人”过渡待遇差发给比例:30%

新老办法待遇差实际发放金额:1890.51×30%=567.15

合计:

2017年3月正式退休待遇:老办法待遇[4080.77]+新老办法待遇差实际发放金额[567.15]=4647.92

其中:基本养老金为4484.57职业年金为163.35

案例三(“中人”职务升降待遇计算)

机关公务员王某某,1957年9月出生,1980年3月参加工作,2014年9月职务职级为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十九级7档,职务工资为410元,级别工资896元,2016年7月提拔为乡科级正职非领导职务,级别为十八级6档,提拔后职务职级对应2014年9月的工资标准分别为职务工资480元,级别工资923元,2017年9月退休,退休时职务职级为十七级6档,实际缴费年限3年,视同缴费年限34年7月,累计缴费年限37年7月。2014年9月副科退休人员补贴标准为1631元,正科退休人员补贴标准为1771元,保留津贴科级为98元,晋政办发〔2015〕61号文件增加的退休费科级为350元。2016年在岗月平均工资4581元,退休时职业年金账户余额26600.73元,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8279.95元,退休时职务职级对应视同缴费指数1.423,工资增长率2015年为6%,即G2015=6%,2016年为4.5%,即G2016=4.5%。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计算办法同案例二,计算结果为1.4137

全省上年(2016年)岗平工资[4581]×(1+平均缴费指数[1.4137])/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37.5833]×1%=2077.82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8279.95]/计发月数[139]=131.51

全省上年(2016年)岗平工资[4581]×视同缴费指数[1.423]×视同缴费年限[34.5833]×过渡系数[1.3%]=2930.73

职业年金账户余额[26600.73]/计发月数[139]=191.37

小计:(1)+(2)+(3)+(4)=5331.43

老办法待遇标准Q=(A×M+B+C)×(1+G2015)×(1+G2016)

3254.4×(1+6%)×(1+4.5%)=3604.90

按照晋人社厅〔2017〕71号文件规定,以提拔后2016年职务职级对应2014年9月工资标准计算出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中的A′×M+B′+C′为:(480+923)×90%+(1771+98)+350=3481.7

累计待遇差H=[(A′×M+B′+C′)-(A×M+B+C)]×(1+G2016)

(3481.7-3254.4)×(1+4.5%)=237.53

该同志最终用于新老办法对比的老办法待遇标准为:Q+H=3604.90+237.53=3842.43

新老办法待遇差:5331.43-3842.43=1489

新老办法待遇差实际发放金额:1489×30%=446.7

2017年9月正式退休待遇:老办法待遇[3842.43]+新老办法待遇差实际发放金额[446.7]=4289.13

其中:基本养老金为4097.76职业年金为191.37

附件一: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附件二:

二、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统筹项目

(一)、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退职)人员包括以下项目:

1.基本退休费(退职生活费)

(1)按国家和省统一规定的退休(退职)费计发比例计发的基本退休费(退职生活费)

(2)国家和省统一规定退休(退职)时提高计发比例计发的退休费(退职生活费)

2.国家和省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中纳入退休(退职)费计发基数和继续发放的项目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2)警衔津贴(3)海关津贴(4)教龄津贴(5)护龄津贴(6)特级教师津贴(7)特殊教育津贴

3.省统一规定的退休(退职)人员补贴

4.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保留的津贴补贴

6.退休(退职)后按国家和省规定增加的基本退休费(退职生活费)

(二)、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人员包括以下项目:

1.退休时计发的基本养老金

2.退休后按国家和省规定增加的基本养老金

(三)、符合上述一、二项规定的统筹项目所需养老保险费用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政府特殊津贴、取暖补贴、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项目以及其他自行增加的项目和提高的标准不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统筹项目,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外的原渠道列支。(另:工资中常见的妇女卫生费、交通补助、独生子女费等也不在统筹范围内,由原渠道列支。)

THE END
1.技能提升补贴能领多少钱?点击了解→提升技能有补贴可领哦!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的通知》 延续实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 至2024年12月31日 符合条件的,记得申领哦! 哪些人可以申请? 参加失业保险1年以上的企业在职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NDAxMjAwOQ==&mid=2247492321&idx=3&sn=32f76b18e3aa14715410e3986d6f87ba&chksm=fda2fb67cad572718122df2858eed8105ade6a7e3981996996ce3af753434067f4a68c95debb&scene=27
2.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有哪些1、国家统一津贴补贴:是指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出台的津贴补贴。包括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2、规范津贴补贴。3、改革性补贴:是指根据推进福利待遇货币化的需要,通过转化原有用于职工福利待遇的资金,向职工直接发放的货币补贴。包括住房分配补贴、交通补贴等。 法律依据: 《关于工资https://www.64365.com/tuwen/xzuie/
3.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有哪些律师普法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有哪些 普法内容 国家统一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津贴、补贴项目包括三个部分:第一,199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保留的津贴、补贴,主要指保留物价副补项目。第二,艰苦边远地区的津贴。第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补贴,具体分为: 1、机关工作人员津贴、补贴。包括警衔津贴、公安干警值勤https://www.110ask.com/tuwen/209515983407746901.html
4.十八大以来国家有关厉行节约的规定(摘录)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津贴补贴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和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离退休人员补贴、改革性补贴以及奖金、实物、有价证券等。 第三条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单位,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个人,应当承担纪律责任。属于下列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http://xydt.jsnu.edu.cn/ce/c2/c9398a52930/page.htm
5.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百问政策法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号)等文件规定,企业新录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开展岗前就业技能培训的,根据培训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情况,按照当地确定的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一定比例,对企业给予定额职业培训补贴https://xygh.cdutetc.cn/c/2c9082c9374aff490137508816c20023.html
6.国资央企福利重大变化的依据:源自这个文件全文!环球通信(2)福利项目水平,根据市场水平、企业承受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或亏损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原则上不得增加福利项目或提高水平,必要时应缩减项目或适当降低水平。 第四, 进一步明确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项目。 新通知规定,企业津贴补贴统一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并在应付职工薪酬中列支,不得以代金券或按人按标准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898434.html
7.津贴和补贴都包括什么(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包括哪些)包括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补贴、交通补贴等。(4)奖励性补贴和其他:是指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规范津贴补贴、改革性补贴之外发放的奖励性补贴和根据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的通知(中组发〔2008〕2号)规定发放的奖金。 津贴包括哪些http://www.027yaju.cn/laodongrenshi/38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