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家电厂商吁请商务部、财政部简化流程
本报记者李壮刘永北京河南报道
旨在刺激农村消费、改善民生的家电下乡政策推向全国之后,农民享受的13%补贴回款短期却难以拿到手。《华夏时报》记者调查得知,在广东、河南等地已经出现案例,部分农民在购买下乡家电产品后,在两个月内仍没有拿到补贴回款。
部分家电厂商吁请商务部、财政部简化流程。
农民称“两个月后拿补贴”
刘鹏是河南省长垣县芦岗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不久前他刚以2050元的价格买了一款新飞牌的家电下乡冰箱。按国家13%的家电下乡补贴,刘鹏可以享受到266.5元的优惠。
按照销售人员的要求,刘鹏将随身携带的身份证、户口簿和粮食直补存折分别复印两份交给经销商。销售人员告诉他,他们会将冰箱包装里的那张咖啡色的家电下乡卡里的密码以及他的身份信息随后输入进去,但266.5元的补贴很有可能两个多月后才会打到他的粮食直补存折里。
据该县大亨电器经理周建军介绍,通常来说家电下乡产品可以自购买15-20日内享受到补贴优惠,但有时候一天只有三五个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顾客,便常常积攒四五十份一块儿送到商务局去,而商务局也有可能会积攒到一定数量才送到财政局。一般情况下需要1-2个月左右。周建军回忆去年最多的四五个月消费者才拿到补贴。
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了解到:截止到1月31日,河南省累计卖出家电下乡产品103.46万件,销售总额14.59亿。从全省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数字来看,申报补贴1.62亿,实际补贴1.43亿。
为了保证及时补贴到位,河南省在年前已将8000万专项补贴资金预拨给全省各级财政部门。
周建军告诉记者,县里边刚刚开过会议,要求简化家电下乡补贴优惠。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可以就近办理手续。
补贴程序繁琐
商务部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家电下乡补贴资金采取年初预拨、下年清算的方式。即年初按照测算的对各省农民全年补贴资金数额,本着从紧的原则,预先将中央财政应负担补贴资金的80%拨付到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落实地方应负担部分并预拨到县;实施过程中,实际补贴资金如果超过预算,要求由省级财政部门先行垫付。
据记者了解,商务部扮演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财政部则负责补贴资金下放。流程上,财政部并不向商务部负责,依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单独核定、发放补贴资金。
河南省财政厅金融贸易处副处长陈梦华告诉记者,国家要求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补贴,但实际上“平均最快也要20天”。
河南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的李科长透露,甚至不排除现场补贴的可能。
家电行业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家电下乡程序过长,最坏的结果是打击农民的购买积极性,令刺激消费的政策大打折扣。他说,3月1日要实施的汽车下乡,就有企业提出简化补贴回款的程序,以使农村消费放量增长。
厂商吁请简化流程
康佳集团的一位人士向记者指出,部分地区农民反映,申领补贴的手续太繁琐,宁愿购买低价的普通产品。极少数地区的财政局以没有收到财政拨款为由,拒绝为已经购买下乡产品的农民消费者发放补贴。
据记者了解,参与家电下乡的厂商已经从政策利好变为企业效益。
四川长虹的人士介绍,春节期间,长虹在三四级市场的家电销售中,彩电同比增长了30%、手机同比增长了80%、冰箱同比增长了50%。其中在四川农村地区,以达超过80%的市场占有率。他没有透露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
康佳提供的数据显示,下乡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08年12月,康佳在第一批试点的山东、河南、四川指定网点,累计销售中标产品30多万台,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
创维、海信、TCL等厂商也表示,下乡产品贡献了部分收益,但具体数据还在统计中。
刘步尘指出,如果能让农民当时拿到补贴是最理想的,但还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