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过”了,春节回家可以摘口罩吗?
专家最新解答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增大。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阳过”是不是可以摘口罩了?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杨小兵详解。
杨小兵介绍,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当前,正值新冠病毒感染及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社会面传染源更加不确定,对于还没有感染的市民,更要做好个人防护,出入商场、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乘坐飞机、火车等密闭的交通工具,坚持戴好口罩非常重要。
同时,杨小兵强调,疫苗接种仍然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现阶段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对防感染、防重症及减少死亡仍有很好的效果,呼吁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或尚未完成全程接种、加强接种的市民要尽快接种疫苗,赶在春节人员流动高峰前获得较好的保护。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加重自身基础性疾病,因此,呼吁老年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早接种、早保护。
杨小兵说,在过去几年里,由于人们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防护措施和卫生习惯,使大家在很大程度上免于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侵扰。虽然防控措施调整了,但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坚持。建议春节长假期间市民朋友仍要做好个人防护,不要放松警惕,包括戴口罩、居家房间勤通风、注意手卫生、保持一米距离、不扎堆、少聚集等,平安健康迎接新年。
能进医保
杭州有社区医院能买新冠口服药了
杭州一社区医院:
正抓紧调配,最快下周到货
据浙江日报消息,1月9日,记者来到杭州市拱墅区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访。
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岚介绍,由于街道老年病患较多,一个月前中心就开始着手采购抗新冠病毒药物。“元旦前我们进到了少量的阿兹夫定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主要提供给临床老年患者,一周不到就售罄了。”
目前,杭州市已要求各医疗机构要根据医疗救治需求,配足抗病毒药物,并及时将药物配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同时,加强抗病毒使用培训,将用药关口前移,有适应症、无禁忌症患者尽早使用,该用尽用、应用尽用,减少重症发生率,缩短病程。
哪些患者可以用抗新冠病毒药物?
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岚说,新冠感染者起病“黄金72小时”内的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抗新冠病毒药物能阻断和抑制病毒复制,有效阻止轻症转为重症,抗新冠病毒药物能阻断和抑制病毒复制,一般发病5天内用药效果较好,越早越好;如果发病大于5天,症状明显加重或有转重症倾向的,也建议用药。
“老年患者容易从轻症进展为重症。我们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是希望能做到‘关口前移’,减少、延缓新冠感染者变成重症的几率。”
不过,抗新冠病毒药物也不是人人适宜。具体来说,上述药物适合发病5天以内的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重度肝、肾功能损伤者不能使用,孕妇、哺乳期患者也不适宜。
“医生会对病人做全面评估,包括肝肾功能、血氧饱和度等,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综合判定是否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在符合条件前提下,将感染新冠病毒5天内的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作为优先保障用药对象。”王岚说。
浙大一院药师提醒:
阿兹夫定片不能预防新冠
不建议大家自行选购
据“浙大一院”此前消息,阿兹夫定片主要是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正常人体内无新冠病毒,使用后并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真正需要用到这些药的患者,一般都是有各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者肿瘤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存在着疾病恶化的风险,需要经过医生的判断后使用。
这类药物使用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项,包括药物剂量调整、合并用药的分析、不良反应监测等,不建议大家自行选购,更不要冒险选择代购所谓的仿制药。
比辉瑞的便宜
默沙东新冠口服药来了
继辉瑞Paxlovid、河南真实生物阿兹夫定之后,第三款在国内获批的新冠口服药默沙东莫诺拉韦胶囊(Molnupiravir)中国报价出炉。
1月10日,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公布新冠治疗药品莫诺拉韦胶囊首发报价公示,莫诺拉韦胶囊的首发报价为1500元/瓶,40粒/瓶,该药物主要国家的价格为712美元。
首发报价一瓶1500元
首批几十万盒已到达上海仓库
公告称,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印发《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2023年1月1日起批准上市的抗新冠病毒的创新治疗药品采取首发报价集中受理。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主动参照有关要求,就此前附条件批准上市的莫诺拉韦胶囊提交了首发报价和有关资料。
初步看,莫诺拉韦胶囊每瓶的报价低于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的价格,后者在中国一些地方的临时医保支付价1890元/盒。
去年9月,默沙东与国药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莫诺拉韦在中国境内的经销权和独家进口权授予国药集团。去年11月,默沙东与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就莫诺拉韦在中国的进口和经销事宜签署经销协议。
据澎湃新闻报道,国药控股副总裁蔡买松1月10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乐观估计,默沙东的新冠口服药莫诺拉韦有望于春节前在国内市面上进行销售。”
“目前主要是手续,操作层面的问题都可以克服。”对于莫诺拉韦进入国内销售的最新进展,蔡买松向记者介绍,1月4日凌晨,首批新冠口服药莫诺拉韦已到达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仓库。“数量在几十万盒,现在每天都在陆续到货,后续也会持续进货。”
莫诺拉韦胶囊效果如何?
1月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以下简称“第十版”)。相比去年3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方案)》,抗病毒治疗内容中除了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简称“Paxlovid”)、单克隆抗体、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和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外,最新方案新增了莫诺拉韦胶囊。
从新冠药物的产品使用上来看,据第十版方案介绍,莫诺拉韦胶囊适用人群为发病5天以内的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用法为800毫克,每12小时口服1次,连续服用5天。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
据第一财经报道,默沙东莫诺拉韦胶囊与辉瑞Paxlovid获批的适应证类似,皆是用在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新冠成人患者上,具体莫诺拉韦胶囊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例如伴有高龄、肥胖或超重、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严重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动性癌症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不过,默沙东莫诺拉韦胶囊与辉瑞Paxlovid选择开发的靶点不一样,前者属于RNA聚合酶(RdRp)抑制剂,通过阻断新冠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合成,达到抑制或清除病毒的作用;后者属于3CL蛋白酶抑制剂,通过阻断新冠病毒3CL蛋白酶的活性,从而破坏病毒RNA的复制过程。
张文宏最新视频:
“这种症状就是长新冠”
“药不要当宝贝藏起来,要用出去”
昨晚,据“浦东发布”的最新视频显示,张文宏近日到上海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房”“开处方”,指导新冠医疗救治工作。
视频中,张文宏对一名正在挂盐水的老人检测了血氧饱和度,他指出,如果老人的发热(通过挂水)还不缓解,就有可能表示体内仍有肺炎的存在,需要再加一点“强的松”(一种激素)和一些小分子的药。
在现场,一位老人向张文宏提问:“张医生,我2号开始挂盐水了……?”
张文宏一听:“你没问题,你声音那么响亮,肯定没问题……你很快会好起来的。”
老人听完神情放松了不少,并向张文宏竖起了大拇指。
一名阳康病人则告诉张文宏,自己一切指标都好了,但就是感觉不好,怎么回事?张文宏表示,这就是长新冠,对付长新冠的方法,就需要中医治疗加康复治疗。而对于急性期的(新冠感染)重症病人,就要用小分子药物加小剂量激素。
视频中,社区医院的医生们还就一名发烧了14天的病人病情,询问了张文宏。
医生首先说,病人今天还有热度,但昨天已用上了辉瑞Paxlovid,张文宏表示“那非常好”。
张文宏进一步分析说,病人CT一切正常,血常规也好的,说明他没有细菌感染,现在仍是“阳性”的话,可以稍微用2到3天的强的松(一种激素)。
医生们听完表示,之前对激素类的药还是比较慎用的,听完他的话后,在后续治疗新冠这方面,会适当使用强的松。
在谈到用药问题时,张文宏对社区医院的医生说,“药不要当宝贝藏起来,药要用出去才有用,就跟你们家里的钱一样,钱藏在家里有什么用呢?”
疼痛剧烈
浙江不少人“阳”后患上这种病
近日,不少浙江市民已经“阳康”,但椒江的刘阿姨却是“阳而不康”,“阳”了好几天还是偏头痛,还痛得长出了水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小阳人”还有皮肤病后遗症?
“阳”后头痛,额头还长了水泡
医生:这是带状疱疹
新冠病毒感染后头面部带状疱疹
“就像针扎一样,有时候是一跳一跳的,晚上特别难熬。”听着刘阿姨的描述,接诊的皮肤诊疗中心主任医师陈晋广博士心里已经有了底。
“这是典型的带状疱疹的表现。”陈晋广医生在仔细检查后说道。
陈晋广介绍,带状疱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俗称“蛇缠腰”,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除了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实是原本就潜伏在人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导致出现症状。
带状疱疹多发生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体。其临床特征为单侧性的皮疹,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伴显著神经痛。常发生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引起局部皮肤节段性疱疹和神经痛。
对于儿童而言,其实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水痘。一般小时候生过水痘的对此都是印象深刻。
带状疱疹和新冠感染有关系吗?
“可能有一定关系。”陈晋广表示,最近他们接诊了不少新冠感染后突发带状疱疹的患者,可能和新冠感染导致免疫力下降,激发了体内潜在的病毒有关。
新冠感染后口周单纯疱疹
他说,带状疱疹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年轻人更多的是以颜面部,尤其是口周的单纯疱疹为主要症状。这种单纯疱疹,受累的范围往往比较局限。
此外,在新冠感染期间的免疫应答状态失调,也可能出现新冠感染合并疱疹病毒的重叠感染。
“阳”了后,又患上带状疱疹
该去医院吗?
陈晋广介绍,带状疱疹带来的疼痛十分剧烈,患者非常痛苦,生活工作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但新冠感染的特殊时期,许多人患上带状疱疹后都不敢去医院,怕加重感染病情,从而耽误了治疗,客观上导致病程的延长,痛苦的增加。
他表示,带状疱疹发生后,患者需尽早积极面对,足量足程的治疗,才能加速恢复,改善预后,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痛苦。
陈晋广提醒,新冠感染的治疗和带状疱疹的治疗并不冲突,大家不要有太多顾虑。如果患上带状疱疹,还是要尽早就医。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配合医生的治疗,一般积极治疗7至10天就能治愈。
患上带状疱疹
需要和家人隔离吗?
先说结论,一般来说不需要。
带状疱疹患者的皮损疱液或糜烂面确实含有病毒,尚未患过水痘的儿童和其他易感者应避免接触。而儿童水痘,其实就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但是国内的水痘疫苗,是必须接种的。所有儿童在1周岁左右基本都接种过,因此一般是没关系的。患带状疱疹人群应避免与家人有特别密切的生活接触,一般共同起居饮食风险不大,但是贴身衣物应尽量分开清洗。
得了带状疱疹还需要注意什么?
陈晋广表示,带状疱疹的治疗,跟良好的体质和免疫力有很大关系。免疫力有助于疾病的痊愈,充足的休息、丰富的营养和水分的摄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免疫力逐步回升,对带状疱疹和新冠感染的治疗与康复都是好消息。
另外,带状疱疹患者还应注意保持皮损清洁,在水疱产生初期尽量避免与水接触,防止水疱破裂、化脓。同时在疱疹结痂时要注意让其自然脱落,不要手动除痂,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同时患者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配合医生的治疗。
“阳”了之后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
答案都在这里
1.十大症状怎么处理,怎么用药?症状反复如何处理?不同时期怎么用药?
答:新冠肺炎十大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对症处理,尤其前3天发热要使用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用药3天症状改善不明显,或症状加重、反复,建议到医院就诊。
2.发热不同的病程中如何处理?反复发烧怎么办?
答:大多数人感染新冠后,出现39度左右的高热1-2天,中间会有波动,第3天开始出汗退热,5-7天基本恢复。如果反复发热或高热超过3天,建议及时就诊。
3.孕期及哺乳期“阳”了怎么处理?要注意什么?如何使用退烧药?
4.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物理降温是居家保健/对症最常用的退热手段,可以在发热初期或者高烧用药时联合使用,物理降温要注意环境选择和病人感受度。物理降温首选温水擦拭,当患者出现发烧后可用温水擦拭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前胸、后背等部位,帮助降温。
5.“阳”了到医院就诊去哪个科挂号?如想做CT哪些地方可以开单?或者退烧后还有其他症状去哪里看?
6.婴幼儿用药剂量指导?
答:婴幼儿病情变化快,建议及时来院就诊,或者通过互联网线上预约咨询儿科医师诊疗。
7.家人“阳”了,怎么样防护其他人,尤其是婴儿?
答:家人出现阳性,需要单间隔离(有独立卫生间)5天;其生活起居均要单独一人份,生活物品要高温消毒30分钟,或75%酒精消毒喷洒,垃圾要双层单独包扎处理。其他人均要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其他房间要多通风。婴儿最好在其他房间抚养。
8.哪些人需要来医院就诊?
答:年龄>60岁,或<7岁,症状较重或出现明显呼吸急促、憋气或呼吸困难;嗜睡或其他(如:患者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大于3天且明显加重趋势)。
9.咳嗽、咳血性痰的判断,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来医院?
答:一旦出现咳嗽、咳血性痰等症状,建议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及补充水分。若咳嗽剧烈或者多次咳血性痰或血量较多,建议及时送医。
10.“阳康”后要注意什么?
答:“阳康”后,仍要注意多休息,多补充水分和营养,两周内不建议做剧烈运动。
小小消毒卡1米之内全覆盖?
“消毒神器”有没有用?
除菌消毒卡、蓝光雾化消毒枪、空气消毒机……近期,不少商家推出多种号称能“杀菌消毒防疫”的“神器”,令消毒类产品销量大幅上涨。
在一些“消毒神器”的宣传中,“1米范围内,360度覆盖”“纳米级雾化,超远射程,无死角消杀”“紫外线杀菌,臭氧消毒,新冠灭杀率99.99%”……类似神乎其神的描述随处可见。这些消毒产品是确有奇效,还是商家为了宣传而徒而搞的噱头?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小小消毒卡,1米之内全覆盖?
“黑科技高效防护,降低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等公共场所交叉感染的概率。”在某电商平台,一款月销量过万的空气消毒卡在商品详情页宣称“戴在身上,1米范围内,360度覆盖,杀菌消毒持久力达两个月”。销售同款空气消毒卡的另一商家则称其为除菌率为99.99%的“空气口罩”。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健康家电检测中心对空气消毒卡进行的一项除菌效果试验显示,每片消毒卡所含的二氧化氯气体发生剂在3克~15克之间,在大多数日常生活环境中,达不到杀菌消毒的有效浓度。3立方米的试验舱内,距离空气消毒卡远的地方除菌率仅有9.75%,距离近的地方除菌率也只有12.13%。
蓝光喷雾,双管齐下除病毒?
酒精、84消毒液这些常见的消毒产品,如何发挥出更大的功效?在一些售卖消毒喷雾枪的商家口中,将这些液体放入喷雾枪的水箱后,通过高压空气泵和雾化喷头喷射,便能实现纳米级雾化输出,阻断气溶胶传播路径。不仅如此,多数喷雾枪还增添了蓝光功能,可以辅助“杀菌消毒”。
“‘蓝光消毒喷雾’是一种并不靠谱的概念,指望用这种产品上的蓝光杀灭新冠病毒难以实现。直射还可能对人的眼睛、皮肤等造成伤害,有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说。
此外,如果使用消毒枪喷洒酒精,则可能更多一重安全风险。消防人员提醒,此时恰逢冬季,羽绒服、化纤材质等衣物易摩擦产生静电,大面积喷洒雾化后的酒精充分接触氧气,很容易被点燃起火,故选购、使用此类产品均需谨慎。
“空间防护盾”,家电新蓝海?
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光触媒消毒、等离子消毒……在对空气消毒机的产品介绍中,“空间防护盾”“防护无死角”是空气消毒机的宣传亮点所在。面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空气消毒机,有分析认为,这将是家电行业的一片新蓝海。
不过,作为一种新兴产品,家用空气消毒机效果如何尚待市场检验,市面上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应按照消毒产品进行管理的空气消毒机,许多在上市销售前甚至未经过卫健委审核备案。
面对众多家电品牌纷纷入局消毒电器行业,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秘书长张剑锋表示,尽管短期内这些产品确实能吸引消费者眼球,但若在国家或行业标准尚未明确的前提下夸大宣传,一旦产品达不到所宣传的效果,反倒会给品牌形象带来伤害,家电行业应本着规范有序的理念运行。
居家防疫,需多些科学和理性
在电商平台不少“消毒神器”的问答中,都有消费者有关产品“是否是智商税”的提问。而使用过的消费者对此也是体验迥异,有人认为有用,起码花钱买到了安全感;有人则认为全然无用。面对五花八门的“消毒神器”,如何才能不被收“智商税”?
梁振鹏认为,如果家用消毒电器号称能杀死新冠病毒,消费者可能要对宣传的真实性画一个问号,因为病毒本身在不断变异,很难确定某种消毒方式是否一直有效。至于“除菌率达99.99%”等宣传用语,也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去除的是哪些种类的细菌,刻意扩大概念可能涉及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