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国走进工业革命时代,狄更斯曾经这样形容那个充满着激情、创造和无限可能的世界,“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如今,随着运费险、仅退款、直播带货的出现,中国的电商和快递行业也同样站上了命运的转折点。近日,丰巢集团(以下简称“丰巢”)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IPO申请文件,计划在主板上市。如无意外,丰巢将成为港交所的“快递柜第一股”,代表着一直以来困扰行业已久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将不再成为问题。
整个行业的IPO正在放缓的同时,丰巢自身的处境也并不理想。2018年6月,此前出资的中通、申通和韵达选择将所持丰巢的全部股份转让给玮荣发展,“二通一达”从丰巢退股。
当时,韵达和申通方面表示,自己是为了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实现合理投资收益。然而天眼查显示,从出资成立到集体退出,中通、申通和韵达分别赚了约5亿元、3.89亿元、5.45亿元,选择了“拿钱离场”。
而自从之后,丰巢的最近一次融资停留在了2021年1月。也就是说,自2021年之后,丰巢没有再收到融资。此前,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曾表示:“丰巢的挑战在于募资能力、扩张力度及资本市场对其未来预期。从成长路径看,丰巢需加强资本运作与业务拓展”。
同时,赵小敏还指出,目前快递柜市场缺口还很大,很多三线城市包括整个县域市场的布局还相对薄弱。丰巢要做的就是尽快IPO,将募集的资金用来扩大市场规模,“需要通过扩张来把市场的缺口、需求先补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IPO,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丰巢为了企业的扩张和发展向资本市场寻求支持的现实。
连续亏损三年的丰巢,如何扭亏为盈?
而之所以选择现在上市,除了前文所述的融资扩张需求以外,更重要的是,经历过三年“铺垫期”的亏损,丰巢在2024年上半年首次做到了扭亏为盈,独立造血。
并且,作为末端物流服务中的基建级业务,快递柜有着投资大、收益少、技术壁垒不高的特点,并且天然具有民生属性。受制于运营成本和盈利模式,亏损成为包括丰巢在内众多快递柜运营商绕不开的痛点。
三年累计亏损超过30亿的丰巢,为何能在今年扭亏为盈?主要原因有两点:
调整后的会计准则影响到了成本端
此前,丰巢的快递柜是五年折旧,但事实证明快递柜的使用期比预期要长,因此今年丰巢将部分智能快递柜的折旧年限调整成十年,降低了智能货柜使用成本。
调整之后,快递末端配送服务部分由2023年5月31日止5个月的毛损率(销售成本为负数的情况,销售收入低于销售成本的时候出现毛利率为负值的情况)12.2%转为2024年同期的毛利率32.4%,整体毛利率则由3.6%升至26.1%,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电商行业的高退货率带来了收入端的增长
其中,快递末端配送服务是丰巢营收的支柱业务,过去三年,营收连年增长,但其所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1年的57.6%下降至2024年5月底的40.8%。收入增速从2022年的15.8%放缓至2023年的8.9%。
而随着直播与短视频带货的模式兴起,商品退货和换货量不断增加,为丰巢打开了新的增量市场。电商退换货业务由此扛起收入增速大旗。
从招股书来看,从2021年到2024年前五个月,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即消费者通过丰巢柜寄出快递)收入呈现出同比3位数的高增长,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从5.9%,快速增至36.3%。招股书称,“主要受我们电商退换货综合服务的发展所推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原本更偏“收件”场景的丰巢,靠着“寄件”逆袭了。
“最后一公里”的苦生意,还能拥有怎样的想象空间?
2024年3月1日,《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未经用户同意,快递公司不能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这就意味着,单纯向快递员、快递企业和用户收快递暂存费,很难让丰巢看到未来业务的增长空间。
而随着平台对仅退款等政策的调整和行业对“内卷式”发展的调整,高退货率所带来的高寄件数量是否能够持续,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面对这些疑问,丰巢也在招股书中做出了提示:未能持续丰富或升级服务,无法扩大或维持客户群;无法持续有效扩展及管理智能柜网络或优化其运营效率,业务可能无法如预期成长等。而对于此前的快递新规,丰巢表示,未来此类法律法规可能会变得更加全面及严格,公司业务可能会增加合规成本等。
也正因外界对快递柜业务商业模式的质疑,此前丰巢开始尝试探索新业务:
同时,丰巢还开始战略布局全球市场。根据招股书披露,丰巢已经在2022年将智能柜网络拓展至泰国,截至2024年5月31日,已经在泰国部署200组智能柜,占整个丰巢智能柜网络的0.1%。其中,HiveBox(Thailand)Company作为丰巢的关联附属公司,在2023年和截至2024年5月31日向丰巢采购的智能柜和服务产生的营收分别为640万元和40万元,预计到2026财年的营收额将高达2700万元。
此前,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就曾表示,丰巢选择出海发展,是基于全球化战略视野和对未来市场趋势的洞察,有助于丰巢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实现多元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在民生属性的加持下,快递柜业务展现出盈利能力以后,丰巢仍然有着业务多元化和全球市场化的商业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丰巢或将敲开快递柜企业生存的天花板,将昔日资本宠儿的故事继续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