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4汽车电动化报告汇总PDF洞察(附原数据表)新能源车白皮书联会

补能生态体系上,不同地区对电动车续航需求差异显著,中国等地区需求突出,且美国市场在销售渗透率、车主偏好等方面也呈现出其特性,反映出全球在电动车补能方面的多元格局。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层面,电动智能双轮驱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促使零部件企业加速布局,各细分板块表现不一,新能源和电子板块增长强劲,发动机板块下滑收敛。新能源车险领域,尽管新能源车用车成本低受青睐,但车险定价与赔付面临高出险率、高维修成本等挑战,保险公司短期内压力较大。充电市场展望显示,电动车充电需求剧增,欧洲和中国在轻型与重型电动车充电桩建设方面有着不同的规划与趋势,体现出对充电便利性与车辆使用特性的综合考量。

营销趋势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因创新、时尚与高性价比成为多数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的首选。二手车市场消费需求呈现分化,低价燃油二手车与中高端新能源二手车分别受不同消费群体的偏爱。在纯电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与用车方面,轿车与SUV市场份额此消彼长,消费升级明显,MPV纯电车型则有待进一步发展。中国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斐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公用充电桩数量、类型占比均彰显其优势。展望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新兴价值池扩张促使价值版图重构,创新先锋将主导市场,传统车企面临转型压力与机遇。本专题将深入剖析这些领域,为读者呈现汽车行业的全景画卷与洞察成果。

电动车车主通勤多靠车,却不像怀疑论者。他们倾向组合出行,驾车换乘公交地铁,或搭配骑行,只为高效畅行。

2024年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

不同地区对电动车续航需求有差异,整体中高续航需求比例较高,中国等地区需求突出,各地区情况各异。

在中国市场,高性能车辆及更高需求体现出中国车主对续航里程有着极高的期望值,超过70%的受访者期望充满电后至少行驶500公里,近30%的受访者希望行驶700公里或更远。

在美国,2023年美国车主购买了近150万台电动车,销售渗透率为10%,高于上一年的8%。增长主要得益于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其占所有电动车销量近20%。这表明许多美国人存在里程焦虑,且对公共补能基础设施的可获取性和可靠性缺乏信任。随着新车型发布及电动车厂商降价,价格竞争升温。《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显示,美国车主为电动车支付溢价的意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6%的美国车主愿意支付溢价,而全球该比例为4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电动车尚未成为主流。

2024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

电动智能双轮驱动,发动机下滑收敛。新能源汽车渗透,零部件企业布局。百强榜新企多涉新能源,2023年新能源板块增长高。

电动智能双轮驱动态势持续,发动机下滑趋势渐趋收敛。新能源汽车不断渗透市场,电动化与智能化已然明确成为汽车的核心差异化竞争力,零部件企业持续加速布局。在2024中国百强榜中,新上榜的11家企业里,竟有8家从事新能源或电子板块。

从细分板块中供应商的业务表现来审视,2023年新能源和电子板块相较于其他板块,依旧保持着更高的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板块增幅达20%,轻量化板块的收入和利润水平继续稳步提升,发动机板块因头部企业的良好表现,下滑态势有所收敛。

新能源车险发展

新能源车低成本受欢迎,但车险定价难、赔付成本高,因高出险率、高维修成本及未成熟技术所致,保险公司短期内面临挑战。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新能源车险定价和赔付面临诸多挑战。新能源车险的高成本主要源于其较高的出险频率和案均赔款。据中再产险统计,各类新能源车的使用性质几乎均显示出比传统燃油车更高的出险频率,尤其是家用新能源车,其出险率高达30%,远超过传统燃油车的19%。同时,新能源车的案均赔款也整体偏高,家用车的平均赔款达到7201元,比传统燃油车高出近600元。

新能源车险成本难以控制的原因,主要在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导致其驾驶过程中的故障率较高。此外,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和故障维修价格也相对较高,这增加了保险公司在车辆出现故障时的赔付压力。尽管新能源车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新能源车的保有量相对较小,数据有限,技术迭代迅速,这些因素都使得保险公司在短期内面临收入难以覆盖成本、创新意愿不高等问题。

2024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展望

电动车充电需求大增,预计建超亿座充电站,2035年欧中增7600万、7500万轻型桩。

随着充电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未来的充电设施需求将大幅上升,大约需要1.51亿座轻型电动车充电站以及约120万座中重型电动车充电站。这一增长趋势深受充电便利性的影响,因为充电的便捷程度直接决定了充电站的建设与布局。在欧洲和中国,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不断提升,这进一步推动了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增长。

2024年汽车营销趋势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受青睐,六成四消费者首选,因其创新、时尚、高性价比。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自主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在购车决策中,自主品牌的影响力逐渐加大,尤其是当消费者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据统计,高达64%的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车时,将自主品牌作为他们的首选。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国产新能源车在消费者心中的强大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的背后,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创新科技、外观设计以及性价比等方面的出色表现。

首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创新科技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它们不断引进和研发先进的技术,致力于提升车辆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让车辆更加安全、舒适,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智能的驾驶体验。

其次,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外观设计上紧跟时代潮流,展现出时尚、前卫的风格。它们注重细节处理,打造独具特色的车身线条和造型,满足消费者对美感的追求。

最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性价比方面也表现出色。它们以更加合理的价格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实惠的购车体验。这种高性价比的特点也进一步增强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自主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正稳步提升,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将在未来实现更加辉煌的成就。

2023-2024年二手车市场消费需求

用户倾向于选择低价燃油二手车,而新能源二手车则更受中端市场欢迎。

用户对于燃油二手车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低价偏好,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价格在15万元以下的车型。这种趋势在2023年尤为明显,相比往年,15万元以下价位的意向占比有了显著增长,增加了3.5个百分点,并且这一占比已经超过了总需求的一半。这一数据充分表明,消费者在选择燃油二手车时,更倾向于追求经济实惠的车型,以满足日常出行或特定需求。

与此同时,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则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特点。消费者对于新能源二手车的需求更多地向中端市场倾斜,特别是集中在10-25万元的价格区间。

与2022年相比,这一价格区间的需求增长迅猛,同比增长率高达17.1%,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增长势头。而在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中,15-20万元的价格带成为了消费者需求最集中的区域。这反映出消费者对于这一价位段的新能源二手车具有高度的认可度和青睐度,他们认为这一价格区间的车型在性能、配置、续航等方面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也在价格上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中国纯电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和用车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轿车市场份额出现下滑趋势,而紧凑型及以上SUV市场则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轿车市场份额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与此同时,紧凑型及以上SUV车型却实现了大幅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根据上险量数据显示,SUV车型的市场占比不断攀升,目前已占据38%的市场空间,成为汽车市场的一大亮点。

在细分市场中,消费升级趋势愈发明显。无论是轿车市场还是SUV市场,低端车型的市场均表现出萎缩态势,这进一步体现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性能车型的追求。特别是在SUV市场中,紧凑型及以上车型均处于市场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些车型凭借出色的性能、时尚的外观以及丰富的配置,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MPV纯电车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未能实现份额的突破。这可能与消费者对于MPV车型的接受度、充电设施的普及程度以及电池续航里程等因素有关。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MPV纯电车型或许能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

总体而言,当前汽车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的调整与变革。轿车市场份额的下滑和SUV车型的大幅增长,都是市场消费升级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体现。对于车企而言,把握市场趋势,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车型,将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

2024赋能汽车电动化转型-中国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在全球公用充电桩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数量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公用充电桩保有量已达到惊人的100万根,较2021年增长了25%。这一数字不仅占据了全球公用充电桩总保有量的51%,而且是欧洲的两倍近,更是美国的八倍之多。这一巨大的增长不仅凸显了中国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决心和实力,也反映了中国对绿色出行的坚定承诺。

公用充电桩主要分为交流桩和直流桩两种类型。其中,直流桩因其装机功率较大,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更快速、更高效的充电服务。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公用充电桩中,直流桩占比达到了47%,而交流桩则占据了53%。这一比例显示出中国在充电桩技术选择上的均衡与前瞻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直流桩占比远高于欧洲(13%)和美国(21%),表明中国在快充技术方面的应用和普及走在了世界前列。

此外,令人瞩目的是,截至2022年底,全球范围内建成的所有直流公用充电桩中,有高达76%是位于中国。

这一数据不仅证明了中国在直流充电桩建设方面的领先地位,也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领域的重要地位。

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趋势展望

随着新兴价值池的不断扩张,价值版图正在经历重构。创新先锋预计将占据近八成的市场份额,引领这一变革。

未来数年,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的升级、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以及跨界竞争者的加入,汽车行业的价值版图将面临重构。普华永道思略特预测,新兴价值池将迅速扩张,其中80%的增量价值将由创新车企掌握,而传统车企仅能占据20%的份额。

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将推动金融服务、车载软件服务、补能服务、出行服务以及电池循环利用等新兴价值池实现快速增长,并在车企战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比之下,虽然汽车生产、销售、零部件和售后等传统价值池仍具一定规模,但从增长潜力和盈利能力来看,新兴价值池展现出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随着新势力和跨界竞争者的不断涌入,新兴价值池在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预计优势新生态竞争者将占据八成的新兴价值池份额,并有望孕育出数家万亿规模的车企或车企联合体。

因此,传统车企需要紧跟价值池发展趋势,评估自身在新价值池中的竞争力,并加快创新步伐。通过将核心竞争力转向新价值池领域,传统车企有望在新一轮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THE END
1.2023麦肯锡中国消费者报告这是一份由麦肯锡公司发布的关于中国消费者的报告,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且消费者在花钱方面变得更加谨慎,储蓄率也有所上升。报告还指出,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处于历史高位,2022 年前 6 个月的 FDI 再次实现快速增长。此外,报告还分析了中国消费者行为的五大新https://www.jianshu.com/p/9a3eb53cf965
2.京东2023年度十个消费观察世界黄金协会《2023中国金饰零售市场洞察》报告显示,黄金饰品仍是中国珠宝零售商库存中的绝对主力。2023年上半年,黄金饰品占其库存的67%,相较2021年的52%有显著提升。其实,购买黄金首饰,涨跌都不是大钱。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更像是面对消费主义的挣扎和不确定性中抓住的一点安全感。年轻人“蹭老”不“啃老”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612773089308981&wfr=spider&for=pc
3.专题2024年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汇总PDF洞察(附原数据表)由此可见,对于品牌来讲,在关注产品本身之外,若能切实有效地提升服务体验以及品牌营销体验,那么其便更有机会赢得市场中摇摆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品行业的5G新时代:2024年消费品行业趋势洞察 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呈现出稳健而强劲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达到https://blog.csdn.net/qq_19600291/article/details/143712937
4.创新趋势明显消费持续攀升《202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行业发展与消费洞察期间,新华网联合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发布《202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行业发展与消费洞察》报告,解析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解读中国消费者化妆品消费行为数据,前瞻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化妆品行业创新趋势明显 消费持续攀升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169.0亿元,同比增长6.4%,2025年有望增至http://www.xinhuanet.com/fashion/20231127/ffbe733e9ec5497b8de178e245df7847/c.html
5.专题2024手机消费趋势洞察报告合集PDF分享(附原数据表)中康科技:2024年消费者健康洞察呼吸系列报告-哮喘篇(预览版) 报告2024-05-26 人民数据研究院:颜值消费新趋势洞察报告(2023) 报告2024-05-26 最佳东方:2024新消费时代市场传讯人才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报告2024-05-25 光华博思特:2024中国灵芝产业消费大数据与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报告2024-05-25 https://blog.51cto.com/u_14293657/11230001
6.2023中国降生活趋势洞察报告20231205090802.pdf能健康消费的重要趋势。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结合线上消费大数据及调研数据,洞察当代消费者健康痛点, 挖掘健康消费下逐渐涌现的细分需求,探讨覆盖全人群、全场景、全需求下的未来健康消费新主张。 2023中国健康生活趋势洞察报告 需求侧、供给侧双向驱动,推动整体大健康消费产业结构新升级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05/5330044111011021.shtm
7.《2024全球泳装市场洞察报告》解读:解锁夏日经济新趋势,抢占消费泳装作为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游泳和水上活动的服装,早已超越了其功能性需求,成为了时尚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复苏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泳装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契机。 本报告致力于为您提供深入的市场洞察和精准的数据分析,全面剖析泳装市场的概况、消费者需求、行业动态及地区发展趋势,助力把握市场脉搏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6d57f968e9f0930211c3346
8.趋势2024年消费者洞察趋势报告发布,“性价比”“下线城市?(快消品讯)日前,凯度咨询团队推出China MONITOR 2023年年终报告,聚焦六大价值观、三大生活态度和八大人群画像全面剖析消费者变化,发掘其中趋势洞察。 《快消品》了解到,六大价值观包括:经济财务观、环保观、健康观与幸福观、家庭观与人际观、社会文化观、数字化与科技观;三大生活态度包括:工作生活、休闲娱乐、购物http://www.fmcgchina.com/newsinfo/6845536.html
9.艾媒咨询202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多元化的营养健康需求为中国方便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方便食品市场发展及消费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已达6736亿元,预制菜https://www.iimedia.cn/c400/10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