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理是一种基于应收账款的贸易融资和风险管理工具,其基本模式是:应收账款债权人(即卖方或供应商)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人(即保理商),保理人提供资金融通、信用风险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服务。保理人根据保理合同受让应收账款并且代替买方或债务人付款。如果买方或债务人无法付款,保理人则付款给卖方或供应商。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的规定,保理合同是“应收账款债权人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催收、应收账款债务人付款担保等服务的合同”。
根据是否涉及国际贸易,保理可以分为国内保理和国际保理;根据是否承担信用风险,保理可以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根据是否涉及多个保理商,保理可以分为单边保理和双边或多边保理;根据是否公开转让应收账款,保理可以分为公开式保理和隐秘式保理。
二、全球保理行业发展现状
2021年全球因素业务量(即国际保理业务量)达到3.09万亿欧元,同比增长13.5%。其中,欧洲地区因素业务量占比最高,达到68.7%,其次是亚太地区(18.9%)、美洲地区(10.6%)和非洲地区(1.8%)。从单一国家来看,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因素市场,2021年因素业务量达到5,626亿欧元,占全球总量的18.2%,连续第五年领跑全球。
从地区上看,2022年不同地区的因素业务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欧洲地区因素业务量仍然保持领先,达到2.4万亿欧元,增长13.2%;亚太地区因素业务量受到中国市场的推动,增长8.5%,达到1.2万亿美元;美洲地区在疫情后经济复苏迅速,因素业务量增长24%,达到1.1万亿美元;非洲地区虽然因素业务总量占比较低,但增长率高达30%,达到0.3万亿美元。
从行业上看,2022年全球因素业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40.3%)、批发贸易(24.1%)、服务业(16.2%)、零售贸易(7.6%)等领域。其中,制造业仍然是最大的因素客户群体,尤其是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行业。
从未来趋势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贸易活动恢复正常水平,预计2023年全球因素业务将继续稳步增长。同时,在数字化、标准化、跨境化等方面也将有更多的创新和合作出现,以提高因素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三、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现状
商业保理作为一种服务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中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发展历程。2012年商务部开展商业保理试点工作以来,历经政策引导、市场培育、规范发展等阶段,整个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注册商业保理法人企业及分公司存量共计10724家,相较2019年年底的11837家减少了9.4%。这是自2012年成立商业保理行业试点以来,连续第二年出现下降。截至2023年2月,中国商业保系存量企业约为8261家,比2019年减少了30.5%。
从市场规模看,2022年中国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包括ABS在内的各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共计3,765只(含存续期内再次发行),总规模为2.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ABS在内的保理业务量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商业保理业务量为0.7万亿元,同比增长31.2%;银行保理业务量为0.4万亿元,同比下降10.3%。
从市场结构看,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商业保理企业及分公司约1.5万家,其中商业保理企业(含分公司)约1.4万家,银行保理企业(含分公司)约100家。与2020年相比,商业保理企业及分公司数量增长了近30%,其中商业保理企业(含分公司)增长了24%,银行保理企业(含分公司)减少了56%。
从地域分布来看,商业保理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重点城市,其中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的商业保理企业数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商业保理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占比超过90%,其次是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从行业分布来看,商业保理企业主要服务于批发零售、建筑工程、制造、租赁和商务服务等领域。
从市场特点看,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以国内保理为主,国际保系占比较低。2020年中国商业保系国内保系占比达到98.4%,国际保系占比仅为1.6%。2021年中国商业保系国内保系占比达到91.29%,国际保系占比为8.71%。这与我国外贸规模和国际因素协会(FCI)的数据不相符,反映出我国商业保系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
以有追索权保系为主,无追索权保系占比较低。2020年中国商业保系有追索权保系占比达到95.8%,无追索权保系占比仅为4.2%。2022年中国商业保理有追索权保系占比达到96.5%,无追索权保系占比仅为3.5%。这与国际惯例不一致,反映出我国商业保系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尚需提高。
以公开式保系为主,隐秘式保系占比较低。2020年中国商业保系公开式保系占比达到94.7%,隐秘式保系占比仅为5.3%。2021年中国商业保系公开式保系占比高达94.5%,隐秘式保系占比仅为5.5%。这与我国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关,反映出我国商业保系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难度较大。
以单边保系为主,双边或多边保系占比较低。2020年中国商业保系单边保系占比达到93.8%,双边或多边保系占比仅为6.2%。2021年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单边保系占比高达94.4%,双边或多边保系占比仅为5.6%。这与我国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关,反映出我国商业保系在跨境合作方面的局限性。
四、对中国商业保理行业的看法和建议
尚普咨询集团认为,中国商业保理行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和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