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协会新闻中国洗协

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简称:规划)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导思想及洗涤用品行业实际情况编制,并经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审议通过。该规划回顾了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十二五”发展概况,简析了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洗涤用品行业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建议。

一、行业“十二五”发展概况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此期间,中国消费者对洗涤用品的消费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去污力的保证以及价格的便宜,更多的消费者趋向于对洗涤用品的细分化和功能化的需求,进而推动了洗涤用品行业的技术提升。洗涤用品行业形成了个人清洁护理用品、家庭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和公共设施清洁护理用品三大品类体系,产品形态除常态化的粉状和块状洗涤剂外,使用方便、节能降耗的液体化产品得到快速增长和发展。产品除考虑功效性外,更加注重安全与环保、生产过程中的节能节水、以及运输过程中能耗和物耗的降低。

针对终端产品功能化与差异化的需求,表面活性剂原料在传统大宗品种方面不仅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在装备及工艺方面得到了提升,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宗原料实现了自给自足;同时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适合于洗涤剂产品的新型功能性原料的生产有所突破,如表面活性剂部分催化、装置及分子设计的关键技术、实现醇醚糖苷的万吨级产业化、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万吨级产业化等,这对优化洗涤用品配方起到了积极作用。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了行业平稳、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洗涤用品生产大国。

(一)“十二五”期间行业运行情况

1、洗涤用品及主要原料生产情况

2015年我国洗涤用品总量(洗涤剂及肥(香)皂)已经达到1354.55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递增率8.68%,高于“十一五”期间0.23个百分点。其中,洗衣粉产量444.76万吨,年递增率4.47%,比“十一五”期间减少了0.85%;液体洗涤剂产量819.79万吨,年均递增12.34%,比“十一五”期间减少了0.8个百分点。根据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后简称: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统计,2015年肥(香)皂产量为90万吨左右,“十二五”期间年递增率2.04%。近10年肥(香)皂产量一直在80~100万吨波动。

“十二五”期间,国内洗涤剂用原料也得到了较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底,随着新建烷基苯装置逐步开工运营,目前产能已经超过88万吨,产量接近69万吨,国内供应量较“十一五”增加48%;脂肪醇产能已经超过70万吨,产量超过30万吨;4A沸石产量45.63万吨,较“十一五”期间有所增长;表面活性剂产量为193.4万吨,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8.14万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98.64万吨。

表1“十二五”期间洗涤用品及主要原料产量完成情况(单位:万吨)

项目

2011年

2015年

年递增率±%

比十一五增长±%

洗涤用品总量

971.10

1354.55

8.68

0.23

合成洗涤剂

888.10

1264.55

9.24

0.47

其中:洗衣粉

373.40

444.76

4.47

-0.85

液体洗涤剂

514.70

819.79

12.34

-0.80

肥(香)皂

83.00

90.00

2.04

-4.16

表面活性剂

134.07

193.4

9.59

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72.22

88.14

5.1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56.67

98.64

14.86

烷基苯

46.50

68.97

10.36

脂肪醇

33.00

30.00

-2.35

4A沸石

36.48

45.63

5.75

2、洗涤用品行业效益情况

“十二五”期间,洗涤用品全行业经济效益增速出现全面回落。截至2015年底,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777.91亿元,年递增率4.41%,较“十一五”期间低7.25个百分点;利润和利税全面下滑,年递增率分别为-2.93%和-4.94%,分别比“十一五”期间降低了9.99个百分点和13.8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由2011年的9.74%降低到了2015年的7.28%;主营业务成本逐年大幅升高,年递增率为9.25%;2015年底行业资产总计1041.38亿元,年递增率7.23%,较“十一五”期间减少了2.08个百分点;负债总计549.66亿元,年递增率8.01%,比“十一五”期间减少了2.0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2.78%,比例有所提高。主要费用支出中,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达到226.92亿元和80.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了-8.79%和0.18%,增速较“十一五”期间均大幅减少;财务费用达到10.23亿元,增长较快。

表2“十二五”期间效益完成情况(单位: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

1495.85

1777.91

4.41

利润总额

145.72

129.37

-2.93

利税总额

259.68

212.09

-4.94

资产总计

787.63

1041.38

7.23

负债总计

403.88

549.66

8.01

主营业务成本

931.04

1326.16

9.25

营业费用

327.89

226.92

-8.79

管理费用

79.73

80.3

0.18

财务费用

4.62

10.23

21.99

主营业务利润率%

9.74

7.28

资产负债率%

51.28

52.78

由图1利润及利税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洗涤用品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出现拐点,2012年盈利水平最好,但从2013年开始逐年下降,目前主营业务利润率仅为7.28%。

3、洗涤用品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洗涤用品行业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传统的肥(香)皂产量基本稳定,洗衣粉产量增速放缓,液体洗涤剂得到了快速发展,引领整个洗涤用品产量的增长。

由图2可以看出,在市场份额方面,肥(香)皂、洗衣粉市场占比有所下降,液体洗涤剂比例不断上升,其中尤以洗衣液发展最快。另外,家居清洁护理产品以及工业与公共设施清洗剂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另据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统计,浓缩洗衣粉仍然仅占总量的3%;无磷粉比例逐年升高,目前约占总量的90%;加酶洗衣粉约占总量的84%。肥皂与香皂的比例为4∶1,透明皂占肥皂总量的80%。洗涤剂浓缩化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效不大。

4、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凸显。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已占全行业总产量的80%以上。其中,肥(香)皂前10家企业占总量的86%,洗衣粉前10企业占总量的76%,洗衣液前10企业占总量的87%,餐具洗涤剂前10占总量的84%。

5、工业及公共设施(I&I)清洁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工业和公共设施(I&I)清洁行业起步相对较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产品市场规模超过1100亿元,利税过百亿元。其中,公共设施清洁领域占到了41%。从产品类别来看,我国I&I清洁产品市场中清洁剂约占一半,即500亿元左右。

6、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7、行业自律不断加强

(1)倡导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十二五”期间,中国洗协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中国洗涤用品行业自律公约》,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制定了《中国洗涤用品行业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洗涤用品行业自律惩戒制度》以及《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争议处理规则》。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协调本行业企业间出现的问题,维护行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2)开展产品质量自律跟踪调查

自2005年始,“产品质量自律跟踪调查”项目正式由中国洗协牵头实施。“十二五”期间,分别对洗衣液(含丝毛净、衣领净)、洗手液、沐浴剂、浓缩洗衣粉、浓缩洗衣液、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等产品进行了产品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行业和社会公告。

(3)规范市场浓缩洗涤剂命名,推广“浓缩洗涤剂”标志

中国洗协于2009年始在行业推广“浓缩洗衣粉”标志;2012年9月推出了“浓缩洗涤剂”标志。2012年6月,协会又发布了《关于规范洗涤剂产品名称的通知》(中洗协[2012]33号文件),要求行业企业对符合或略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洗涤剂不再宣称“超浓缩”、“超超浓缩”、“高浓缩”、“浓浓缩”、“高浓度”等概念。这些举动旨在宣传环保、低碳产品,倡导消费者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促进行业进步。

(4)进一步加强行业信息统计工作,发布行业调研报告

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对行业运行分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2年8月,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工作条例》和《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组织构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在行业统计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

(5)建立洗涤用品主要原料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2014年开始,中国洗协正式启动了建立“我国洗涤用品原料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洗涤用品主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和洗涤剂原料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库。

(二)我国洗涤用品行业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消费者消费趋势的变化将引领行业发展

城镇化已经成为全球趋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的生活条件将得到改善,生活习惯将逐渐发生变化,必然也会带来消费习惯的变化,比如消费理念的提升、自动洗衣机普及率的提高、洗涤频率的改变等等。洗涤用品如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使用特点,对产品研发和营销而言形成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消费者消费方式的改变,将对行业的发展模式产生影响。

2、产品结构亟待调整和升级

我国洗涤用品产品结构“十二五”期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与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1)中低档产品比例仍然偏大;(2)浓缩化进展不大,国外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洗涤剂的浓缩化,而我国目前浓缩产品的比例仍低于4%;(3)传统的洗涤用品发展较快,但家居、公共设施等专用的功能性洗涤用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品种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要求,市场覆盖率也不高,工业用洗涤剂在开发和应用上的差距更大。

3、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良莠不齐,行业非理性竞争依然存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洗涤用品产品门类已经相对比较齐全,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近年来消费者对洗涤用品的市场满意度在快消品中一直名列前茅。然而,目前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仍较为严重,产能过剩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个别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短视行为,加上众多社会资本的涌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也使得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差异化、可持续化发展,是企业摆脱恶性竞争、步入良好发展轨道的必然之路。

4、功能型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等原料依然短缺

目前大宗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产品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与规模化,并已成为全球表面活性剂和部分助剂等产品的生产大国。然而,功能型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经过国家组织的几个五年计划的技术攻关,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发了一定数量的新型功能型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但在品种、数量、产业化进程与应用推广上仍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5、技术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6、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严重

以规模求发展是“十二五”期间行业企业发展的主要现象之一,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无论是洗涤用品产品行业,还是与之配套的原料行业均存在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其一,部分洗涤用品产品企业盲目上规模,使得产能过剩,不少中小企业靠OEM维持生计,严重缺少自主品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二,主要原料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使得原料供应商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起始原料如石油、油脂等价格却大幅波动,使大多数原料生产厂商面临经营困难的风险,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各家企业需要在产品的高质化、差异化方面更加努力,通过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

8、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在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日渐显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4年全国互联网用户超过6.49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5.57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产业新商业模式迅速壮大,冲击着所有的商业模式。

洗涤用品行业的众多企业也通过融入、尝试、接触等多种方式,加入了网络营销等电子商务运作的潮流,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有了发展空间,线上品牌新模式正在悄然崛起。网络品牌的培育和产品的私人订制服务为更高附加值、更专业、更个性的小众产品带来更广阔的市场营销平台,为许多企业做专做强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企业形象传播、产品推广、市场营销和市场质量监管等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

9、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作用较弱,非正常渠道的技术流失扩散现象较为严重

10、大型洗涤用品生产企业对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积极性不高,行业示范效应不强

“十二五”期间,很多大型企业加大了研发方面的人力、财力投入,强化了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功能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品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配方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然而,大型洗涤用品生产企业出于商业化运作等方面的原因,同时由于很多新产品系统安全性能测试相对滞后,对于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应用积极性不高,行业示范效应不强。

11、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国内洗涤用品行业技术装备有了长足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为企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一方面我们的技术装备以及零部件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许多用于生产和研发的关键技术和设备还依靠进口;另一方面,业内也有不少企业对技术装备重视不够,在在建和改造的投资方面着眼眼前利益,往往带来一些后续隐患。业内还有很多企业的生产工艺是间歇式操作,反应的动力及热能消耗相对较高,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产品品质稳定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资源利用效率及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减排环保、品质保证、以及降低生产管理成本等方面均面临着更高标准的挑战,而先进的技术装备是这些方面的基础保障。随着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3D打印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结合日臻成熟,必将为行业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供更多更好的装备选择,从而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

12、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13、行业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历经30多年市场经济环境的洗礼,洗涤用品企业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上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总体来说,大多数企业依然是以简单、粗放的低成本管理为主,管理理念的表现形式多为重量轻质、急功近利,这种低水平的粗放式管理在各方面消耗严重,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创新管理观念,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才能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二、行业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宏观形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受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整体处于疲软态势之中,主要国家相继实施深度的政策调整以应对危机,世界经济发展模式面临重大转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着新的突破,全球产业结构面临着重大的调整,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然而,各国在复苏之路上走走停停,复苏步伐均不如预期。可以说,“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中度过的。

(二)国内宏观形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经济发展逐渐由高速、超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发展时期,全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到了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我国洗涤用品行业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发展,要努力适应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转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等特征的新常态给行业带来的影响。

三、国际洗涤用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际洗涤用品市场现状

2013年全球洗涤剂市场总规模已达1548亿美元,近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其中,中国市场以13.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遥遥领先,拉动全球洗涤剂市场的增长,印度以及拉美、非洲等地区增长也较快。发达国家市场中,日本增速较为明显,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而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趋于成熟稳定,增速较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态势(见图3)。年人均家居清洁用品消费方面,日本和英国人均消费量最高,超过90美元/人;其次为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国家,人均消费量为70~90美元/人,而中国仅为10美元/人。

产品品类方面,洗衣类产品比重最大,占洗涤剂市场总量的53%;其次为硬表面清洁剂,份额为14%;餐具洗涤剂为12%。此外,还有其他家居类清洁护理产品等(见图4)。

产品结构方面,发达国家目前基本上以液体化、浓缩化产品为主。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推进洗衣粉浓缩化,2003年后又开始推进液体洗涤剂的浓缩化进程,目前液体洗涤剂已占市场80%以上的份额;西欧市场液体化和浓缩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自2009年起,洗衣液市场份额就超过了洗衣粉,并且市场优势逐年扩大;日本自1983年开始洗衣粉的浓缩化,如今浓缩洗衣粉占洗衣粉总量的95%以上,液体洗涤剂近年来也发展迅速。与西欧市场类似,自2011年开始,日本洗衣液市场份额也首次超过洗衣粉,并且两者差值在逐年扩大,市场上超浓缩洗衣液近年来也有了较快发展,这些产品表面活性剂含量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欧美等发达国家产品市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胶囊洗涤剂为代表的单次剂量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这一配方超浓缩、使用便捷、方便计量的产品在上述地区市场中深受欢迎,市场份额逐年扩大。这类产品已于2014年在日本市场上市销售,增长势头也十分明显(见图5、6、7)。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洗涤剂产品结构尚有不少差距。以金砖五国(中国、巴西、南非、俄罗斯、印度)为例,目前市场上产品品类方面仍以洗衣粉为主,洗衣液正处于起步或快速发展期,块状肥皂依然占有相当比例;产品形态方面,主要还是以普通型产品为主,浓缩型产品比重较小(见图8)。

(二)国际洗涤用品法规、标准

美国对化学成分的控制是通过《有毒物质控制法》(ToxicSubstancesControlAct)来进行,对产品安全和标签的管理则是通过《联邦危险品法》(FederalHazardousSubstanceAct)、《消费品安全改进法》(ConsumerProductSafetyImprovementAct)来实施。

日本对化学成分的控制是按照《化学物质控制法》(ChemicalSubstancesControlLaw)进行。《含有害物质的家庭产品管理法》(Lawforthecontrolofhouseholdproductscontainingharmfulsubstances)对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上限作了规定,同时还针对餐具洗涤剂制订了推荐性标准,主要从产品安全角度,对餐具洗涤剂中的砷、重金属、甲醇等安全性指标以及部分原料的安全性进行了规定。

(三)行业组织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1、美国

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清洁协会(ACI)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项目(SustainabilityMetricsProgram)。该项目通过定期公开发布数据,为协会会员企业提供商业价值,同时推动清洁剂产品及其原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共有四个指标体系:能源使用情况、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用水量、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等。同时,于2014年发表了《可持续清洁宪章》(CharterforSustainableCleaning),要求企业建立对其可持续发展表现持续进行评估、回顾、改进的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选择、资源使用、职业健康与安全等所有清洁产品重要生命周期阶段的内容。

2、欧洲

为推动欧洲洗涤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欧洲洗涤剂协会(A.I.S.E)做了大量的工作。1997年开始,A.I.S.E便发起了名为“良好环境实践密码”的活动,倡导减少洗涤剂中无效成分含量,推动洗涤剂的浓缩化。1999年与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一道,启动了家用洗涤剂原料“人类与环境风险评估”(HERA),对欧洲市场上家用洗涤剂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料进行了安全性风险评估。

2005年,A.I.S.E发布了《可持续清洁宪章》(CharterforSustainableCleaning),以生命周期评估为基础,涵盖了化学品及清洁剂产品的人类与环境安全、生态效率、职业健康与安全、资源利用以及消费者信息等。签约践行宪章的企业必须每年报告宪章中所规定的关键性能指标,从而来衡量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步伐。2010年,A.I.S.E又对宪章进行了修订,允许企业对单个产品做出可持续保证,并且可以对符合可持续模式的产品使用统一的可持续标志。

3、日本

日本肥皂和洗涤剂工业协会(JSDA)自1995年开始,在行业内倡导自愿减少塑料包装使用量,主要措施是采用补充装,对所有液体类产品进行包装替换。采用软袋式补充装,可以显著减少包材的塑料用量,而对包装瓶的重复利用,又确保了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便捷需求。该倡议初始预期到2015年包材所用塑料总量减少40%,实际上到2011年便已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这一倡议,日本市场上目前超过80%的洗衣液产品采用了补充装,补充装使用率最低的为硬表面清洁剂,其使用率也超过了60%。

(四)国外洗涤用品市场发展先进经验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欧盟和美国都积极引入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通过客观公正的产品测试,向消费者推荐使用性能更优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则根据第三方发布的检测报告,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简单追求价格便宜的产品。以德国为例,在政府的推动下,德国于1962年建立了“商品测试基金会”(StiftungWarentest,简称STIWA)。STIWA是一家消费者保护组织,它的职责是对制造商的产品及服务业绩作出客观的评价。自1966年起,“商品测试基金会”定期出版名为《测试》(Test)的杂志。为了让消费者更多地了解商品信息,从1968年起“商品测试基金会”将所有受检商品的检测结果刊登在这份杂志上。200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96%的德国人知道“商品测试基金会”,其中约有30%的采访对象将该机构的检测结果作为购物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他欧美国家也有类似情况,消费者对更好产品的要求与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公正中立的检测与发布,成为了提升产业链最重要的推手。

(五)国际洗涤用品发展趋势

未来一段期间,主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望趋于稳定,发达经济体经济有望进一步好转,世界经济整体将处于平稳之中,国际市场需求将出现回升态势。根据世界银行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升至3.5%。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日益凸显,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也日益不容忽视,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挑战仍然很严峻。国际洗涤用品工业总的发展方向是可持续化发展,产品形态趋势是浓缩化、液体化,产品性能上则为生态化、安全化、功能化趋势。随着家电、信息技术的发展,配有智能分配器的智能化产品以及具有高浓缩、定量、使用便捷等特点的胶囊洗涤剂也将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此外,节水节能型的生态安全性洗涤剂将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

四、行业“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洗涤用品行业应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信心,尊重市场规律,着力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以智能化制造、绿色化制造、服务型制造引导洗涤用品行业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全面提升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协同化、网络化的创新体系激发市场活力,为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加强自主技术创新,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通过创新激发活力,加快功能性原料的研发与应用,提高生产工艺和装备的整体水平,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的创建能力。以政策引导、法规规范、技术标准规范等手段,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促进行业向集约型、循环型、低碳型发展。

2、坚持生态发展的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技术、资本转向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向;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生产过程中实施源头减量化优先,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重视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和废物的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产生和污染物排放;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浓缩洗涤产品,促进节能节水,降低排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

3、坚持质量诚信的原则

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以质量升级提高有效供给,赢得市场竞争。为此,继续倡导“质量为先、诚信兴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保障产品品质,维护行业良好发展;建立行业产品安全评价体系,增强消费信心,促进政府、媒体、企业及消费者之间对于洗涤剂安全使用的良好认知与互动。

(三)主要目标

1、未来五年规模总量目标

——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5%,到2020年达到2100亿元;

2、结构调整目标

到2020年,浓缩(高效)洗衣粉占洗衣粉总量的比重达到20%,衣用液体洗涤剂占衣用洗涤剂总量的比重达到60%,浓缩(高效)液体洗涤剂占液体洗涤剂总量的比重达到20%。

3、节能减排目标

到2020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及工艺和装备的技术改造,实现减少排放,引导企业达到和高于本行业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标准规定的目标。

五、主要任务

洗涤用品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为指导,坚持把行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需求为主导,着力技术和市场创新。

积极推动前沿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的完整创新链,通过高效催化、清洁工艺的研究,开发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安全的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积极鼓励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开发的绿色原料的应用;采用安全、环保型表面活性剂和助剂,开发浓缩、节水、环保、安全的洗涤用品;提升生产运营整体水平,全面推进洗涤用品行业的节能降耗,促进洗涤用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洗涤用品、表面活性剂、油脂化工、洗涤助剂等制造行业智能制造装备水平,形成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及信息化的成套生产线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重点实现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

(一)加快研发体系建设,促进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相结合的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攻克行业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在产品品质、装备制造、能源资源、生态环保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油脂化学品:开发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和功能性的油脂化学品、绿色油脂催化剂、废油脂和油脂化工副产物的深度利用等技术,以及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生物质基绿色表面活性剂:以天然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原料,集成化学、生物、机械、电子等现代科技成果,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核心技术国际领先)的生物质基绿色表面活性剂技术。具体指标要达到:原材料原子利用率在90%以上,分子质量中生物质基占比高于60%,七天降解度高于90%(易于生物降解),应用配方毒性LD50≥5000mg/kg等。

3、特殊功能高效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高效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技术。其功能性能够满足应用行业替代进口的要求,如耐强碱表面活性剂的耐碱浓度要达到5molNaOH/L等,应用配方毒性LD50≥2000mg/kg等;解决高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干燥问题,取得高活性、粒度均匀、具有流动性、不易结块的粉体。开发安全、高效、多功能的新型助剂,以有效提高洗涤用品效能。

4、低碳环保安全型洗涤用品:积极促进浓缩化、定量型、低泡易漂洗、节能节水型、安全环保的洗涤用品配方技术的研究;推进新型生物技术在洗涤剂配方中的应用;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功能化、专用化和便捷型的洗涤用品;开发满足工业与公共设施领域需求的专业化安全环保的清洗用品,如:工业洗衣行业,通过优化低温表面活性剂、新型稳定漂白剂的复配,改善主洗系统和漂白系统洗涤技术,采用突破性的低温、低碱度洗涤,以达到和传统的高温洗涤同样的清洁效果,实现节约用水、汽、电,并减少污水排放,大大降低洗涤的综合成本。

5、节能环保关键共性技术:节能节水型洗涤剂及其配用表面活性剂的清洁生产技术;以天然可再生资源(如油脂、淀粉等)制备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清洁生产技术;表面活性剂绿色制造装备与精细化自动控制技术;洗涤用品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

6、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智能制造工艺:以生物技术、清洁工艺、高效装备与检测控制,开发并应用示范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智能制造工艺。达到工艺过程安全、无污染、无排放,工艺控制稳定,产品合格率100%、优级品率90%以上。

(三)加强技术改造,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

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借鉴国际先进技术,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备;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技术装备改造升级,推进生产过程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重点产品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制造体系。

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推动装置连续化、自动化,全面实现装备结构升级换代。着力研究改造表面活性剂生产装置,使其更加满足节能及清洁生产的要求;开发和改造洗衣粉制造工艺技术,研究完善附聚法高效浓缩化洗衣粉生产工艺和设备;进一步研究和改造传统间歇式液体洗涤剂的生产技术;开发适合产品特性的具有实现多品种多规格产品生产、具有破损及缺码等质量缺陷的智能识别和剔除的自动化、智能化包装技术,实现产品从包装、装箱、码垛、入库的全过程自动化;通过技术改造,优化行业原料储存及运输方式,以物料装卸过程的管道输送、机械大件吊装、“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应用等方式代替人工、半机械化的搬运方式,加快提升产品的机械化装卸水平。总之,要不断推进精益制造,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过程控制,提升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行业制造水平。

(四)强化提升标准化水平,加强市场监管措施,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产品和原料安全性评价方法及标准的制订,强化表面活性剂等产品的生物降解性及有害物质残留量等方面的标准;在国家及化工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技术特点制定具有行业特色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如合成洗涤剂装置设计规范、磺化装置设计规范、乙氧基化装置设计规范等行业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行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能效标准;逐步有序地建立建全行业标准数据库及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准则和专业性的指导和评价方法;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推进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双向转化。

(五)扩大消费市场,拉动行业发展

(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

强化“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意识,结合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推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更具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硬件配置等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行业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进一步促进从采购到售后的一体化质量管控体系建设,着力提高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保证产品品质;提升产品的技术内涵,提高产品的价值,通过细分消费者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进一步确定清晰、稳定、长久的品牌形象,推动品牌的延伸扩张,提升产品品牌价值;继续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培育发展名牌。

(七)加强市场营销方式创新

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消费者为王的时代。当前的消费者更加要求服务型供给,更加个性化,更加注重体验。随着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销售模式,加强市场营销方式创新已势在必行,要加快创新适应于新形势下的市场营销理念和方式方法。

(八)建立洗涤用品安全评估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对洗涤用品中活性组分、功能性添加剂(防腐剂、抑菌剂、杀菌剂等)等的安全性评估规范、标准建设;培育安全性评价、检测第三方机构;建立我国洗涤剂原料及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提出我国洗涤剂主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导则和洗涤剂原料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库。

(九)完善节能降耗评价体系,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六、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科技投入

积极利用国家技术创新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保护知识产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围绕产品升级、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行业产品技术及生产装备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加强质量管理、诚信建设

配合《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追溯系统,健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大力支持质检方式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监管效能;推进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向社会公开公示,通过质量信用信息公开和公示,让广大消费者了解市场主体的质量信用状况,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提高消费者的质量选择意识;推动出台质量失信的“黑名单”制度,将制售假冒伪劣等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企业纳入“黑名单”管理,并向社会曝光,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优化产品质量发展环境。

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开展洗涤用品及原料的质量跟踪调查及消费者产品使用调查,促进企业不断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引导消费者选择质优、环保的洗涤产品并科学使用;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原料、生产过程以及产品使用的安全性指标监控体系;搭建政府质检部门、质量监督机构、科研机构与企业多层次、多方位的检测技术交流平台,加强企业品质保证能力建设;组织搭建行业内、行业间、国际间的质量信息化和质量管理系统建设的交流平台,逐步推进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提升行业民族品牌的产品质量竞争力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诚信经营。以诚信为立企之本、创牌之基,构建“诚信”品牌,促进诚信履约贯穿于产品质量、清洁生产及经营全过程,保持产品与品牌承诺及宣传的一致性,以良好的信誉赢得社会大众的信赖和支持;大力推广高效节能和环保低碳的洗涤产品,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利用,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和谐统一,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三)构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开放性和共享性的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网络共建等以应用为主导、面向市场、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

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面向企业开放共享科技资源的公共技术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开展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助企业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创新管理和开拓市场;

积极对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为行业科研、生产、技术储备等方面提供服务支持的对接平台;

保证洗涤用品及其原料对环境和生态的安全性,对原料、产品以及各组分的安全性评估、评价体系以及对现有的标准体系不断进行完善和提高,形成安全性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上述平台的功能,促进工艺优化和产业升级,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行业所需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开发和培育,尤其是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以及具有敏锐市场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培育;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供求对接,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人才体系;积极吸取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进企业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灵活规范的管理体制,吸引和留住人才,使创新型人才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利用。

THE END
1.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县城家电清洗业的未来展望在县城做家电清洗怎么样?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更是对一个行业发展前景的一次深入探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家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这为县城家电清洗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技术创新带动行业发展 在过去,家电清洗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手工方法,如擦拭、喷水等,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效率低下,且难https://www.7eldx35s5.cn/ji-qi-ren/112289.html
2.家庭深度保洁的市场潜力与发展趋势分析尽管家庭深度保洁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定挑战,包括: 行业标准缺失: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导致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人力资源问题:优秀清洁工的短缺,以及培训体系的完善不足。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进入者增多,价格竞争激烈,压缩了利润空间。 消费者认知不足:大众对深度保洁的认知仍有待提高,影响了市场的潜在发展。 http://lyjiazheng.com/42157.html
3.县城家电清洗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带来了对这些产品维护和保养的关注。作为一种便捷、高效且环保的服务形式,家电清洗在县城中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县城做家电清洗行业的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https://www.dzvj5vem.cn/ji-qi-ren/335799.html
4.县城家电清洗行情门庭若市的机遇与挑战家电清洗业中的企业开始探索多样化经营模式,如移动式、定点式以及网红体验店等形式,不仅可以增加客户选择,也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知名度。 人才培养与培训重要性 家电清洗作为一个实践密集型行业,对于技工的人才要求较高。但是,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教育资源,在县城这一领域很难找到合格的人员。此外,对https://www.zjhazxz.cn/jing-hua-qi/490806.html
5.县城家电清洗行情门庭若市的机遇与挑战简介县城家电清洗行情:门庭若市的机遇与挑战 在县城做家电清洗,这个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同时也充满了机遇。以下是对这个行业的一些分析和思考。 市场需求旺盛 在县城,居民对于家电清洗服务的需求量大,尤其是在节假日或者年底时,大家都会对家里进行一次深度整理,需要专业的清洁服务来保持家用电器的新鲜感和性能。市场上https://www.ojhijiprn.com/wei-bo-lu/445251.html
6.卧室清洁服务行业2024年全球与中国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第一章:分析卧室清洁服务行业特点、分类及应用,重点分析中国与全球市场发展现状对比、发展趋势对比,同时分析中国与全球市场的供需现在及未来趋势。 第二章:分析全球市场及中国生产卧室清洁服务主要生产商的竞争态势,包括2023年和2024年的产量 、产值(万元)、市场份额及各厂商产品价格。同时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程度,以及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430655.html
7.洁具行业何去何从,现在洁具的利润有多少洁具行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的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洁具企业应不断创新,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的洁具产品。在利润方面,洁具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灵活调整价格策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洁具行业才能实现http://www.jiejupifa.cn/jieju/31876.html
8.水管清洗行业的现状和前景水管清洗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家庭水管清洗市场是近年来慢慢被开发出来,了解水管清洗的人越来越多,而加入定期清洗脏水管的阵营的居民也越来越多。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水管清洗的好处,但是不少人还是对水管清洗知之甚少,下面我们就水管清洗和水管清洗市场进一步的讲解和探讨。https://m.51sole.com/b2b/sides178607402.html
9.自来水管清洗机,家电清洗设备,管洁净水管清洗机不同的家电清洗的方法也各不一样,有的需要清洗内部有的只需按照操作使用清洗剂清洗外部就可以了。你想创业吗?这个项目不起眼几千元投资,比在外打工不要强太多家电清洗体验店如今小家电、厨房油烟机、大型家电市场,每种设备使用久了都需要清洗,行业前景广阔,所以家电清洗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市场还处于红利时期,一些大https://www.bmlink.com/jjb1688/
10.塑料家居有甲醛吗产品有哪些市场分析注意:塑料家居用品要远离阳光充足的地方,不要暴晒;使用完、清洗后的塑料家居用品应该放到阴凉处晾干。 塑料家居行业前景 塑料家居用品批发生意好做吗 1、塑料家居用品批发生意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生意。由于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它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并且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https://www.cnpp.cn/focus/31057.html
11.2024智能家居融合趋势 12三、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增长 12第七章市场前景展望 13一、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13二、未来市场规模预测 14三、新兴市场机会探索 14第八章战略建议与风险控制 15一、市场进入与扩张策略 15二、产品定位与品牌建设 15三、行业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 16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压清洗机行业的市场前景,评估了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6562140.html
12.300个创业金点子一、污水处理装置前景好 二、电池租赁前景好 三、家用医疗器械赚钱好项目 四、制作水晶夜光字招牌 五、流动维修服务车本小好赚钱 六、开家环保洗车行 七、城市里边开金矿 八、开家陶瓷照片店 九、开家电脑翻新店 十、新型遮阳板 第六部分家居行业 一、开家“蜡手”创意店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3188528_466142324.html
13.清洁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252.4.5 技术环境对清洁服务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3章:全球清洁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预判 3.1 全球清洁服务行业发展历程 3.2 全球清洁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3.2.1 全球清洁服务行业供给分析 3.2.2 全球清洁服务行业需求分析 3.2.3 全球清洁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测算 3.2.4 全球清洁服务行业细分市场结构 3.2.5 全球清洁服https://www.cction.com/report/202411/473637.html
14.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家居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5 第一章 家居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第一节 家居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 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业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 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企业https://doc.mbalib.com/view/0181a1a48c228774f44ae3b433f826ed.html
15.洗地机,智能家居的又一项智商税不同阵营的玩家,对行业前景拥有共同远大的理想,又各自怀揣心思规划自己的地盘。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数智前线,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和十年前所面临的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该人士称,大部分企业都在打造自己的生态平台、系统和解决方案,企业之间的利益争夺和博弈,注定难以实现真正https://36kr.com/p/1845544293577347
16.“啥都修”的啄木鸟抢跑IPO!家庭维修赛道前景几何?家庭维修这条赛道前景几何?客户的需求和疑虑分别是什么?啄木鸟此番又能否借着IPO之势一举成为行业龙头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01 “啥都修”的啄木鸟抢跑IPO 家居新范式发现,啄木鸟维修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啄木鸟”)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啄木鸟主要为各种家庭维修需求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就像啄木鸟的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2203.html
17.解码中国卫浴嬗变:恒洁的前瞻洞见与创新引领美通社PR引领行业跃迁,共绘卫浴多样性发展前景 如今,在改善型住房需求的增长之下,家居行业迎来了"改善型需求"的发展机遇,也倒逼着家居品牌不断突围、革新,以全新的解决方案实现品质生活的新范式。 《2024卫浴生活趋势白皮书》的解读指出,当下个性化定制趋势日益旺盛,体现出消费者对极致收纳、家庭关怀、轻享悦己的高层次追求。由此https://www.prnasia.com/story/448073-1.shtml
18.行业动态家居淘宝发布家居平台“躺平”:三年内将服务一亿家居消费者 2019-09-29 家具行业:分析32个开发区,预测2019年家具市场前景 2019-09-19 小微企业室外燃气报装“零投资” 2019-09-18 中国家具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在上海举行 2019-09-18 今后长株潭地区装配式住宅将推全装修 2019-09-18 http://hm.hnr.cn/home/hydt/
19.家居行业市场前景(精选8篇)篇2:家居行业市场前景 据统计,2002年欧美国家居软装饰的消费比例由2001年的15%上升到28.5%,一年内提升了10多个百分点,每年打造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经营家居软装饰的富翁。中国13亿多人口,数亿个家庭,而这个数量相当于整个欧洲的几倍。即使每一个家庭平均每年只消费200元在家用家饰上,中国就有1000亿元左右的市场。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i6g82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