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叠加大促,2024家居双十一好不热闹。
言语间足见重视程度、殷殷期望,不过不重视也不行了......
1
营收增速踩“刹车”
年度目标胜算大不
2022年6月23日,以发行价38.93元/股登陆资本市场,头顶“床垫第一股”光环,首日上涨48.69%收于52.31元。然随后开始震荡下行,跌破发行价,2024年2月触及低点25.62元,后又拉升至30元以上。
期间公司曾在7月起启动回购,2024年11月1日公司披露公告,截至10月31日累计回购3934177股,占总股本0.98%,成交价27.72亿元/股至29.04元/股,成交总额(不含交易费用)1.12亿元。
真金白银投入难能可贵,截至2024年11月21日收盘价36.97元,较7月19日的27.9元累涨超30%,但其中也有大盘雄起的因素,且目前依然低于发行价。
究其原因,业绩成长性承压、难撑起更高估值应是一个考量。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公司分别营收38.62亿元、44.52亿元、64.81亿元,对应增速21.16%、15.29%、45.56%;归母净利3.33亿元、5.36亿元、6.86亿元,对应增速53.91%、61.06%、27.99%,均保持了双位数高增。
然上市以后,营收不增反降,出现变脸。2022年-2023年分别为58.13亿元、55.79亿元,对应增速-10.31%、-4.03%;归母净利虽保持持增,增速却已比不过往昔,分别为7.09亿元、8.02亿元,对应增速3.27%、13.17%。连续两年增利不增收,这是较罕见的,难免让外界审视增长的持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5月6日披露的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公司透露2023年力争实现营收、净利同比增长10%-20%,显然最终未能达成目标。
好在进入2024年有所改善,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均保持了双增。不过,相较一季度营利超25.5%、39.5%的增速,上半年9.58%、4.9%,前三季1.9%、0.76%的增幅已逊色不少。
分季度看,2024Q1-Q3公司营收12.01亿元、14.28亿元、12.49亿元,对应增速25.5%、-0.99%、-11.19%;归母净利1.41亿元、2.32亿元、1.49亿元,对应增速39.48%、-8.86%、-8.29%,营利连续两季负增,意味着公司仍在盘整周期,年度能否恢复双增还要打个问号。
据此推算,2024、2025营收目标分别为64.16亿元、73.78亿元,净利目标8.82亿元以及9.7亿元。目前,2024前三季营收目标达成率60.44%、净利达成率59.18%,加上第三季的营利双降,最终年度达标难度不算小。一旦再次不达年标、开局不利,后续内外信心影响不可不察。
2
核心产品神勇不再
上市成绩单咋样?
作为“床垫第一股”,业绩不振无外乎床垫生意不“香”了。
上世纪80年代初,席梦思的爆火卖相打开了中国床垫业新纪元,牢牢占据高端床垫市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本土床垫制造技术开始崭露头角,但与国外高端品牌的竞争依旧有些式微。直到90年代至21世纪初,国内制造技术实现了显著进步升级,慕思品牌也在这个时期悄然兴起。作为公司创始人,家具代理起家的王炳坤对行业等级划分有着深刻理解。
招股书显示,凭借“慕思”品牌业内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公司产品在线下终端销售规模位列行业第一。2019年-2021年,公司床垫贡献收入22.51亿元、23.96亿元、32.19亿元,占总营收比58.3%、53.82%、49.67%;床架收入8.88亿元、11.72亿元、17.93亿元,比重22.99%、26.33%、27.67%;床品收入3.64亿元、4.31亿元、5.05亿元,比重9.43%、9.69%、7.79%。显然,床垫、床架是核心主营收产品,合计贡献近八成收入。增速神勇,堪称业绩拉升的主引擎。
2022年,公司为契合“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战略和“成为中高端床垫行业领导者”的品牌策略,又进行主品牌矩阵的迭代升级,将原7大主品牌整合为“健康睡眠品牌、大家居品牌、沙发品牌”三品牌矩阵,此后持续聚焦该战略。
但遗憾的是,2022年-2023年公司床垫收入27.28亿元、25.81亿元,对应增速-15.25%、-5.39%,比重46.93%、46.27%;床架收入17.1亿元、16.66亿元,对应增速-4.63%、-2.57%,比重29.42%、29.87%;床品收入3.51亿元、3.29亿元,对应增速-30.54%、-6.29,比重6.03%、5.89%;沙发收入4.5亿元、4.34亿元,对应增速25.37%、-3.57%,比重7.74%、7.77%。床垫、床架两大主力神勇不再,成为影响公司营收下行的关键因素。
这一点销售量也可进行佐证,据财报2022年-2023年公司软床(含床垫、床架)销售量分别为212.06万PCS、191.58PCS,对应增速-2.65%、-9.66%。
虽然2024年尚未披露具体数据,但前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4前三季公司床垫、床架、沙发、床品、其他品类实现收入分别为18.30亿元、11.47亿元、3.08亿元、2.13亿元、3.12亿元,同比别变动2.12%、-0.20%、5.38%、-2.62%、-1.0%。一微增一微降,两大主力的市场表现仍没明显好转,离往期的高增神勇还有不小距离。
2022年6月公司上市,兜兜转转两年多,成绩单咋样呢?何以至此?
3
夯实品控篱笆
研发还需加把劲儿
首先,一系列市场活动离不开高额销售费支撑。据招股书,2019年-2021年慕思分别投入销售费12.1亿元、11.05亿元、15.96亿元,销售费用率31.32%、24.82%、24.63%。
高品牌溢价是件好事,考量在于实力要与之匹配。比如,前期宣传的“洋品牌”曾引发舆论质疑,一度为企业IPO增加了阻力烦恼。
另一厢,慕思综合毛利率为46.47%、50.29%、50.8%,仍然高于同业。
然2019年-2024Q3,公司研发费0.74亿元、0.9亿元、1.55亿元、1.58亿元、1.86亿元以及1.51亿元,费用率1.92%、2.03%、2.39%、2.72%、3.33%、3.9%,持续增长值得肯定,但无论体量还是占比仍远低于销售费。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说千道万不如白银一片。单纯营销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无论主业夯实还是新业务孵化,品质打磨特色突围均离不开研发力。唯有做到表里如一、才可能持续黏住市场用户,继而持续生长。
再如投诉编号17377425310显示,一消费者称产品溢价太严重,618双十一降价太多,买个大件亏两千等。
(以上投诉均已经过平台审核)
诚然,用户千人千面,人人满意并不现实,上述投诉或有偏颇片面处。可老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产品体验、用户口碑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尤其当下正处成长较劲期、探索健康睡眠文化、智能高端示人的慕思,多些查漏补缺、夯实品控基础篱笆总没有错。
4
时不我待又如烹小鲜
渠道转型任重道远
公司秉承“让人们睡得更好”使命,专注人体健康睡眠研究,打造“量身定制健康睡眠系统。不断通过设计、材料、结构和智能科技创新等实现产品矩阵的迭代升级,“床适应人”的发展理念值得肯定。
以床垫为例,与多家权威机构院校合作,根据不同客群身体特点、睡眠习惯,结合基础力学、人体工程学等原理与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打造的产品矩阵能满足“量身定制、全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
床架方面,聚焦产品“舒适性、功能性、美观性”。通过智能排骨架对床垫的调节,达到人体曲线与床垫完美贴合,从而起到舒缓脊椎压力、减少翻身次数、提升睡眠舒适度、深睡时长的作用。
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加速拥抱线上的同时也要做好线下平衡。如2023年10月末,慕思尝试与主播辛巴合作,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销售床垫产品。这次合作一度被视一场销售奇迹,慕思凭借单一的床垫产品单场直播销售额破10亿元。
然而体验销量甜头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据南方都市报,慕思将原本标价2万元的床垫以低于5000元的价格出售,这一举动引发众多经销商的不满和抗议,认为严重损害了线下实体店利益,甚至威胁到生存。同时,也有消费者对慕思能否处理如此庞大的订单量表示担忧,担心其能否按时交付产品并履行合同。